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鼎之大秦帝国 » 第十五章 铁矿

第十五章 铁矿

    秋风起,吹落片片黄叶,寒蝉凄切,哀盛夏别离之无奈!

    九月末的草原,毫无征兆地下起了几场大雨,哗啦啦地雨水,带走了盛夏的最后一丝酷热。

    小冰河期的威力已经开始在草原上显现出来,飕飕冷风阵阵袭来,葱绿的牧草开始慢慢变得枯黄起来,山脉从郁郁葱葱慢慢变得黄绿相间,再逐渐成为漫山遍野的金黄。仿佛是秋风中带着的那丝丝肃杀凋零的气息正在杀灭着这漫山的绿似的。

    自从秦川占领了刘麻子一伙马匪的山寨,发现那一处大型铁矿山之后,他决定就以这个山寨作为以后的根据地进行发展,有鉴于此,秦川带领着一众属下从小山坳那里直接搬到这处山寨。秦川不知道以前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只记得这里大概是后世张北县的范围,这一带不光有铁矿,秦川记得这里还有大型煤矿,秦川打算卖资源筹集发展的资金。

    因为秦川认为这里就是自己发展壮大的幸运宝地,因此有必要给这里重新命名,秦川把这里称为始源山,以纪念自己的根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腾格里部落联盟,牧民们正忙着储备牲畜过冬的草料,由于目下联盟的汉人奴隶都被秦川带走了,导致这些牧民没有多少奴隶可用,大家只能在各部落头人们的带领下抓紧时间进行牧草的收储,一些牧民因此有一些怨言,好在这些时日秦川不时开着越野车在部落联盟里穿梭,显示“神迹”,众牧民对秦川还算比较敬畏,加上秦川对被带走奴隶的牧民进行了一定的财物补偿,大家现阶段还算满意。

    腾格里部落联盟在秦川的协调下,组建起来自己的管理机构———联盟议事团,并建立了一支专门的骑兵队伍。整个部落联盟当下拥有人口3万余,有前期部落联盟刚成立时就加入的,也有这段时间征服的零散部落。以前大家都是一些小部落,所以所有牧民都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这样不是很专业。秦川希望能从整个部落联盟选出一批最优秀的勇士成为专业骑兵,这样才能保证战斗力。

    因此,秦川特意从整个部落联盟中抽取了2000余名骑射出色的鞑靼勇士作为常设骑兵团,另外择选了3000余骑射功夫次一等的鞑靼人作为骑兵预备兵团。

    其中常设骑兵团直属于秦川指挥,每名骑兵每月可领取三两饷银的军饷,直接由秦川设立的后勤保障司核发到每一个骑兵手头。而3000预备骑兵团平时负责守卫部落安全及巡视领地,属于半放牧半军事化管理,平时由庆格尔特及联盟议事团统领,战时转为秦川直属管理,直接听秦川之命行事,每月一两饷银,也是由后勤保障司直接核发至每一位士兵手里。

    秦川通过这段时间的考察,组织常设骑兵团进行了多次军事演习,亲自发掘出了最擅长带领骑兵作战的4个鞑靼勇士。秦川对这4人寄予厚望,赐予他们秦姓以示亲厚,并分别以英、雄、豪、杰称呼4人。这个时期的很多蒙古人已经开始以汉姓为荣,所以这四人被赐予秦姓后很是高兴。

    除此之外,对于之前跟随秦川的巴图以及他率领的五十骑,秦川从那2000余骑中额外选拔了五十骑与之合并为一支百人的骑兵连队,被秦川命名为近卫连,巴图任近卫连连长,他也被秦川赐名为秦忠。

    至此,秦川掌握了大约5000余人的骑兵部队,他把常设骑兵团命名为第一骑兵团,自领骑兵团团长,下设4个骑兵营,每营约500骑,由秦英、秦雄、秦豪、秦杰分别担任这4个骑兵营营长,每个营下辖2个连。3000人的预备骑兵部队也参考第一骑兵团分成6个营,由秦川从预备骑兵团里选拔出来的优秀骑兵指挥人员担任营长,预备骑兵团不设团长,以营作为独立作战单位,战时由秦川直接任团长。

    身处大漠草原,秦川深知骑兵的重要性,因此他对于这支骑兵部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通过联系张家口马帮的周顺管事,请对方帮忙把库存的生铁全部卖掉,然后通过关系从明军那里弄来了上好的棉甲装备第一骑兵团,这种内衬铁片的精良棉甲对箭矢的防护效果不错,又兼轻便保暖,因此成了秦川装备军队的首选。

    除了骑兵军团,秦川还从部落联盟送过来的800多汉人奴隶里挑选出来200余年轻力壮的汉子充作火铳手,准备全部装备鲁密铳。秦川把这支火铳部队命名为神机营第一连,希望他们能够成为自己未来的王牌军队。鉴于神机营的重要性,秦川亲自任神机营营长,并任命射击天赋出众的王威为第一连连长。

    这批汉人奴隶中还有几个是以前在矿山炼铁的匠人,不幸被掳掠来草原了。本来秦川得到这处铁矿时还打算花大价钱从张家口那边招募工匠呢,有了这几个熟练的匠人,秦川算是省了一笔钱了,大手一挥,直接从这批汉人中选了上百个汉子从事炼钢的活计,剩下一些老弱妇孺也没闲着,重活干不了就分派给他们一些轻便的活计,总之一句话,山寨现在不养闲人,秦川可以给他们做人的尊严,但这些汉人不能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

    秦川让这几个匠人中技术最好的刘宝亮任矿山管事,负责这处矿场的炼铁炼钢工作。这处铁矿出产的铁矿石品质很好,含铁量非常高。之前刘麻子招募的匠人按照灌钢法进行冶炼,得到了不少品质不错的熟铁,也就是后世说的钢铁。但使用灌钢法获得熟铁效率还是不够高,熟铁的产量上不去,对秦川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

    好在秦川以前看过后世高炉炼钢的设备图纸,虽然限于技术现在没法弄后世那么高级的设备,但根据后世的图纸进行简化设计的小型高炉转炉炼钢法,却已经不是现在的灌钢法可以比拟的了。

    秦川把这套高炉炼钢法教给刘宝亮等人,通过改进的小高炉炼钢法,大大提高了炉温,使得铁矿石可以完全融化成铁水,杂质被过滤掉,在更高的温度下,矿石中的铁元素被大量还原出来,和炭渗透结合形成炭化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铁,这种小高炉一炉可以得到差不多五千斤的生铁水,根据设计,匠人们需要让这些温度很高的铁水从冶炼炉自动流到另一个炉子里进行鼓风吹入大量空气进行脱硫、脱磷、脱碳等操作,把练出的生铁进一步变成熟铁,这样的操作下一炉五千斤左右的铁水可得四千多斤熟铁,产量远远高于灌钢法。这是因为古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虽然可以使用灌钢法炼制熟铁,但却不懂原理,而秦川把这个原理教给了刘宝亮等,让他们知道为什么需要通过转炉炼钢,等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火候以后,再继续多建几个小高炉,那秦川就可以得到大量的熟铁用以打造兵器了。对于熟铁,秦川没打算大量外销,这会降低自己的竞争优势,所以秦川吩咐刘宝亮等人现阶段生产的熟铁够用即可,可以多生产一些生铁用于发卖,由于秦川这里采用了小高炉炼铁,得到的生铁杂质少,品质很高,在市面上被称为精铁,所以现阶段通过小高炉练出来的生铁售价很高,可以为秦川带来不菲的收入。

    这段时间,秦川通过从腾格里部落联盟那边要来的一批犍牛,在山寨里建立了畜力兵工厂。因为传统的方法打造火铳管太慢,即使如张三八那样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打造一杆质地精良的火铳也要费时十几天,之前还是秦川巧妙安排张三八带着刘铁柱等人进行分工打造,才使得效率提升了不少,即使如此,在刘麻子带人袭击山坳时也才打造出5杆鲁密铳。

    有鉴于此,秦川让刘宝亮等先把纯度很高的熟铁进行分类,找出兼具延展性和一定硬度的熟铁———钢,利用钢来铸造出长短粗细几乎一致的钢管作为铳管,然后使用畜力土车床进行铳管加工,这效率可比人手工制作要快得多,差不多三天就可以得到一根完好的铳管,而且由于一开始使用的是钢铸铳管,这比卷管打造的铳管更加牢固,使用寿命可以大大提高,装药量也可以更放心地加到六钱颗粒火药而不必担心炸膛。

    就这样,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在秦川拨给张三八足够人手的情况下,鲁密铳已经有了近三百杆的储备了。

    有了这些鲁密铳,秦川的200火铳兵得以正式组建,这些火铳兵之前都是被鞑靼人掳掠来的,吃了很多苦头,现在被秦川救下来之后,对秦川很是感激,明代的这些人还是很淳朴的,不像后世人那么多心思,他们对秦川的命令无不遵从,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训练,现在这批火铳兵已经可以保证在一百步内拥有足够的准确性,但秦川希望他们可以进一步做到保证120步内的准确度才行。

    现在已经是天启五年的九月底,在小冰河期气候影响下,天气日渐寒冷,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越来越近,草原上的大小势力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因为小冰河期的气候影响对草原更大,所以这些年每到冬天草原部族都会很难熬,大明尚且冰天雪地的,草原上更是白灾不断,每年冻死的牛羊等牲畜数不胜数,冬季蒙古人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为了生存,他们只能不断南下劫掠,秦川希望在冬季来临之前尽量壮大自己的势力,这样才能避免成为别的势力劫掠的对象。

    这段时间,秦川已经在离此不远的一处山脉中发现了一处煤矿,是张元带着一伙汉人发现的,煤矿品质很好,都是低硫煤,热值很高。秦川准备后续招募人手进行采掘,这样自己就不用从张家口那边购买煤炭了,这又会节省一大笔钱。

    秦川现在又要养民又要养兵,全靠出售铁矿生产的精铁维持着,压力不小。所以要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口上,而且秦川还打算多购进一些生活物资储备起来,冬天时节可以用这些物资和更多的草原部落进行联盟,争取恩威并施收服更多的草原部落,把他们吸收进部落联盟中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最近秦川整天都在思考如何练兵,如何开源节流,不知道又杀死了多少脑细胞了。

    正当秦川坐在自己房屋里思考后续发展方向时,警卫人员报告神机营第一连连长王威求见,秦川示意王威进来。

    “报告营长,神机营第一连集结完毕,请营长对战士们进行训话。”王威进来后认真行了一个军礼,大声说道。

    这是秦川教给大家伙的,习惯以后众人都喜欢这样行礼,都说看着很精神。因为现在众人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工作安排,秦川就不再让他们称呼自己为公子了,而是以各自所属单位自己的任职来称呼。

    秦川听了王威的报告后停下手头的工作,带着警卫人员转身和王威一起向神机营驻地走去。

    神机营驻扎在山寨入口不远处,平时除了训练,还需负责防守山寨和秦川的安危,秦川的警卫人员也是从神机营和近卫连挑选出来的战士进行轮值。

    秦川和王威来到驻地,只见第一连的火铳手已经按队列站好,宽阔平整的地面上,纵横都是一条线,远看四四方方煞是齐整。战士们都在立正,昂首挺胸收腹,两眼炯炯有神地平视着前方,秦川和王威正是从这个方向走来,一路过来就发现了战士们那有力的眼神,肃穆的军姿。火器部队最讲究纪律严明,尤其这个时候的火器,由于射击精度不高,单兵作战能力不行,必须依靠整齐队列形成密集火网才能有效遏制骑兵,所以秦川一开始就按照后世军训那一套来训练神机营的这些士兵。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众人已经习惯于服从命令,对于指挥人员发出的各种指令也能做到很好的执行了,可以说现阶段东方大地上已经没有哪只军队有如此整齐的队列了。也许曾经的戚家军有这种整齐队列,但随着浑河战役戚家军最后的绝响,这支让人钦佩的铁军已经成为了历史。而现在秦川已经有了一支初步具备了强军模样的花架子队伍。现在这支队伍欠缺的就是实战了,只要经历过几场实战,有了血与火的洗礼,这支队伍就可以展现出强悍的风范,以此为根基就可以拉起一支真正的强军了!

    “大家好,这段时间大家训练很刻苦,也很辛苦!夏天气候炎热,大家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一遍遍重复着训练队列,一次次模拟火铳射击。有人把脚底都磨起大水泡,有人练习举铳把手练得都抬不起来了,更有人甚至练到中暑晕倒!但是大家都没有抱怨,这样的精神很好,大家的努力不会白费,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我知道大家在草原上吃了很多苦,现在的苦和之前的苦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我还是要表扬大家伙,你们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大家的训练成绩也很突出!这次召集大家,第一是对大家的训练成绩进行一次检阅,第二就是和大家伙一起聊聊,我们都是大明的穷苦百姓,但我们为什么会流落到这北风呼啸的荒芜大漠?是谁让我们过得如此没有人样?我们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苦,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像我们一样受这些苦,我们还要解救那些和我们一样受苦的穷苦百姓,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

    神机营驻地,一众火铳兵静悄悄地盯着秦川,秦川的话勾起了大家的伤心往事,有的战士已经双眼湿润,有人满面狰狞,双目喷火!这些问题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思考过,现在经秦川一提,众人开始思索起其中的道理来。

    秦川接下来对神机营的这些火铳兵分析了他们受苦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大明朝已经腐朽没落了,导致边关防守不力,鞑靼人能够轻易入侵,把他们掳掠到关外草原来受苦。

    而且即使待在大明,由于现在的大明内部贪腐横生,士绅兼并横行,各种苛捐杂税、各种吃人的政策都向着那些土豪劣绅,所以待在大明疆域内也会活不下去。

    大家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把自己武装起来,彻底打倒这些土豪劣绅,把他们的田地夺过来分给贫苦大众,把他们掌握的资源分给劳苦大众,这样大家才能过上好日子!

    秦川一席话说得一众火铳兵们热血沸腾,巴不得现在就去打击那些土豪劣绅。

    秦川对这些人的表现很满意,虽然自己不歧视其他民族,但还是更亲近于汉人,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够组建一支以汉人为主力根基的强悍军队,以后可以建立一个以汉人为主,其他民族也可以得到平等对待的政权。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弱干强枝,如同唐末那样的番人节度使乱华的风险,汉人坐天下还可以王道治天下,平等对待其他民族,要是异族坐天下对汉人来说就是灾难,这一点参考元朝和清朝就可知一二,盖因为文明程度更高的汉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可以对其他民族实行比较温和的教化统治,而野蛮如蒙古和通古斯野人,因为还未开化,一旦他们得势,对整个华夏文明的破坏简直是灾难性的。这是秦川不愿意看到的,既然来到这个世界,那总得做些什么,改变一些不好的结果。

    秦川对神机营严格练兵的同时,对于第一骑兵团和预备骑兵团的训练也没有放松。他命人给这些蒙古勇士更换了上好的铁质箭头,还通过关系从明军手里搞来了不少上好的马弓,如此一来,骑兵团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实际上由于大明对铁料的管制,草原上的部族一直很缺铁,很多蒙古人连炖肉的铁锅都是破的,甚至连破铁锅都没有。所以蒙古人的铁制武器一直比较稀缺,很多蒙古人使用的箭矢都是骨制箭头,铠甲也以皮甲为主,为数不多的铁制武器主要集中在大部落的嫡系骑兵手里,这就导致了大部分蒙古人的骑射本领发挥不出来,连建州女真这样的以渔猎起家的通古斯野蛮人也打不过,渐渐的大多数蒙古人心气就没有了,把成吉思汗的荣耀全给丢了,变得一盘散沙,毫无战心。

    秦川相信,只要给他们装备了上好的武器,再带着他们打上几场胜仗,这些蒙古人的心气就回来了,到时候带着他们去扫荡建虏也不在话下。

    秦川对此心知肚明,他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