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弱势文明 » 第2章 出宫的代价

第2章 出宫的代价

    自从弘文馆回来,已经过去了5天。

    王阁坐在屋外的石阶上,呆呆的望向天空,此刻无聊二字充斥着他的生活。

    “拜见七皇子”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他把视线拉回地面。

    只见一个衣着光鲜的胖老太太向他作揖

    王阁看来人还懂礼数便随意说道“起来吧”。

    胖老太太起身后弯腰拱手道“谢七皇子,敢问烨妃可在屋内”。

    王阁回道“在里面,有什么事吗?“

    胖老太太依旧低头弯腰,“皇上口谕,宣烨妃与七皇子进殿”。

    这时王烨从屋内缓缓走出,对着胖老太太说到“刘嬷嬷起来吧,我和沥儿装扮一下就过去”。

    刘嬷嬷应了一声,便挺起身退出兰陵殿。

    来迎接他们的轿子,虽是竹制却又十分精致,上面挂着各种绫罗绸缎并印有龙凤祥云。

    抬轿子的并不是寻常的轿夫,而是四个健硕的女人,或许此刻应当称她们为轿妇才对。

    吱嘎吱嘎的响声从轿子四周传来,王烨叮嘱着面圣需要注意的事情。让王阁将其记牢后,便一严不发,紧紧抱住了他。

    不知多久轿子缓缓落下,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宫殿。

    “烨妃、七皇子里面请吧”。

    随着一声高亢的传报,将两人迎了进去。

    王阁还未仔细观察这雄伟的建筑,就被王烨按着头急忙押了进去。

    还未多走几步两人驻足,王烨手中轻轻按压发力示意。

    王阁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便和王烨一起跪拜并和声高喊

    “皇上圣安”。

    一个苍老无力带着沙哑的声音缓缓而来“快起来吧”。

    王阁站起身向前望去,只见那龙椅上的家伙胡鬓花白,满脸色斑与皱纹。

    这根本不像是50多岁的人,而是一个古稀之年的老翁,而那宽大的龙袍,也将他衬托的更加瘦弱。

    王阁又环顾四周,发现这个大殿的空间似乎比故宫的太和殿还要大。

    整体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又以金色作为点缀装饰。

    正当王阁想要仔细观察时,王烨拽了一下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东张西望。

    这时那个苍老的声音咳嗽了几声,再次缓缓道,“烨妃近来可好啊?朕观朱侍郎上书,说你前些日子,带沥儿拜师去了,他的疯病已然痊愈了吗?”

    王烨作揖说道“谢皇上关心,沥儿的病已经痊愈”。

    皇帝杜尚此时伸出一根手指问到“沥儿,抬起头来告诉朕,这是几”

    “这是一”

    “听说你已识得千字,我这里有一本周易送与你”。

    说罢刘嬷嬷将周易从皇帝手中接过,转交到王阁手中。

    “谢父皇”。

    此时一个干瘦的老妈子急匆匆的走进来,跪地叩首道“启禀皇上,太子求见”。

    听到“太子”二字时,王烨手不自觉的抖了一下。

    只见那太子身着金饰红蟒袍,面色温润,身材健壮。生的宽眉、薄嘴、鹰钩鼻,好似一付面薄无情,自私自利的长相。

    太子先是进来叩拜皇帝,又将几份战报递交给了刘嬷嬷。最后就一直用那双鹰眼,在王阁和王烨身上不断扫视。

    太子的目光甚是冰冷,宛如寒风凛冽一般,王阁都忍不住打了几次冷颤。

    而王烨自从太子进来后就一直低着头,就连皇帝杜尚给赏赐时也从未将头抬起分毫。

    回去的路上王阁脑子乱想,这太子看似对自己很不友好,难不成那晚的黑衣人就是他派过来的。

    那他的动机是什么,他都是太子了,自己和王烨在这宫内又不受待见,怎会招惹上他?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王阁看着那本周易,对里面的八卦一脸懵逼。

    内心吐槽道“啥几把破玩意,看都看不懂,连个注释都没有”

    朱老头悄悄走进,他先是轻咳了几声然后对王阁作揖,王阁见状也连忙还礼。

    “七皇子,看的懂周易吗?”

    王阁“不懂啊”。

    朱老头呵呵一笑,坐在椅子上嚣张道,“不懂还不快拜师”。

    王阁听到后无奈跪地三叩首,边磕头边在心里骂“操这老东西真TM能装逼”。

    叩首敬茶后,朱老头扶起王阁猥琐说道“来!来!来!哪里不懂,为师马上为你解惑”。

    “什么是八卦”

    朱老头侃侃道“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简单的概括就是’为人处事,逢凶化吉’这八个字。是一种阴阳学说和五行一样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

    王阁又问“学了就可以知晓万物”?

    朱老头回道“虽说皇家子孙,历代都必须学习周易,但真正通晓悟道者少之又少”。

    王阁感觉哪里不太对劲便问“为什么皇家子孙必须学周易啊?”

    “相传周易是上古伏羲所创,但真正将周易整理并流传下来的人,是大周的开国皇帝太祖杜吴,所以学习周易是每个皇子的必修课”。

    王阁听到杜吴这名字觉得很熟悉,他在脑中迅速的过了一遍。王莽的名字浮现在脑海中,而杀了王莽的人正是杜吴。

    紧接着王阁又问“文字是谁创立的”?

    朱老头摸着胡子不紧不慢的说,“当然还是开国太祖皇帝”。

    听到这儿王阁来了兴致,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心目中的猜想,他便和朱老头聊了起来。

    这杜吴不仅是开国皇帝,他还统一了人类部族,将大周境内的罗刹与夜叉全部驱逐杀尽,建立了万里长城。

    据说他还创造了文字,教会人们驯养马匹,制造金属器和纸张。

    而在朱老头心中,杜吴简直就是一个神化的人物,是天之骄子。

    王阁和朱老头一直聊到正午,直到秀儿叫他们吃饭才结束。

    吃饭时王烨问起王阁上午的表现

    朱老头夸赞道“七皇子天资聪颖过人,将来定是我大周的栋梁之材”。

    王阁想起今天提到的罗刹夜叉便插嘴问“师傅,这罗刹与夜叉长什么样子啊”?

    朱老头放下碗筷不紧不慢的说,“罗刹天生凶恶丑陋不通人言,而且身材高大并力大无比,在战场上三四人合力也未必能将其拿下”。

    “那夜叉虽比人族瘦小,却异常的奸诈全族善用火器。长相犹如猫兽,嗓音又高又尖还有标志性的龅牙”。

    听到这王阁又问“先生在哪见过”?

    朱老头摸了摸胡子说道“老夫未曾见过活物,这些东西都是在书里和百战图中了解到的,有时也曾在边关驻守的将领口中知道一些”。

    朱老头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情报,尤其是杜吴这个人,他很有可能也是穿越者,只不过二者的穿越时间线不同。创造了文字,流传周易,统一人类部族建立国家,教人炼铁这些都是证据。

    大周这个国家一共有21个藩王和8个郡,与西汉郡国制很像。

    皇帝所在的大兴城也是京师,藩王大多都在边疆所以拥有地方兵权,郡是皇帝的直属行政单位。

    而除了人类之外的其他种族,历经几百年后都发展出各自独立的语言和文化。

    又因人族和夜叉与罗刹之间连年征战不断,大部分男丁都上了战场。所以这也是皇宫里不见太监,只有老妈子和未成年少女的原因。

    吃完饭王阁就和朱老头商量,自己能不能不学周易,先学其他的科目。

    朱老头放下茶杯缓缓说道,“这本周易是皇上赐予你的,而且学习周易又是每个皇子的必修课,于情于理你都应该先学习周易”。

    “那我是不是只要将周易熟背于心,这门课就算是学习完了”。

    朱老头摸了摸王阁的头嘲笑道,“你若真是能将周易熟读于心,我便送你一套文房四宝”。

    “我不要文房四宝,10天内我若把周易熟背于心,你带我出皇城玩玩吧”。

    “好!我答应你,若是十天内你背下来老夫就带你出去”。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王阁疯狂背诵周易。

    第3天,王阁已经可以将周易大致背诵下来。

    等到第5天时,王阁已经可以轻松将所有内容只字不差的背诵。

    对王阁来说只要不费脑子,五天背5000字并不算难事。

    就这样在第6天,王阁轻松的给朱老头背出周易的前半段,而朱老头张着大嘴下巴差点没掉地上。

    朱老头一开始根本没当真,见王阁真能全本背诵老头及忙制止了他。

    朱老头态度诚恳“七皇子啊!老夫当时就是和你开个玩笑,没想到你真是文曲星下凡,将周易6日就熟记于心。出宫的事您还是别想了,要被皇上知道我带你出宫,恐怕我这一家老小都保不住了”。

    一听到这王阁也愣了,没想到这老头说话不算话。

    “那你当时为什么要答应我”?

    朱老头满脸后悔“我也没想到你真能把它背下来啊”。

    王阁一口老血差点被气的吐出来,合着他这几天都白使劲了。

    王阁郁闷道“那你也6天之内把周易背给我听吧,这样咱们也就互不相欠了”。

    刚说到这王烨一把推开房门,大声呵斥到“沥儿不得无理”。

    朱老头看见王烨就像看见救星一样,王阁也吓了一跳慌忙作揖。

    王烨先是扶起朱老头,又拿出戒尺让王阁跪下。

    一看这架势王阁就知道自己要挨揍,他虽然没受过戒尺,但在原世界也没少被鸡毛掸子一顿好打。

    王阁立刻辩解道“是朱先生答应我的,我们俩有言在先,现在是他食言了”。

    王烨根本就不在乎王阁说了什么,手中戒尺舞的呼呼生风。

    “我让你口出狂言,我让你对先生无礼”。

    只是挨了两下王阁就受不住了,他从地上爬起来满屋子乱跑,王烨就在身后追着打。

    被逼近墙角时,戒尺也到了他的近前,只不过这一击不偏不倚的打在他面门上,王阁也顺势向地上躺去。

    虽说这一击并没有给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不过这给王烨和朱老头吓得够呛,两人都以为给孩子打昏过去。

    两人将王阁抬到床上,并立刻通知了刘御医火速前来。

    但无论刘御医使出浑身解数,王阁还是一直装昏不醒。

    王烨和朱老头以及两个丫鬟一直是从早陪到晚,四人也是哭了一场又一场。

    就这样过了两日,最终王阁决定醒来。不仅仅是因为心疼王烨,也确实是饿的实在受不了。

    王阁睁开双眼,看见王烨坐在一旁抹着眼泪,朱老头在不远处只顾叹息。

    这一幕让王阁觉得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火了

    王阁张了张嘴沙哑的说道“水∽”

    王烨见孩子醒了也没在哭哭唧唧,连忙倒了一杯水送过来,她轻轻扶起王阁把水缓慢喂下。

    王烨焦急说道“沥儿,身体现在感觉怎么样,头还晕不晕了”?

    王阁把头靠在王烨怀里有气无力“母后我怕要是不行了,应该没有几天活头了”

    王烨一听这个哪受得了,边哭边说“你这么小的孩子瞎说什么胡话!我已经让杏仁去叫了刘御医马上就到,你要坚持住保持清醒”。

    见气氛烘托的不错,王阁举起颤抖的手冲着窗外说道“我好想去看看宫外的世界啊,可是我怕我再也看不到了“。

    王烨用力抱紧了王阁“只要沥儿相安无事,母后定带你出宫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好吗”。

    此时王阁心中暗暗窃喜补充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儿臣可是个将死之人了,母后可不能骗我”。

    说完这些他就又装晕昏倒在王烨怀里。

    不知多久刘御医匆匆赶到,进屋二话没说,扒开王阁衣服立马施展刚学会的回天针法。

    一开始王阁还能硬挺,直到刘御医开始在他脚心使针,王阁忍着泪水慢慢睁开眼睛。

    事后刘御医又留下一副以尿为主的方子就匆匆离去。

    本来王阁还想多装几天,但一闻到那熟悉的味道,他马上就不敢装了,在床上翻着跟头表明自已依然痊愈。

    而王烨告诉他,要把剩下的一个疗程全部吃完才肯带他出宫。

    望着桌上那碗浓缩尿液,这一刻王阁落下悔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