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魔盘大唐 » 第288章 来一场天下文会

第288章 来一场天下文会

    “宋江吴用,尔等想杀人灭口吗?”

    王维鼓动文气,一边防御一边大声喊道。

    宋江和吴用等人只是厮杀,并不做声。

    王维这边李白吴道子,公孙兰赵敏也出手了。

    此时的梁山可不是晁盖带领下的梁山,如今梁山实力大增,宋江吴用公孙胜等人都有武王以上的实力,只动用文道法术,王维等人应付起来有些吃力。

    “李头领,还有各位头领,难道你们还没看出宋江和吴用等人的心思吗?”

    王维几人一边打一边朝着李逵身边那伙梁山好汉移动,只要这伙人动了手,此次宋国招安之事怕是要功败垂成,梁山也会遭遇分裂。

    “宋哥哥,别动手了!”

    李逵沉默了下,还是出声了。

    “宋哥哥吴军师,切莫动手!”

    让人没想到的是梁山二当家卢俊义和副军师朱武都站了出来。

    宋江等人没有停下的意思,他们也在看卢俊义等人表态,梁山从来都是共进退,要是因为一个王玄奘就刀兵相向,那么梁山也该好好地整顿一下。

    王维看到李逵等人没有被自己成功策反,心中有些失望,他悄悄地向身边四人说,要他们先行撤退,只要脸上没有摆下大阵,他们想逃走不难。

    “相公,我们走了,你该怎么办?”赵敏关心到。

    “哈哈,你相公我厉害着呢,不信你问兰儿!”

    作为一个拥有双塔的男人,就算是长江底下他也敢走一遭,何况一个梁山?

    “住手!”

    在王维几人准备撤离时,一声怒喝从厅外传来,只见一个光头大汉从门外走了进来,他身高一丈,脖子上挂着一串大号的佛珠,手中拿着一把镔铁禅杖,声威赫赫。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中年大汉,一个单臂的武松,一个脸上有一块青色胎记的汉子,还有一个身上纹着九条龙的壮汉。

    “花和尚,你们都出关了?”李逵大声招呼道。

    花和尚哈哈一笑,站在宋江和王维之间,“几位请住手!”

    有鲁智深挡着,王维收了法术,宋江也住了手,李白和吴用,公孙胜和吴道子,赵敏公孙兰和几位梁山将领都住了手。

    “无量圣佛!鲁智深拜见小师叔!”

    鲁智深走到王维跟前,恭敬地施了一礼。

    王维愣了一下,忽然想起鲁智深正是少林弟子,只是不知道是达摩祖师坐下哪位大师的弟子。

    “鲁大师客气了!”

    王维抱拳还了一礼。

    武松出身南少林,算是少林的小号,他也上来见了礼。

    鲁智深武松施了礼,等于站在了王维这边,这下大家就打不起来了,不然梁山就等着内讧了。

    “好好,不打了,大家喝酒吧!”李逵大声提议道。

    “好啊!”

    看到范仲淹、宋江吴用等人的脸色都不好看,王维开心的不得了,终于挑拨离间成功了,值得庆祝!

    他拿出几十坛御酒,与李白一起,陪着与鲁智深等梁山好汉喝了起来。

    “范相公,你看!”宋江指着王维,为难地说道。

    范仲淹淡淡道:“梁山军接了圣旨,便是大宋的军队,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是!”

    范仲淹又抬头看向大厅中的匾额‘聚义厅’,“如今梁山军归了我大宋,这名字不如改改?”

    宋江和吴用对视了一眼,“请范相公赐字!”

    “哈哈,好!”

    范仲淹大笑几声说道:“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这聚义厅不如改为忠义厅更合适。”

    说着话,他轻轻挥手,打出一道紫色的文气,咔咔几声,匾额就变成了‘忠义厅’。

    见此场景,许多头领们黯然神伤,他们因为义气聚在一起,可如今忠字当头,义气不聚,这梁山不再是原来的梁山了。

    “来来!喝酒!”

    梁山众头领不忍再看头上的匾额,他们抱着酒大口喝了起来,一醉解千愁。

    “诸位将来就是宋国的将军,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何故闷闷不乐呢?”

    王维注意到了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脸上的神色,笑着问道。

    “梁山没了,我再也挥不动禅杖了!”

    鲁智深抱着酒坛,靠坐在柱子上,难以释怀。

    “是啊,以前为了梁山杀,为了兄弟们杀,以后为了宋国厮杀?俺也挥不动斧头!”

    李逵附和道。

    “鲁师兄,李头领,你们无需如此!”

    豹子头林冲说道:“以前我们杀了许多无辜之人,身上带着罪孽,等我们归了宋国,可以为了人族去杀魔族,不是一个更好的去处吗?”

    “嗯,林兄言之有理!”青面兽杨志说道。

    “杀魔族倒也不错!”九纹龙史进说道。

    王维听了暗暗好笑,一群真正的魔族居然叫嚣着要去杀魔族,滑天下之大稽。

    他笑了笑说道:“各位头领,本督准备去西北边关杀妖,保护大唐边境安危,不知哪位想去西北建功立业?”

    他不想白跑一趟,他要再做一些努力。

    “俺们梁山兄弟乃是喝过断头酒的交情,这辈子就绑在一起了,要是宋哥哥他们愿意归唐,俺绝无二话。”李逵抓了抓胡子说道。

    而其他几位头领都没有什么表示。

    王维知道招揽没戏,叹道:“可惜了,等各位成了宋国将领之后,我们就是敌人了。来日战场上遇到,可别怪我不手下留情啊!”

    “哈哈,笑话,我们岂会怕了你?”

    “不怕就好,只是你们该多保重些,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呐!”

    梁山几人听了,沉默了片刻,鲁智深抱拳道:“多谢师叔提醒,宋大哥和军师几人归宋是为忠心,我等是为了顾全兄弟情义,合则留不合则去,自然不会吃亏的。”

    武松几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哈哈,如此甚好!”

    一场酒宴过后,梁山归了宋国,王维无功而返。

    站在梁山码头上,王维回身看了一眼,山清水秀,好地方!

    “我要了!”

    ......

    “梁山撤了?”

    一月后,王维盘膝坐在清源山顶的石台上,等杨曲上了山,他睁开眼睛问道。

    “撤了!”

    杨曲回道。

    “如今梁山上由谁坐镇?”

    “太傅杨戬,以及大宋五万边军。”

    杨戬乃是宦官,武帝境界,加上边军,足够守护一座岛屿。

    “朱逢春可曾鼓动江中联军攻占梁山?”王维问道。

    “鬼族和灵族对梁山不感兴趣,只有几大妖王,愿意参与攻岛,不过事成之后,妖族要独战梁山。”

    王维哈哈一笑,“暂时答应他们,什么都答应,只要他们攻岛就好。”

    两个月后,长江联军,在朱逢春和四位妖族妖君的带领下,开始向梁山到发动攻击。

    杨戬帅军坚持了数日,等不到援军,不敌被围杀。

    在长江联军即将胜利之时,王维率领着清源学院师生数千位高手,不远万里从荆州飞到了梁山。

    以摧枯拉朽之势,打退了长江联军,接管了梁山。

    事后,王维致信宋国陛下想借梁山岛建一座‘混元学院’,取自天下混元为一,天下大同之意,提出办校的宗旨乃是‘有教无类,和而不同’。

    书院学生不分唐宋,不分道派,不分男女,甚至不分种族,妖魔鬼怪,旦凡有心前来求学者,天下书院大开方便之门,欢迎之至。

    为了表示不占宋国便宜,他愿意出让学院院长之职,邀请天下闻名的苏轼出任院长,并邀请宋国各位大先生前来书院讲学。

    王维的主张公示之后,天下震动。

    宋国皇帝赵祯接到来信,连忙召见各位相公,请他们讨论此事。

    范仲淹表示,梁山乃是宋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王维无权占据,必须尽快交出来,否则唐宋必有一战。

    宰相吕公著基本赞同范仲淹的提议,可是他又提出一个问题。

    要回了梁山岛,如何才能守住?

    宋国已经在梁山上折损了一个武帝,难道要请文皇朱熹坐镇梁山?

    要是朱熹去了,再被人杀了,那该怎么办?

    据说有个青衣楼什么任务都敢接受,刺杀文皇的价码,或许比刺杀皇帝的价码还低。要是朱熹真的死了,宋国就亏大了。

    要回来了守不住,如之奈何?

    范仲淹气恼地表示,此次围杀杨戬之事,必然是王玄奘做的祸,一定要找王玄奘的麻烦。

    太师庞籍笑盈盈地问道,难道范相公准备替杨戬报仇?

    这个问题一出,范仲淹就被哽住了。

    为何?

    范仲淹的偶像是岳飞。

    可当年围杀岳飞之人中,恰恰就有杨戬。

    范仲淹将杨戬、梁师成、童贯三人称为三贼,老贼死了,他不该高兴吗?

    范仲淹没有再言语了。

    列席参加大会的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秦观、晏几道、包拯、周敦颐、欧阳修等人都表示可以试一试。

    欧阳修认为,既然学院院长是自己人,梁山以及学院也算是宋国的,此举不仅可以光大文道,培养人才,还可以守住梁山,节省军费,一举多得岂不快哉?

    皇帝派人向太后请示,太后曰‘可’。

    周敦颐向老师朱熹请示,朱熹曰‘可’。

    国师王重阳不在,不用请示。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陛下!”

    这时升了官的吕夷简走了进来,“陛下,从唐国那边传来消息,唐国皇帝不同意由苏先生出任院长一职。”

    “什么?岂有此理!”

    宋国君臣不满极了,刚刚商议好,唐国那边又变卦,这是什么意思?

    将我大宋文武当猴耍?

    ......

    “王玄奘真是胡闹,院长这么重要的位置怎能交给宋国人?”

    李隆基得到了消息,也召见一干大臣在太极殿中议事。

    “陛下,梁山岛孤悬海外,又是宋国疆域,王都督身边只有数千学院师生,如何能守得住?王都督交出院长之职,乃是权宜之计,算不得错。”

    礼部尚书贺知章说道。

    “贺尚书此言差矣!”

    宰相杨国忠站出来说道:“自古以来,天下一统时,梁山岛归属朝廷,一旦天下分裂,梁山岛便被强人占据。大明分裂后,梁山岛先是被魔教窃取,有又被正道攻下,几经波折落到了梁山军手中。如今梁山归了宋国,主动撤离了梁山岛,此岛成了无主之物,与宋国有何干系?”

    “杨相此言有理!”李隆基赞同道。

    杨国忠得意地看了贺知章一眼,“贺尚书该多读史书啊!”

    贺知章很想喷他一脸五十八度的老酒,这个杨国忠不读诗书,不学无术,凭着一股混不吝的无赖想法得到了皇帝的夸奖,竟然教训起自己来了。

    “敢问杨相,王玄奘该如何守住梁山岛?”贺知章问道。

    “此事易尔!”

    杨国忠微微眯着眼睛说道:“王玄奘既然有本事夺下梁山,必然有能力守住,陛下可以给王玄奘下道旨意,人在岛在,梁山岛要是丢了,陛下可以治他的罪。”

    “不可!”

    贺知章反对道:“一旦开战,梁山处在长江与宋国夹击之下,孤立无援,守不了多久。”

    李隆基点了点头,看向兵部尚书郭子仪,“郭尚书认为如何守住梁山?”

    郭子仪拱手道:“可命令扬州水师协防!”

    “陛下!”

    杨国忠又道:“王玄奘乃是荆州都督,不便干涉梁山之事,不如将此事交给扬州刺史处理。”

    李隆基点头赞同。

    吏部尚书韩愈道:“陛下,王玄奘已在荆州任职五年,不如将他调任扬州?”

    杨国忠道:“扬州司马不错!”

    荆州都督正四品,扬州司马正五品,这是贬谪不是调任。

    李隆基想了想,问道:“历年王玄奘职事考核如何?”

    “皆是‘上’等!”韩愈回道。

    “升扬州刺史吧!”

    “遵旨!”

    “命他全力守护梁山,亲自操办学院一事。另外混元学院不妥,不如改做‘大唐书院’吧!”李隆基说道。

    “陛下请三思!”

    贺知章道:“改做大唐书院,必然会遭到宋国的强烈反对,若是两国由此发生战争,得不偿失!”

    李隆基点了点头,看向两位打盹的老先生杜牧、李商隐,“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杜牧睁开眼睛看到李商隐站了起来,便又闭上了。

    只听李商隐道:“陛下,据老朽猜测,王玄奘建立混元书院的初衷,并非为了培养人才,而是向大陆各国各族传扬一种观念。”

    “什么观念?”

    “有教无类,兼收并蓄,和而不同。”

    “哈哈哈!”

    李隆基忽然大笑几声说道:“难道王玄奘是文圣转世?”

    众臣听了一愣,似乎还真有几分可能。

    首先王玄奘的文采没的说,天下数一数二。

    其次他的教学主张与孔圣人一样,有教无类。

    只要是想学习,不论种族。

    由于孔圣人这种开明的主张,天下各族都开始讲忠义,讲礼仪,这都是孔圣人的功劳。

    如今孔圣人传下来的儒教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僵化,陷入一种人族精粹主义,非人族不能入教,非人族不能学习儒家精义,长此以往,儒教必然会走入绝境。

    现在王玄奘打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是想干什么?

    难道文圣看不下去了,亲自转世拯救儒学?

    “哈哈,难道我大唐要多出一位圣人?”李隆基笑道,想着曾经让圣人下跪,他差点没爽飞。

    “非也!”

    韩愈道:“传闻圣人生有龋齿,即使转世为人,也同样如此。”

    他是说孔子长了两颗龅牙,就算是转世了,两颗牙齿也变不了。

    “此外,”杜牧笑道:“圣人不好色!”

    “呃,哈哈哈!”

    大家都知道王维好色,这一点确实不像圣人,因为好色会沾染因果,单身狗更容易成仙。

    “好吧,学院院长之名可以不改,院长之人却不能让给宋国!”

    李隆基坚定道。

    “陛下所言极是,以臣之见,不如由太子遥领院长一职。”

    杨国忠提议道。

    “不可!”

    韩愈几人一起反对道,太子一直被杨国忠盘在手里,要是太子当了院长,混元学院肯定会被杨国忠搞得一团糟,或许会变成梁山第二。

    杨国忠不满道:“诸位不愿太子兼任,谁有资格担任院长之职?王玄奘吗?”

    “王玄奘也自无不可,他做过清源学院院长,再做混元院长也无妨。”贺知章道。

    “陛下!”

    韩愈出声道:“此时且不论谁来做院长,而是宋国的态度,若是宋国不答应,梁山也保不住。”

    “那该如何?”

    “不如文比,能者居之。”

    “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