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投影通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王朝 » 第十六章 军机处(上)

第十六章 军机处(上)

    书接上文

    【收复台湾后,清王朝开始进入康乾盛世初期,而强化中央集权,稳固统治则是清王朝的统治者下一步要做的。

    一个机构也在这时登上历史舞台,他就是军机处。

    军机处在当时世人眼中,军机大臣就是清朝的宰相。

    在清朝九品十八级的官制中,原本没有军机大臣的位置,他们都是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宗堂内选拔的亲信、重臣,少则二三人,多则八九人。

    军机大臣的任命或者罢免也并不由吏部掌管,而是直接由皇帝最后圈定,这样的选拔办法使得军机大臣之间没有等级差别,仅因个人的年龄、资历、入职时间,特别是受皇帝宠信程度的不同,名次才有前后之分以及军机大臣、军机处行走、军机处学习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名称。

    其中,资历最深者,为首席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从雍正十年开始,领班军机大臣都由执掌内阁的大学士担任,各种文件奏章只能由领班军机大臣先行览阅。

    至于新进者,不仅没有发言权,每次奏对出入工地时,还需趋卷起门帘,又被戏称为“挑帘子军机”......】

    评论区

    永乐帝:“‘挑帘子军机’,噗!笑死朕了,啊哈哈哈...(*^_^*)”

    雍正:“笑你妹啊-_-||”

    康熙:“......”

    始皇帝:“安静,既然投影里提到中央集权,那说明军机处也有可取之处,朕也得学习,以取长补我大秦之短。”

    李斯:“陛下英明!”

    汉武帝刘彻:“政哥说得对,朕也得学习(`・ω・´)ゞ”

    王莽:“哈哈,原来秦皇汉武也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 ̄)”

    【王莽被管理员秦始皇禁言一天】

    忽必烈:“老王一路走好。”

    【据史料记载:军机大臣惟用亲信、不问出身,他们与皇帝的亲近程度,从军机处所处的位置便能够充分体现。

    按照清朝的规定,乾清门前的这片被称为天街的广场,是划分内外两朝的分界,天街以南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主要场所。

    在这片被称为外朝的区域内,还聚集着内阁、六部等维持政府日常运行的主要衙门,天街以北的内朝,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内,是皇帝与他的后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军机处的位置在天街的西北角,由此向北便是后宫之中最接近外朝的养心殿。

    从雍正皇帝开始,养心殿就成为大多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场所,根据记载:乾隆每天起床的时间都在卯时,也就是凌晨五点到七点之间。

    用罢早膳,他便开始办公,而接受接见的第一批臣子就是军机大臣。

    从军机处到养心殿,步行的距离不足五十米,这样的设置显然是为了方便皇帝使他随时召见军机大臣传达谕旨、处理政务。

    根据雍正时期,军机大臣张廷玉制定的制度,当天的奏折必须在当天处理完毕,这让军机大臣们每天都能与皇帝见面,有时甚至不得不多次往返于军机处和养心殿之间。职务的便利为军机大臣们带来了更多的权力,但在军机处草创之时,这样的权力却十分有限。

    雍正四年,即公元1726年,为了彻底解决西北地区的叛乱,雍正皇帝开始积极谋划征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为了保密,雍正只同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户部尚书蒋延锡等少数人秘密商议。

    在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后,开始在西北秘密调集兵马粮饷,因事属机密,办理了几年,内外臣民并不知晓国家将有用兵之举。

    直到雍正七年大军将发,因不得不动用民力,秘密筹办之事才浮出水面,而雍正也正式宣布,在户部专门设立临时承办军务的办事机构‘军需房’。

    随着战局的变化,前线战士吃紧,军需房的办公地点才被移到隆宗门内离皇帝住处接近的位置,机构名也改为“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在初设之时,办公环境非常简陋,只有几间比较窄的板屋,附近高大的隆宗门使得这里的照明光线严重不足,办公条件很差,直到乾隆初年,皇帝借着修缮宫殿的机会,下令将板屋改为了瓦屋,军机处的办公环境才有所改善。

    尽管如此,但军机处作为临时办公机构的性质却并未改变,在很长时期内,军机处一直没有被列入国家的正式机构,也没有被授予正式的国家最高政务机构的名义。

    在雍正和乾隆时期修订的记载清朝典章制度的官修史书《大清会典》中,甚至没有军机处的名字。

    因为对雍正皇帝来说,创立军机处实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评论区

    王莽:“嘿嘿,这就涉及到了议政王大臣会议了,因为**……”

    王莽:“既然被屏蔽了-_-||……”

    玄天教主:“禁止剧透,警告一次。”

    永乐帝:“莫非军机处建立的无奈的背后还有什么秘密不成......”

    晋明帝司马绍:“这大概只有看投影视频才知道了。”

    雍正:“……-_-||”

    【公元1620年九月,在设立太子的尝试,经历了两次失败后,努尔哈赤推出一项重大举措,置议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与诸贝勒每五日朝集一次,协议国政。

    公元1621二月,努尔哈赤命四大和硕贝勒按月分值,国中一切机务,俱令值月贝勒掌握。天命七年三月,努尔哈赤又谕令八旗旗主贝勒共议国政。这种由宗室贵族及八旗中的五大臣、固山额真等组成的议政制度,虽无议政王大臣会议之名,实际上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早期形态。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度源于努尔哈赤晚期设立的五大臣议政王佐理国事制度。伴随着满族的发展和军政力量的扩张,亟需研讨和处理日趋复杂的事务。

    努尔哈赤在八大旗主会议的基础上,增设若干名理政听讼大臣,或称议政大臣,责成他们与八旗旗主一同议政,并负责初步的鞫间工作,以供贝勒和汗参考。

    当时议政大臣的地位远在八旗主之下仅是作为一种襄助的力量。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出现,显然是受奴隶制末期军事民主合议制的影响,在其存在的155年中,本身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大的演变。

    这也最终使后金政权日趋强大,变成足以与明朝抗衡的强大政权。

    但他也给后来的皇位继承者们带来无穷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