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时空投资人 » 第三十一章 郎中令赵高

第三十一章 郎中令赵高

    出身名门的李昊从小酷爱军事,对朝堂政治不感兴趣。

    但是,基本的政治嗅觉他还是有的。

    如今的局势,已经不是二世皇帝登基之初,父亲李斯的文官势力一家独大的局面。

    ………………………………

    七月,征发戍守渔阳的九百名戍卒在大泽乡行谋逆之举。

    秦二世胡亥大怒,下令丞相李斯让彻查此事。

    七月中旬,李斯按照《秦律》诛杀渎职官员,陈郡郡守许茂,郡尉何占,夷三族。

    八月,各地贼寇,蜂拥而起。

    中车府令赵高上书,此乃大泽乡盗贼陈胜吴广之事,草草结案,不足以震慑地方官员。各地官员懈怠,没有严束刁民,这是此类盗贼事件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

    应该按照秦律严惩官吏罪责,令各地官员慑服,加大约束刁民乱民。

    秦二世胡亥从其言,将陈郡郡守许茂,郡尉何占,开棺鞭尸。

    株连当地郡丞、县令、主吏掾、令史、三老、亭长等大小官员三百二十九人,皆夷灭三族,连坐家属老幼五千人,活埋于大泽乡。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天下颤栗,百官惊恐,人人自危。

    ………………

    九月,李斯入宫觐见陛下,上奏减少阿房宫的民夫,希望工程延期三年。

    秦二世胡亥不悦,没有理会左丞相李斯。而是对身旁的中车府令赵高说道:“赵爱卿,朕有一事,最近困惑不已。”

    赵高擅长篆书,是当世书法大家,又精通法律,曾作《爰历篇》六章。

    始皇帝曾经让赵高教陛下书法和判案断狱。二人有师徒之情谊。

    沙丘之变,赵高又是头号功臣。

    所以,陛下登基之后,诸事不决,皆问赵高。

    赵高答道:“陛下有何事困惑,老臣愿为陛下分忧。”

    秦二世胡亥说道:“人生居世间,譬犹骋白驹而过溪也。人生苦短,朕既已君临天下,何不尽情享受人世欢愉?不知可乎?”

    “陛下阔达生死,远超凡人,微臣拜服。”

    赵高拜倒在地,恭敬的俯首称赞。

    “如今,陛下威临四海,天下太平。朝中之事有左丞相李斯和右丞相冯去疾,边境之兵事有九原王离将军,内廷之事有老臣伺候。

    众贤臣竭力所能,为陛下分忧解难。故微臣认为,陛下可以尽享人间之乐。”

    赵高这番对答,令秦二世胡亥龙心大悦:“赵爱卿自然是贤臣忠良。王离将门之后,大将之才,亦是贤臣。至于其他人贤不贤,朕就不知道了。”

    “陛下圣明。老臣前些日子,派人前往南方,搜罗一批荆楚美人,擅长西施舞步和凤吟琴,还望陛下垂青。”

    “哈哈哈,那还等什么,快宣旨美人进宫。”

    至于一旁的李斯,已经被无视了。

    ………………………………

    此后,赵高让手下不断搜刮,各种巧取豪夺,天下美女,珠宝,玉石,车马玩物,源源不断送入宫中。

    不出三个月,宫中就传出确切消息,赵高择日将出任郎中令。

    郎中令为九卿之一,位高权重,掌宫廷侍卫,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唯有皇帝左右亲信才可任此职位,是九卿中的实权官职。

    赵高的党羽也纷纷获得封赏晋爵。

    ………………

    赵高谄媚君上,权势大涨。

    朝廷上的实权位置就那么多。

    赵高势力水涨船高,相比之下,父亲李斯的文官阵营就消弱许多。

    更糟糕的是文官阵营内部的分裂。

    九卿之中的宗正公孙通、治粟内史郑喜,背叛文官阵营,投奔赵高势力。

    这样九卿之中赵高阵营就有三席。

    面对残酷政治斗争中的节节败退,一直自诩法家操守的父亲也动摇了。

    最近,一直暗示让李昊在咸阳做出一些“业绩”献于陛下。

    李昊嗤之以鼻。

    自己堂堂咸阳令,怎么能和那个低贱宦官一样,做那种强抢民女,搜刮百姓的无耻勾当。

    可是,坐视残酷阴毒的赵高势力做大,难道会对大秦有利?

    国事如此,为之奈何?

    哎,就用这个沉齐酒吧。

    ………………………………

    “酒留下吧。下不为例。”

    李昊叹了口气,说了一句,拿出桌案上竹简翻看,不再理会二人。

    看到李昊一副送客样子,切克利咬了咬牙,哭丧着脸,拿出一个木盒子,递上去。

    “李将军,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李昊打开盒子,是满满一盒黄金。这些黄金都是经过良工巧匠铸造成圆形钱币,纹路精致,金灿耀目。

    ………………

    始皇帝统一天下货币,规定了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每镒重二十四两。

    以铜半两钱为下币,一万铜钱折合一镒黄金。

    并严令珠玉、龟、贝、银、锡之类作为装饰品和宝藏,不得当作货币流通。

    此令一出,天下金价暴涨。

    咸阳金价,如今要三万铜钱才能兑换一镒黄金。

    像盒子里这种质量上乘,做工精良的金币,在咸阳西市,一镒可兑换三万五千铜钱。

    ………………

    李昊掂了掂木盒分量,至少有二百两。

    天下脚下,京师重地,这两个小小百人将官竟然这么能捞十镒黄金!三十万钱!

    真是一群混账!!

    李昊勃然大怒,抓起竹简猛然掷于地上。

    “你们敢贿赂本将军!来人!”

    李昊一声令下,立刻有一队身披铠甲,手持阔身短剑的锐士从门外冲入。

    切克利回忆着昨晚白泽通过《时空投资人》之书提供给他的剧情资料,连忙大呼道:

    “将军误会我等啊!我等见将军所佩乃天下神兵。但是,剑鞘却简陋粗鄙,心中惋惜。

    又想到将军担任咸阳令以来,勤俭克己,约束士卒,与民秋毫无犯。

    如今百信安居乐业,将军却还用简陋剑鞘,神兵蒙尘,卑职看着眼里心中酸楚难受。

    所以和白泽大人一同散尽家资,凑齐十镒黄金,以资将军打造剑鞘之用。

    这些金币皆是祖上积蓄,没有一丝一毫巧取豪夺,将军尽可以派人查访。”

    周围的锐士皆手握阔口短剑,已经蓄势待发,只要李昊一身令下,就立刻拿下此二人。

    一向厌恶谄媚小人的李昊,并没有下令。他拔出腰间佩剑,问道:

    “汝识得此剑?”

    切克利回忆着白泽所说内容,娓娓道来:

    “此乃始皇帝所赐之夜枭铁剑,上面镶嵌西域进贡的赤霞明珠。

    昔日始皇帝招募天下巧匠,采吴越陨铁,铸就神兵。

    第一炉铸就乃天子之剑。

    第二炉铸就乃是诸皇子之剑。

    第三炉铸此夜枭铁剑。

    将军少年英雄,得始皇帝赐此剑。

    这段佳话,军中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听了切克利的疯狂吹捧,李昊却脸色黯然。

    他长叹一口气,将手中佩剑放在桌案,挥了挥手,颓然说道:

    “罢了,罢了。这些金子你们收回去吧。我大秦男儿,皆是坦坦荡荡,以沙场军功博得爵位官职。汝等莫要再行此旁门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