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凰君 » 一五一章 逃亡

一五一章 逃亡

    蜀扬武元年,吴国集三十万兵力,以权懿为帅,大局进攻蜀国。蜀国不敌,接连败退。同年十月,姜离举兵而反,自南长驱直入蜀国腹地。

    扬武二年十月底,吴军与姜离军兵逼太安。扬武帝携家眷,在十万蜀军的保护下自密道而逃,不知所踪。自此,蜀亡。

    同月,姜离王举旗,召集蜀军五十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吴所占蜀之城池,声势浩荡,一时追随者不计其数。

    进入十一月时,天下了一场小雪。

    古笙一身戎装走进内殿的时候,连琋正在处理政务。

    空荡的大殿没有点火盆,显得尤为寒冷冰凉。

    “容大人,你找我。”

    连琋提笔蘸了蘸朱砂,在写着黑字的白纸上批注了一行小字。闻言头也不抬,道:“太安的事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你和贺啸声一起,带着大军前去和君悦会合。”

    古笙眉头一皱,“王爷...不去?”

    “我手头上还有些事要处理,可能会耽搁一两日。君悦等不及,所以你们带着大军先走。之后我骑快马,会赶上你们的。”

    古笙不疑有他,“大军的确是必须尽快出发,刻不容缓。”

    如今已经是十一月,如果不尽快赶去会合。万一路上遇到大雪封路,消息不通,会很麻烦。

    “还有,”连琋继续道,“公孙展来信,说新一批的粮草已经在来的路上。你们经过的时候要留意一下,莫让吴军抢了去。”

    “是。”

    “去吧!”

    古笙转身退了出去,与贺啸声商量着,整合军队,于次日离开太安,往东而去。

    殿内,连琋批完了最后一份公文,端起手边的茶啜了口。茶早已冷却,他却也不嫌弃。随军时日久了,以前养成的那些贵公子习惯早已改得七七八八。这双弹琴拿书的贵公子的手,也早已布满厚茧,粗糙疮痍。

    他走到廊下,望着外面清冷的日光。

    昨夜下了一场小雪,不过在今晨太阳出来之后就化了。雪化的时候,反而比下雪时更冷。

    “这个时候的恒阳,应该早已白雪皑皑了吧!”

    也是许多年没有回去了,也不知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

    前面非白持剑走了过来,到他面前时躬身礼道:“少主,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明日吧!”连琋道,“大军走后,我们就走。”

    “是。”

    ---

    西蜀的西北一带,多是荒漠。一眼望去,全是沙土,不见高山。人若走进其中,很容易失去方向。

    而在这一带,有一座城,名叫边城。

    这是西蜀西北边境的最后一座城,过了这座城,就不再是西蜀的地界了。

    而此时在边城以西的三十里处,有一只军队正在赶路。他们行进得很慢,前有大军执仗开道,中间是三辆华丽的马车,马车之后,是持刀的军队护卫,以及拉运的货车。远远看去,就像皇帝出行。

    事实上,也的确是皇帝出行。

    只是“出行”这词用得不怎么恰当,准确的说是逃亡。

    他们已经逃亡了大半个月了。

    “停车。”

    三辆华丽的马车中,传来一声低低的声音。

    走在车外的姜冒听不清楚,于是掀起车窗帘的一角,问向里面的皇帝:“陛下,您说什么?”

    “朕说停车。”启囸冷了脸,没好气地加重了音量再说一遍。

    姜冒这才赶紧的甩着手里的拂尘大声喊道:“停车,停车。”

    骑马走在前面的伏昼听到声音,立即抬手示意,高喝:“停。”

    扬长队伍于是停了下来。

    最后一辆马车里的尤尚书和苗尚书同时的探出头来,问向外面的一个士兵:“怎么了?”

    “不清楚,陛下让停车。”那士兵回道。

    两人忙走下车来,到第一辆马车前,启囸正在姜冒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下马车。

    蜀太后和蜀皇后也下来了。

    “皇帝,你又怎么了?”蜀太后皱眉道。

    启囸脸色惨白,嘴唇干裂,两眼凹陷,气若游丝道:“母后,儿臣实在是晕得厉害。”

    尤尚书忙让姜冒去把太医拉过来,太医把过脉后,叹了口气道:“陛下其实并无大碍,只是日夜赶路,过于疲惫。再加上水土不服,心力交瘁,这才虚脱无力。”

    蜀太后急了:“那你还不赶快医治?”

    太医有些为难道:“医治不难,但是我们所带出来的药都已经用完了。所以必须想办法搞到药才行。”

    苗尚书大惊,“两车子的药都用完了?”

    太医道:“前几日天冷,很多士兵都得了风寒,所以...”

    “那是皇帝的药,谁准许你们随便乱用了。”蜀皇后厉声责备道,“就是本宫要死了,也用不得那药。”

    太医被责备得无话辩驳,边上不少士兵默默垂首,气氛一时僵硬。

    “好了。”还是蜀太后先打破这沉静,道:“不就是药的问题吗?既然没有了,那就派人去买就是。”

    她嗔怪的看了蜀皇后一眼。皇后刚才那话,实在太过寒心了,眼下绝不是动摇军心的时候。

    她看向伏昼,吩咐道:“你派两队人乔装去购皇帝所需的药,另外再拉两车的药材回来,以备路上不时之需。”

    “臣遵旨。”伏昼领命。“这最近的一座城,便是我们经过的边城。快马加鞭,半天便可来回。”

    “好。不过皇帝的病不得耽搁,派两个人快马加鞭先行将皇帝的药带回来,余下的可以缓一刻。”

    “臣明白。”伏昼叫来两个手下,让他们分别带两队人乔装返回边城购药。

    伏昼吩咐完,又转头对蜀太后道:“太后娘娘,此处空旷,风沙太大,不宜久留。再往前走十里就是回望谷,那里地势正好能够挡住风沙,不如继续前行?”

    蜀皇后不赞同,“那怎么行。陛下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

    “可如果我们继续留在这,且先不说追兵随时会追来。荒漠里气候多变,一旦风沙起,我们会被埋了的。”

    “算了。”虚弱无力看着就要死了的启囸摆摆手,道:“朕忍一忍,就到你说的那个什么谷再休息吧!”

    “如此也好。”蜀太后道,“那就继续前行吧!皇帝,哀家同你一车。”

    众人都心知他们母子可能有话要说,便也知趣的不再凑上去,各归各位,大队人马重新前行。

    马车内,皇帝靠着车壁,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一摇一晃,神色惨然,很是难受。

    蜀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子,长了三道皱纹的眼角忍不住的掉下泪来。才半个多月过去,儿子却已经变了副模样。两鬓边一夜长出了白发,精神不济,好像一下子老了十几岁。一身皇袍松松垮垮的套在身上,显得他更加的消瘦无形。

    “母后,不用哭。”

    启囸微微睁开眼睛来,看向拭泪的母亲,劝慰道:“等到了回回国,我们就能重整旗鼓杀回来,夺回属于我们的东西。”

    蜀太后吸了下鼻子,并没有因为儿子的劝慰而安心多少。“皇帝,回回国不过是西域一个小国,全国人口都没有十万,你真的觉得他能帮我们杀回来吗?”

    “母后,你怎么忘了,我们自己可还有十万军队呢!”

    “可是那时候,蜀国要不是君悦的,就是吴国的。无论是他们中的谁,兵力都不止十万,我们打得过吗?”

    启囸哼了声,病态的脸上突然出现了一抹狠戾。“母后可别忘了,朕才是正统的皇帝。只要朕一出现,那些旧日的蜀军必定纷纷追随,到时候还怕没有军队吗?别说君悦,就连权懿,朕也照样灭了他们。”

    顿了一会,他又咬牙切齿的补了一句:“还有杨一修,朕要千刀万剐了他。”

    蜀太后叹了口气,“杨一修,真没想到到最后他竟然背叛了我们。”

    人心真是难测,谁又能想到忠心耿耿了十几年的奴才,竟然一朝就咬向了自己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