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南丁格尔的荣光 » 73 兔热病

73 兔热病

    陈齐修纠结了半晌,终于用医学界不能没有这样优秀的医生说服自己,起身去找秦意涵。

    找了一圈,在病房里终于看到了秦意涵,入目的白色之中,穿着白大褂的秦意涵却格外明显,灯光下她的侧脸白皙干净,江慕白说过她可能不是最漂亮的,但一定是个美人。

    此时,她的神色清明自若,仿佛任何病情都不在话下,但其实病人家属和病人情绪低落异常。

    秦意涵无意间一抬头便看到了陈齐修,微挑了下眉。

    陈齐修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看到有个护士准备走进去,对她道,“麻烦叫秦医生出来一趟,我有事找她。”

    小护士点了点头,“好的。”

    没一会儿,秦意涵就走了出来,“哦,听说你有事找我?”

    陈齐修愣了一下,“江慕白认为是兔热病,可你的治疗……如果没有确定病症,而注射免疫球蛋白……”

    还没等他说完,秦意涵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接通之后,传来尹慧慌慌张张的声音,“不好了,病人出问题了。”

    尹慧安排病人注射免疫球蛋白时,病人一开始说脖子疼,她还觉得可能是躺久了,随后,病人又说胳膊痒。

    尹慧以为可能是注射免疫球蛋白引起的轻微皮肤刺激,还安慰病人等会去拿点氢化可的松软膏。

    然而,病人一直喊着手臂很痒。

    她这才觉察到情况不对,赶紧去拿药。

    可还没等她将药拿过来,病人大喊着,“好多虫子,好多虫子,快救我!”

    随后,出现很明显的幻觉,看到很多虫子从皮肤里跑出来。

    没办法,她只能喊来其他医生护士,随后注射5毫克的氟哌啶。

    意识到病人情况特殊后,尹慧立刻通知了秦意涵。

    办公室里,江慕白出声道,“病人恐怖虫子爬满整只手臂的幻觉符合副肿瘤综合症的症状。”

    “可是这不是在静脉注射面皮球蛋白后才发作的,并且是马上发作的,不是吗?”陈齐修看着他。

    免疫系统由免疫组织、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分子等组成。

    免疫球蛋白是免疫活性分子中的一类,而免疫活性分子包括免疫细胞膜分子,如抗原识别受体、分化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以及一些其他受体分子等;也包括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分子,如免疫球蛋白分子、补体分子以及细胞因子等。

    免疫球蛋白是化学结构上的概念,所有抗体的化学基础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并不都具有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具有防御致病菌和病毒对身体的侵害,抑制住病菌的繁殖,让自身形成一个免疫的系统,促进人体健康成长。

    “如果因为接受免疫疗法导致症状恶化,说明这种方法根本不适合,而且还有另一种可能性。”

    “接受免疫疗法症状恶化说明可能是感染。”尹慧看向秦意涵,也就是说他们一开始的方向就是错的。

    江慕白想了想,道,“根据血培养和发病时间,如果是感染,可以排除大部分细菌。”

    “如果根据免疫疗法导致症状恶化就断定是感染,医生是不是太好当了?”秦意涵把玩着手机,谁也不清楚她在做什么,连头都没抬一下。

    “那你觉得是什么?”陈齐修挑眉看着她。

    “从病人的症状排除了其他细菌的可能,血清学检验排除病毒致病的可能,脑脊液图片排除了寄生虫致病的可能……”

    没等秦意涵说完,就被人打断,“那么,以你之见,还有什么可能性?”

    秦意涵看了眼打断她话的陈齐修,“非洲锥虫病的末期,几乎所有寄生虫都在脑部,极大可能性的无法从图片上显示出来。”

    非洲锥虫病又称非洲睡眠病或嗜睡性脑炎,是一种由布氏锥虫经舌蝇叮咬而传播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非洲撒哈拉南部肆虐,其中有些流行区患病率高达八成。

    患者初期可以出现发热、皮疹、水肿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其后脑部和脑膜也可出现炎症。

    东非锥虫病的病情可以快速恶化,脑部受影响的情况也较西非锥虫病早及多。

    锥虫病晚期时可能会慢慢地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昏睡的情况会逐渐增加,最终导至昏迷并造成死亡,而嗜睡性脑炎亦因此而得名。

    锥虫在局部增殖所引起的局部初发性反应期和在体内散播的血淋巴期,以及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脑膜炎期。

    所谓的非洲锥虫病末期,就是指脑膜炎期,锥虫进入血液和组织间淋巴液后,可长期存在于血液和淋巴系统,引起广泛淋巴结肿大,其中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感染后5~12天,出现锥虫血症。

    由于虫体表面抗原间隔一段时间便发生变异,致使原来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失去效应,从而导致血内锥虫数出现交替上升与下降现象。

    其间隔时间为2~10天,虫血症高峰可持续2~3天,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肢体痛等症状。发热持续数日,自行消退。

    隔几日后体温可再次升高,此期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尤以颈后、颌下、腹股沟等处明显,颈后三角部淋巴结肿大为冈比亚锥虫病的特征,其他体征有深部感觉过敏等。

    此外,心肌炎、心外膜炎及心包积液等也可发生,脑膜炎,脑皮质充血和水肿,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

    主要临床症状为个性改变、呈无欲状态,出现异常反射,如深部感觉过敏、共济失调、震颤、痉挛、嗜睡昏睡等。

    尹慧奇怪,“如果病人从未去过非洲,怎么可能患上非洲昏睡症?”

    秦意涵又提出问题,“我只是说她的症状符合这病,况且,感染昏睡症并不一定要去过非洲,谁能保证其他方法不会感染?”

    “你是觉得输血感染?”江慕白想了想,看向尹慧,“病人是否有献血的情况?”

    尹慧摇摇头,“我问过了,病人从未参与任何的献血活动。”

    其他人都看向秦意涵,也就是说,这种感染途径不存在。

    “没有人能保证不会感染什么病毒,如果不是献血,那么,比如中毒……”

    她仿佛在和他们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从一开始,局势就掌控在她手里,陈齐修在旁边看着她,她仍旧拿着手机,完全没有看向任何人,甚至无惧他人的目光。

    察觉到他的视线,秦意涵微微抬眸,看了他一眼。

    江慕白喝了口水,道,“感染是不可能的,我去过她工作的地方,很干净,可能比很多诊所或者门诊还要干净,只有一点,我和陈医生提过,说不定是感染了兔热病。”

    “你该知道,兔热病早期会在感染处呈现皮疹或溃疡。”

    兔热病又称土拉菌病或鹿蝇热,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溃疡,眼结膜充血、溃疡,呼吸道和消化道炎症及毒血症等。

    在国内,有些地方出现过感染病例。

    “但如果是吸入感染的话就不会,虽然宠物中心有兔子,但她应该是在空气中吸入到的。”

    兔热病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接触,昆虫叮咬以及消化道摄入传染。也可由气溶胶经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进入人体。这种病毒菌传染力强,能透过没有损伤的粘膜或皮肤。

    秦意涵提出质疑,“不可能,如果是吸入感染,那么病人一定会有呼吸道症状,这种情况存在吗?”

    江慕白这才意识到她是多么的变态,忍不住咋舌,“可能是她自己没在意,以为不过是感冒了。”

    秦意涵继续问,“现在可以排除莱姆病,因为如果是的话,她的男朋友会注意到皮疹,但他会不会没注意到剧烈的干咳呢?”

    江慕白彻底无语了,“如果不会注意到干咳,难道一定会注意到皮疹吗?”

    “这只是一种可能存在的情况,比如说因为没有注意到前方的的情况,直接下了高架桥,然后通往另一座城市。”陈齐修很快的开口。

    “好吧,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至少有两个可能性,你们可以试试。”

    尹慧一脸无奈的看着秦意涵,总觉得她有话没说完,能力超强的医生真的是太可怕了。

    池晟走进来时,看到这样一幕好戏,直接站在陈齐修身边,见他神色清明,仿佛意料之中,就算他也在否定,应该不过是想帮她,折腾这么久了,却没有拿出有效证明,正好说明他本来的意图。

    所以,他好奇极了,凑过去小声问陈齐修,“你真对她有意思?”

    陈齐修一直安静的看着秦意涵和他们讨论病情,其实是实力碾压,早就看到池晟,知道他是来找秦意涵的,一点都不想搭理他,轻飘飘的瞥了他一眼。

    池晟莫名被人瞪了一眼,觉得委屈极了。

    即便如此,尹慧他们还是决定进行试剂检测。

    她和沈凌前往检验科,“这就能告诉我们病人到底是不是兔热病吗?”

    检验科的医生抬眸看了他们一眼,“如果体内血清抗体增加了四倍,就可以确诊病人患有兔热病,只是有一点,结果必须和发病前的样本进行对照,所以,你们有发病前的抗体吗?”

    “我们只有发病后的抗体。”尹慧摇摇头。

    沈凌抿着嘴唇,“并不一定需要吧,如果滴定量高于160的话,同样可以证明。”

    血清学试验凝集试验应用普遍,凝集抗体一般于病后10~14日内出现,可持续多年,提示近期感染,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滴度升高4倍有诊断意义;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具有早期快速诊断特点;免疫光抗体法,特异性及灵敏度较好,亦可用于早期快诊。

    “你说,秦医生那是什么意思?”尹慧好奇问道。

    沈凌想了想,道,“我觉得她可能认为是其他的病症,觉得我们的想法不太对。”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先开始治疗,总会确定结果的啊!”尹慧不解。

    沈凌摇摇头,“兔热的治疗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样的情况可大可小,作为医生,无法冒险。

    “但是,她为什么说可以试试?”

    沈凌皱着眉,“也许她认为我们可能找到正确的病因,说不定可以治疗好病人。”

    “算了吧,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沈凌点了点头,“嗜睡症的治疗死亡率是1%,说不定她是希望我们从相对安全的病因入手。”

    尹慧不赞同,“这只是相对安全,而且还是指导致病人死亡可能性较小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