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北地直播间 » 第五百五十章 一汽的加入

第五百五十章 一汽的加入

    这通电话之所以让陈大力又惊又喜,因为打来电话的是一汽公司。

    一汽公司大家想必都知道。

    旗下品牌更是广为人知,比如解放、红旗、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等等。

    前身是国内第一汽车制造厂,厂名更是伟人亲自题写。

    是国内汽车行业里面最具有实力的汽车公司之一。

    一汽下面有很多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等等。

    来电话的不是别的地方,正是位于吉省春城的总公司打来的!

    对方来电话的目的,是想跟陈大力进行合作。

    自从在直播间告诉观众决定制作冰块汽车以后,至今已经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在这十多天里面,虽然进展很慢,但是观众们早已经自发帮忙宣传起来。

    这个话题,在网络上也一直都有讨论。

    只不过成果一日不出,话题一天不会火热到哪里去。

    但怎么说,这样前无古人的创意,依旧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上之前陈大力搞出来的那么多新闻报道,还有时下依然在网络热播的创意广告。

    让社会对陈大力他们有了更加清晰的一个认识。

    不少好事儿的还给陈大力冠以‘创意’‘脑洞’的标签。

    看看这些日子闹出来的事情,舆论上对这样的标签没有提出太多质疑。

    如果一次两次的话,大家可能还会说不过是碰上了,凑巧而已。

    这么多事情一件件的摆出来,谁在说是凑巧,那真的需要去医院挂眼科好好检查检查。

    消息已经在网上传开。

    作为国内汽车公司龙头的一汽,平时都会每天收集关于汽车方面的信息。

    自然而然的,陈大力他们要制作冰车的消息,也被收集起来。

    一汽公司采集信息的组长拿到自己员工交给他的这个信息,觉得陈大力这个创意很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宣传机会。

    所以就把这个信息写上自己的看法,然后交给了自己的领导。

    随后这个消息就不断的被记上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一层层的送了上去。

    上面的领导看过之后,加上底下各级部分领导写的看法和评价。

    招来公司宣传部门的领导,经过讨论认为可以跟陈大力合作。

    便让宣传部门派人去联系,咨询合作的可能。

    一汽提出的合作内容很简单。

    代言和广告想都不要想,对方公司还没眼瞎心瞎到请一个网红做代言拍广告。

    一汽这边会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包括车辆的动力等装置。

    而且全都是排放量很小、产生热量不高、使用在高档车辆上面的高标准产品。

    在制作过程中,也会提供一些技术指导。

    当然主要操刀的依旧是村里的村民们,他们不会进行过多的干预。

    最后车辆做好后,必须要挂上一汽公司的标志。

    就是以1作为视觉中心,汽字构成展翅雄鹰的那个标志。

    制作好后,车辆可以现在马加市展示,后面公司要拉回到春城的总公司,用于展示。

    未来的年份里,一汽公司也有永久授权,每年冬天都可以自己制作一辆冰车用于展示。

    算是购买了陈大力的这一个创意。

    当然提供的两套装置,其中有一套是送给陈大力他们的。

    不光如此,公司还会额外给陈大力提供几辆车或者现金作为购买创意的费用。

    车辆不是什么车都任意挑选的。

    只能选择一汽本厂的比如夏利系列车型、佳宝等面包车车型,还有解放小货车、森雅系列、骏派系列等等。

    虽然车辆价格最贵的顶配也就十一二万,普遍价格都在五到八九万之间。

    但是能一下提供好几辆车,算一算倒也挺赚的。

    不过车在多,对陈大力来说不如钱来的实在。

    新车一落地,价值就没了一半,价值消耗的太快。

    收钱的话,可以用这些钱去投资,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结果方面来看,比要车要更强。

    电话里简单的进行了口头约定,一汽那边十分迅速的派人来到了村子签协议。

    不快不行啊,经过这几天的折腾。

    陈大力他们光是直播造车就已经有了半个月的时间,同样在进度方面也有了不小的成果。

    如果这时候再慢腾腾的,可能这一波红利就赶不上了。

    他们毕竟只是简单的口头约定,没有法律效应,陈大力不等他们完全没有问题。

    反正陈大力就没想过这辈子能接到汽车广告的代言。

    得罪不得罪一汽公司,完全不担心。

    没有什么利益牵扯,不存在潜在的合作,得罪了又能怎么样?

    拿出去说外人也只会说几句陈大力这事儿上不讲诚信。

    以他现在的口碑,一件事儿上被人说两句不诚信,还是能够承受得起的。

    本来条件在电话里都已经基本谈好,看到协议没有问题,陈大力便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协议签好,一汽瞬间行动起来。

    不得不说大公司就是场面。

    这次人家来签协议,根本就没想着等确定签字了再做后续的事情。

    直接开着车把说好提供的两套设备都带过来了,也不担心陈大力最后不签字。

    陈大力很好奇想要问问来的一汽员工如果他不签字怎么办,是不是再原样拉回去。

    不过考虑到这个问题不太好,最后憋住好奇心,也没有问。

    对方提供的设备,跟他们自己从皮卡上拆下来的,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光看那材料的质感,就知道不是便宜玩意儿。

    都是新车,皮卡也不过从马加市开回来开了两天,但明显皮卡这边就是一坨铁疙瘩。

    皮卡才几个钱,人家这套装置就顶上整辆皮卡的售价了,甚至还高出一些。

    怎么比?

    有了更先进的设备,车会友的村民们那叫一个激动和兴奋。

    最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一汽那边派出来指导的工程师。

    对他们这些二把刀都算不上的业余中的业余选手,这些工程师无异于大师的存在。

    平时只靠着自己摸爬滚打,走泥腿子的路。

    现在有了可以接受正规专业指导的机会,哪会有人不感到欣喜?

    只要学会一招半式,以后他们再有什么改装的计划,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睁眼瞎,都不指导该干什么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