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不败家 » 第六章 一手擎天

第六章 一手擎天

    朝会散去,臣子们各归本位,唯有孔明仍留在殿上,冲伟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丞相又在以退为进了,随即呵呵一笑,走上前去,扶起了丞相的右手臂。

    “相父错失立威之战,心里是否怨恨禅儿!”

    “哦!殿下已然识破?”

    “相父言两年破之,绝非虚言,南中之战可站亦可不战,不战!攻心为上!战则!朝里立威!”

    孔明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抬起头来,用慈爱的眼神,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

    他只感觉是上天眷顾,神识惯脑,亦或者是韬光养晦,一鸣惊人,现在的样子,说不定就是阿斗原本的模样。

    如今蜀国国力衰弱,后主难以服众,朝里派别众多。

    所以孔明本想借着平息南中叛乱,在朝中树立威信,来达到控制朝政的目的。

    他也不敢保证每一个臣子,都如他对蜀国般的忠心,现在却是自己多虑了,后主绝对有这样的担当,想到这里孔明不忧反喜。

    “相父为何而笑!”

    孔明依然没有说话,于是两人携手走到殿外,看着整个蜀国的都城沐浴在初生的阳光下,两人心中都有了一份答案。

    “殿下知道蜀国积弱,到底积弱到何种地步了,殿下可知!”

    孔明意味深长地打破了沉默。

    冲伟果断地摇着头。

    “殿下可否屈尊陪吾城外一游!”

    “可!”

    冲伟一口应下,他对城外的世界也是万分憧憬。

    于是冲伟和孔明,董允三人,带着若干随从,均做农家打扮,点了几匹马就往城外去了。

    话说这骑马,在现代城市里是属于贵族运动,寻常工薪阶层是接触不到的,即使冲伟这样的富家子弟,也是在游乐场里骑过两次,那也是矮脚马。

    现在爬上这种一人高的大马,亲身体验之下,冲伟才第一次明白到。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所在。

    难怪曹魏坐拥北凉马场,有虎豹骑这样的精锐部队也不足为奇了,步兵在这种高头大马的冲击下,犹如薄纸一般。

    光说现在自己骑在马上的感觉,那种居高临下的视线,是连自己那台大G都无法比拟的,还好有刘禅的记忆,骑在上面手到捏来,也不至于出丑。

    “殿下马术又精进了!”

    董允跟在后面赞道。

    “有朝一日,吾也要如先帝一样征战沙场!”

    冲伟回应着。

    “那将是蜀国之幸!”

    孔明也表达了赞许。

    过了一炷香时间,一行人来到了田岗边。

    此时正是夏收的季节,那些低处的田野里,稻谷熟了,金黄金黄的好像是谁在地里铺上一层厚厚的金子。

    微风摇晃着稻谷,使沉甸甸的稻穗有节奏地波动着,好像金山在滑坡。风声稻浪,如似一曲动人的乐章。

    冲伟从小就生活在大城市里,对于这些农家景象的确也不曾见过,现在置身其中,不由地为之震撼。

    “殿下发现有何不同了吗?”

    孔明用扇子指着这一片农田问道。

    冲伟于是站上了面前的一个土坡,然后放眼望去,田里都是三五成群劳作的人,虽然有的生得壮硕,但是细心一看却都是妇人,再往东面看看,也是如此,这一片百亩之地,却不曾见上一个男人。

    “不曾见一个男丁!”

    “这些农妇的男人都已经战死沙场了!”孔明点点说道。

    冲伟想了想,顿时明白了孔明的意思。

    他虽不曾明说,但是心中无奈又有谁知,先帝刚入主成都那会,手里拿了一副好牌,双王带四个二,结果关将军四个二当炸弹,先帝双王炸个单,一手好牌无用武之地,丢了荆州,也就等于丢了蜀国的出路。

    “如果蜀国将倾,还有我刘禅一手擎天!”

    冲伟说完觉得太高调了,连忙又补了一句。

    “我刘禅不行,还有你孔明丞相呢!”

    “殿下真是花言巧语,巧舌如簧!”孔明被逗乐了。

    “壮年男子不准娶老妇,老年男子不准娶壮妻。姑娘十六岁还不嫁人,她的父母就要论罪;小伙二十岁不娶妻,他的父母也要论罪。有要生孩子的报告上去,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了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了女孩,赏两壶酒,一头小猪。生三子的,公家供给乳母;生双子的,公家供给食物。嫡子死了,免除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除三个月的徭役!”

    冲伟脑里翻了半天,想起背过的《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本着学以致用一说,赶紧背了出来,用在当下正是时候。

    “董允,还不快记下!”

    孔明赶紧招呼董允拿出笔墨。

    “相父!”

    “殿下还有高见?”

    “你看这个稻穗,有的多,有的却是少,你知道为啥吗?”

    “雨水,日照,土地肥力都是因素!”

    孔明是全才,这些自然难不倒他,但是对于几千年后的基因学,他还是不会明白的,冲伟也不会解释,这和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属于天方夜谭,只能简单给提醒一下。

    “稻穗的身体素质也很重要!”

    “哦~董允这些也要记下,殿下快说!”

    孔明的求知欲顿时被勾了起来,他还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

    “用结的多的稻穗做种子,那种子长成的稻穗,那也会长得多,这叫优选!”

    孔明低头沉思了一会,然后恍然大悟,羽扇轻轻地拍在了董允背上。

    “虎父无犬子,肥稻穗无瘦种子!董允快记下!”

    “丞相命人把田里长得越多越重的稻穗收集起来,然后选最肥沃的土地种下,然后等下次秋收,如此往返,这亩产必定升高!”

    冲伟只可惜自己没有袁爷爷的水平,那不然专职种田,再也不会为军粮而担忧了。

    此刻孔明也顾不上回话了,甚至自己也拿出笔来,帮着忙记录着。

    就在这时,从远处传来嘈杂的呼喊声。

    忽然一个蓬着头的少年跑了过来,只见少年十七八岁上下的样子,手里捧着一个布包,从中洒出的物件来看,可能是田里刚收割的稻米,这少年神情紧张,却还要护着这个稻米,想必是饿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