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这个武宗我当定了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上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日上

    随着北方战事逐渐步入稳中有进的正轨,朱厚照也再度从北京回到了奉天。

    同时,他也一直在思考着另外一个问题。

    大军团统帅能否人造?

    在现有一切已知体系下,好像从来没有人造大军团统帅成功的先例。

    从上古的妇好到先秦孙武、吴起、白起……再到之后的韩信、卫青、周瑜、李靖等人,好像所有人都是一出道即巅峰的状态。

    要知道他们在接触战场之前几乎全部都是连杀人都未曾接触过的。

    其中尤以韩信、卫青两人为最。

    一个普通百姓出身,一个奴隶出身。

    一个硬生生凭借自身实力杀上封王宝座,另外一个面对匈奴差不多达成了百战百胜,为汉朝的崛起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就连那位风头无两的少年英杰,也是因为有了他作为后盾才能肆无忌惮地纵横驰骋在草原之上。

    这两人一人狂傲一人谦卑,但在真正上战场之前,两人甚至连纸上谈兵这一点都未曾做到,当然,也或许是不屑去做,但事实就是这样。

    可当二人真正踏上战场之后,却是同样的风头无两……

    不知道的以为他们是因为读了兵书所以才能有此风光,知道的人却无比清楚他们都只是靠着那独一无二的天赋在战场上驰骋。

    人造吗?

    如果真的能够人造成功大军团统帅的话……大明甚至不需要去想太多,只要能成功培养出来两名,那这片大陆上大明就不再会有任何的敌人,若是能持续不断培养出来大军团统帅,日后大明迟早就能达成日月所照,皆为明土的这个宏愿。

    但是!别说大军团统帅了,现如今就连那些足定鼎一方的将帅,大明都还只能随机培养,出不出得来全凭个人悟性……

    就这种现实情况,培养大军团统帅几乎无异于痴人说梦!

    只是……放弃吗……个屁!

    回到奉天第二天,朱厚照就想到了那个被他培养歪掉的集体……参谋。

    按理来说,参谋本来就是动脑子、想战略的,可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朱厚照培养出来的这些参谋,,平常除去给将士们解决心理、思想问题外,他们更喜欢抄着家伙去干敌人,至于参谋本体应该做到的那些事情完全没有人去做……

    所以……是不是应该把真正的参谋给弄出来了?

    在认真思考了几天后,政务中心又一处办公室被打开,其中各种地形地图一一被制作出来。

    有草原荒漠地形、有高原山地地形、丘陵地形、溶洞地形……等等不一而足。

    等到这间办公室筹备结束,已经又是近三个月的时间结束了。

    而后一道政令从朱厚照所在的办公室发出。

    征大明境内所有对兵法烂熟于心者进奉天赶考,考试范围:所有兵书,取考试优胜者两百人进入大明军方谋战部,享大明军方待遇。

    这一道政令下达不久,身处前线的王守仁眉头就看着手上发来的政令跳了好几下,随即心头一阵苦涩。

    朱厚照又要搞事情!

    真是服了!这家伙自从当上皇帝之后真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丝毫不管别人能不能忙得过来……

    到现在他还在前线跑来跑去,说到底不还是朱厚照的锅?

    虽然这锅他也确实乐意背,毕竟也是收拾蛮夷……

    但总不能一件事情没完就接上第二件吧?

    这样谁能受得了?

    然而他永远也不会想到这仅仅只是开始。

    随着众多熟读兵书的士子被选入奉天的谋战部,很快又一道政令随之出了奉天。

    内容也仅仅只有八个字。

    百花齐放,百家盛开。

    一开始还没有人明白这八个字的含义,但随着接下来一道政令的出现,所有人的目光就从现有的三都转移到了长安。

    ‘改长安名胜天府,特批以先有长安为中心建设胜天府,另,于现有长安中心区域建设学宫,名胜天学宫,特令天下百家学子入驻胜天登册入籍,未登记入籍者,不得以百家学子名传学、入仕……’

    政令不长,但却在一瞬间直接点爆了整个大明。

    所有人这才明白前一道政令究竟说的是什么。

    这百家……是真正的百家!

    紧接着就是第三道和胜天府相关的政令降临。

    ‘废除现有科举方案,以八部、军方独自为立设立考试方案,考试试卷由八部、军方各自出题,后上报朝廷,由监察院押送试卷至胜天科考,百家学子每年可报考两部,各分春秋二季考试,而后录入朝廷,每季考试于试后公布所有试卷。’

    接连三道政令,全部在向着大明之前所有体系动刀。

    就连传承了数百年的科举,也在此时被彻底改变了其原有的磨样。

    其原因,无非是朱厚照现如今在天下百姓间的威望。

    当然,也有他一道政令将那些早已隐入民间的百家拉入战场的原因。

    虽然……朱厚照现在能够仅凭威望强制改变一时,但要知道科举这么多年以来,诞生了多少现有利益阶级?

    别的不说,就连百姓之中,谈及科举大多数人的观感也还是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而且就连不少人也已经开始在他耳边吹着要他重新打开科举之路了。

    在深思熟虑了一段时间之后,朱厚照还是选择了放开科举。

    但这一次放开的,却不会再是以往那种科举模式了,而是以百家这个先天便相互对立又相互成就的体系为根基而改变的科举。

    而随着这一道政令,那些隐入民间的百家一定会出现!即便他们不出现,也一定有人替他们出现!

    这就是利益!

    空缺点永远不会少人。

    再等到这些替百家出现的‘伪百家’参与第一次科举之后,只需要在审阅上下狠手,那‘伪百家’们就会主动去寻找真实诸子百家,并将他们推到人前。

    屠刀,能够解决的只有一时,而非一世!

    当一个国度疮芥满地的时候,屠刀可以用来刮骨,但短时间内也仅仅只能刮上那么一次。

    其后需要的就是真正的良药。

    这个良药,可以是利益,也可以是理想者的存在……

    只是不管何种良药,都需要把握好那个剂量,否则的话,只要有一丝失衡,那这良药就会变成深入骨髓的剧毒,到那时候,便是再如何刮骨,那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就像五胡乱华那一场足称地狱的疯狂一般。

    祸因又怎会只是一场八王之乱?真正的祸因,早在汉末就已经埋进中原王朝的骨子里了啊……

    至于司马家……也可以说是他们缺德,也可以说他们是时运不济……但作为最后点燃这颗炸弹的那个人,这个最烂王朝的锅,他们是不想背也得背!

    真正要论的话,从汉武帝接收南匈奴的时候开始,这个祸根便已经埋入了中原王朝,只是那时候中原王朝太过强大,强大到了服下那一点点砒霜撑死了也就是替它打起一点精神而已。

    至于这次朱厚照把消失千年的诸子百家重新抬出来的这个打算,他也不清楚究竟算好还是算坏……但最起码现在而言,这个举措绝对会是一件良大于劣的事情。

    至于说百家是否会如同先秦一样打起来?

    真要是打起来了,那不是更好?

    这种一方优胜便能刺激另外一方往更强发展的体制,可远比永恒不变的政党要好上太多了。

    而到时候等他们步入朝政之后,所施行的举措优劣,也会反哺成为一派学问,使其更为强大。

    只要保证住这种基础世界观、价值观的冲突不会为利益所磨灭,那朝廷里便永远不会形成以利益为基底的鬣狗派政党,也就是后世人所说的官僚。

    那群玩意儿……可是只为利益而生啊…

    这一派的政党,以南北宋为界,北宋及其之前,始终是少数,而北宋及其之后越来越多。

    至于大明……即便朱元璋当时没有将官吏的俸禄压下来,即便给予了他们养廉银,他们还是会大肆搜刮百姓。

    这一点,也是朱厚照最近才想清楚的。

    说得好听一点,那就是随着世家的陨落,所有执政人的个人意识都逐渐步入了觉醒,但他们觉醒的方向,始终都是以我为单位,在这群人的眼中,国家只会是他们手中的玩物,百姓也只会是他们脚下的蝼蚁。

    在这群玩意儿手中没有掌握足够暴力的时候,就如同赵宋一朝,他们在百姓眼中,始终就是光鲜明亮地宛若圣人一般。

    可当他们一旦掌握了足够的暴力,他们便会彻底暴露其秉性,什么遮掩、什么面子,他们都将不再需要。

    只因为不要那两样的时候,他们所能够擢取的一切将以几何倍数般成长。

    包括一个国家留给百姓的最后一点希望。

    所以暴力不能为人所掌握,而只能为国家所掌握、为百姓所掌握。

    这也是为何朱厚照要单独将北京划为军都的原因之一。

    掌握了暴力的政党,终将化身毁灭世界的恶龙,尤其是那鬣狗一派。

    文化、军事可以是政治的延申,但此二者,绝对不能为政治所入侵!

    而这一切布置的起因,则都源于那个数年前就已经溘然长逝的老人所告诉他的一句话。

    人性有善,但也有恶的存在,但政治不是,朝廷也一样不是,此二者,无论哪一方,都是人性中极恶的衍生,或许会有心存善念的人存在于朝廷之中,但朝廷的底色早就已经固定,所以那些能够生存于其中的人会是如何自然也可想而知。

    帝王,便是生来就站在了极恶的最顶层的人,所以他们便能够选择自身的走向,是继续伴随着极恶存在还是为了善良而抑制极恶,本来就在其一念之间。

    那个老人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孕育了足矣带给朱厚照最深厚底气的粮食作物的突破,也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这些世间的真理全部点破在了他的面前。

    他并没有让朱厚照做出选择,也并没有逼着朱厚照往哪方面去走。

    只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他这一生唯一的弟子不会选择让百姓失望。

    而在徐溥逝世之后,朱厚照也并没有选择那条会让他失望的路,反而是对着极恶举起了屠刀。

    于他而言……这个选择本不是唯一……但却是他眼睛所想看到的唯一方向。

    人生在世,总要有那么些理想,也总要有那么些光明。

    没有理想,跟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

    那一天,朱厚照在徐溥坟前待了很久。

    他也说了很多。

    包括以前,也包括以后,还有很多年前那个名叫朱厚照的小子。

    那一天,他也认真想了很多。

    或许这个中原大地上生活的汉儿,从来不会为外来的一切所打败。

    或许能够打败汉儿的,从来都是源自于内。

    汉儿勤劳、勇敢、聪明、坚韧……

    这无数种人类的美德都在他们身上有所体现。

    然而……

    总有极恶始终想要凌驾于他们之上,或许这就是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起因了吧……

    只不过朱厚照也很清楚。

    他始终只能够代表一代人。

    这一代人,也只能做这一代人的事情,之后的一切美好可能……都只能存在于他的幻想之中。

    或许那些幻想永远不会实现呢?

    或许……他也只是某个人的幻想呢?

    这一切真真假假,又有谁知道……

    微风里,朱厚照看了一眼身旁两个追逐打闹的孩子,红袖就在不远处摆着碗筷,朱秀荣撅嘴拉着她的袖子正在撒娇。

    至于老娘……

    下一刻,朱厚照耳朵一痛,熟悉的声音自耳边响起。

    “你个浑小子,整天就知道躲家里晒太阳,大冬天的也晒!不冷吗?嗯?”

    ……

    全书,完。

    Ps:多嘴几句,这本书成绩真的很差很差,

    至于下一本书,很快了,很快了,但是类型的话,暂时还没能定下来,大家敬请期待吧,还有……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订阅支持!!!(我滑……跪!!!叩首!!!!!)嘿嘿……下本书再见咯,宝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