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欲长生之长生卷 » 第二六章 青山白骨

第二六章 青山白骨

    已是金秋九月,天意渐凉,一场罕见的大雨将青山东面十里处的地界冲出了一个大坑。大坑惊动了政府人员,通过挖掘发现了累累白骨。

    政府人员迅速封锁地界,同样也封锁了消息,将累累白骨就地掩埋,就当没有出现过。或许实在没有考古的价值才做出如此决定,甚至都没有仔细地查阅相关资料。

    也对,历史上对于青山古国的记载本来就少得可怜,怎么可能查得到?估计是当做一个普通的殉葬坑了吧。但我知道,这应该是青山古国最后一任国主和家眷以及随从的殉葬坑,只因为最后一任国主生在唐朝,本身又姓杨。

    众所周知,唐朝是接管了隋朝杨家的福荫,怎么会允许国内还有杨姓的国主存在?哪怕这个国家小的可怜,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不过这终究不是什么体面事,所以一部分记载青山古国的历史资料就是在那时候被销毁的。我能知道这些事情也是一半靠巫族的情报部门,毕竟我曾经掌管巫族奇门奇四堂,手中的各类情报自然了解的不少,另一半则是根据已知做出的判断。因为除了这个可能,不会再有这种形式的殉葬!青山古国历代国主几乎都葬在了断崖之下,失国的国主则没有殉葬的资格。就像崇祯一样,难道崇祯吊死在煤山之上,顺治会为崇祯修陵竖碑么?

    根据推断,当时的情况或许是这样,就算有所偏颇,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出入。

    李渊坐稳大唐江山之后,开始关心民生与经济,对于经济的发展,京杭大运河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运河不但疏通了水利,还发展了漕运,方便了灌溉,所以当时华夏东部的蓬勃发展运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可惜,运河是大隋修建的。

    隋炀帝也并不是荒淫无度,昏庸无能,在位期间攻灭吐谷浑,征讨流球,三征高句丽,对于清扫边疆的叛乱居功至伟,只不过有点穷兵黩武,致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在如此情形之下,隋朝换成了唐朝,唐朝当权者肯定要大肆磨灭隋朝的功绩以稳定局势,恰恰就在此时,国内突然蹦出来一个杨姓的小小国主,不为别的,仅仅是姓杨,就已经无法赦免其罪过,估计这就是青山古国最后一任国主被殉葬的原因了。

    这些青山白骨在普通村民口中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政府人员那里只是没有意义的殉葬坑,可是在我们这些人的眼中,这无疑拉开了解密青山古国的序章。因为这恰好证实了青山古国的存在,既然存在,又没有发现遗址和墓葬,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还没有被找到。而青山古城地界就这么大,国力式微,与世无争,不可能葬在别的地方,最终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一个地方——青山断崖。

    一处断崖只埋葬一个古国,哪怕这个古国再小,既然传承了两千多年,终归还是有一些秘密的。接下来,或许会彻底打破青山的平静。就是不知道最先到来的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