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是真没有才华 » 第二十四章 老师的讨论

第二十四章 老师的讨论

    易大海拿过李风写的纸张,李风这二货写了一首诗。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你这写的啥啊,你交上去,不得把胡建国气死?”看完李风写的诗,易大海忍不住吐槽,“你把我帮你写的交上去吧,稳妥一点。”

    “不用了,我这个诗能行,信我!”李风拍了拍易大海的肩膀,毕竟没有的文化的人怎么说他也不懂。

    易大海眼看李风自己下定了决心,自己也不用皇帝不急太监急了,帮他想这想那了,不过这诗自己好像看不懂的样子,难道因为自己读书少的原因?

    不可能!

    李风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因为这首诗短而简单!

    主要原因就是短。

    至于文章,写文章是不可能写文章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写文章的,只有写写诗词才能维持生活这个样子。

    不对,才能应付胡建国这样子。

    不过等晚自修铃声响了,胡建国还没有来,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班长黄博文,两人准备溜了。

    吃个夜宵去吧,李风提出了建议。

    行,易大海爽快地答应了,毕竟不吃白不吃,为什么没叫洪双喜和陈灵雪,安县一中可和安县十三中不一样,一中的晚自修是上到十一点的,而十三中,九点就结束了。

    所以说,当学渣还是很快乐的......

    当黄博文把东西交给胡建国的时候,胡建国叫他放在桌子上就可以了。

    胡建国正在根据成绩分析,自己班上到底有几个上大专的潜力股,几个上本科的潜力股,今年至少三个本科,百分之六十的大专率,这可是学校上的死命令。而现在自己班上本科几个差不多,但是大专率就差远了。

    这时候总是容易想起别人!

    命运有时候真的在捉弄人,和自己一个师范学校的同学李爱国,同一年考上编制,自己被随机分配到十三中,他被随机分配到一中,两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当自己还在为大专率烦恼时候,李爱国负责的班级就算是一中最烂的,也有八十的本科率,真是被命运捉弄了。

    但是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价值,不能按成绩来决定,这一直是胡建国的教学思想。

    看看这些孩子写的文章有进步吗?

    黄博文的,例子引用的很不错,是篇不错的考场文,但是参加比赛还差点。

    王倩,这散文写的还可以,不亏是语文课代表,文采在十三中这座小庙还是很不错的。

    曾伟杰,张奥奥.......

    李风?写了一首诗,没想到这孩子还有这种才能!

    讲究了平仄,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不错不错。看来不是瞎写。

    仔细看看。

    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

    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虽然简单!

    但是是一首好诗,没想到我们十三中还能出现这种人才,这就是上面举办文学大赛的原因吧。

    没想到李风这么有才华!

    这孩子得好好培养一番!

    一旁的高巴荳看着胡建国看了什么陶醉在其中,忍不住好奇,“建国,看的什么,分享一下。”

    “高老师,你看我们班今天交起来的作品。”胡建国将作品递了过去。

    高巴荳接过这诗,仔细品了起来,毕竟在诗歌这方面还挺有研究,在一些报刊上还发表过作品。

    看了一下李风的作品。

    这显然是一首古诗,这是比较罕见的,现代诗束缚少,要求少,但在这个现代文化冲击的时候,还能写出这古诗,实属不易。

    更不说这诗写的真的很不错。

    这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作者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至于这个李风同学为什么喜欢鹅高巴荳不知道。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

    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这说明这同学观察鹅的形态观察的很仔细。

    这李风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啊。

    前两句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景,后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游泳的情景。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

    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的形态。“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高巴荳仔细点评了一番。

    但高巴荳内心有个疑问,A县哪里有那么好看的鹅?公园也没有啊?这个同学想象力真丰富。

    这几段长长的解析。

    听得旁边的胡建国一愣一愣的,怪不得能当上语文组长,比自己知道的多得多!

    不在场的李风表示主要是因为短!

    “但是这首诗确实有点简单了,作为高中组的作品,如果是小学组,直接拿一等奖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我们学校也算是很不错的水平了。”高巴荳还是说出了这首诗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不太符合李风这个年龄段。

    “你说会不会是他小时候写的,现在再拿出来呢?”胡建国突然想到这一个问题,毕竟如果是小时候写出来的时候,那么就行的通了。

    高巴荳一想,这就想的通了,果然这样才合理,确实只有特殊的年龄段才能写出特定年龄段的东西。

    就跟年龄一样,古人十岁称幼学,十五称束发,二十为弱冠,三十而立之年,四十不惑五十知命。文章也会随年级发生变化。

    突然想到了什么可能性,高巴荳拿出手机“我查查,看网上有没有,现在的小孩子哦,万一糊弄你,也是有可能的。”

    这倒是提醒了了胡建国,也开始在网上查找。

    胡建国和高巴荳仔细找了找,确实没有,摇着头说:“应该是原创。网上没有,那我们......”

    “那明天我把这李风叫来办公室,我们好好谈谈?”胡建国哪里不知道高巴荳的心思,接过了话。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是两人的想法,

    “明天中午吧,我对这个可能是神童的同学很感兴趣。”

    在刚开学就遇到那么有意思的事情,两个人顿时开心不少

    不在场的李风表示老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