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学霸玩转大明 » 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的思量

第二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的思量

    刘牧等人退出了乾清宫,外面已经下起了毛毛细雨,金公公很贴心地拿来了三把油纸伞送给他们。

    “谢过金公公了。”刘牧收下伞,跟金公公道了一声谢。

    胡惟庸从金公公手里拿过伞,也面带微笑地道了一声谢,撑开之后便进入了雨中。他从心底了瞧不起这些已经是残废的人,要不是金公公是陛下的贴身太监,估计连正眼都不会瞧上他一眼。

    “我说胡大人啊,你这是为何呢?为什么非要反对我的建议呢?”刘牧撑开伞,跟朱棡使了一个眼色,两个人便追上了胡惟庸。

    胡惟庸停下脚步,转过身子,面带着微笑看着刘牧,语气里有些委屈地道:“汤山伯可不能这样诬陷我,你我之间只是政见上的不同,我从未对你有过针对,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

    胡惟庸这人确实有才,但其野心也是很大,最后落得那样一个下场完全是他咎由自取,在这个时代但凡想跟朱元璋掰手腕的人,到最后都死了。

    刘牧对胡惟庸的境遇和最后的下场一点也不觉得可惜,毕竟他没少针对自己,幸亏自己有陛下护着,要不然自己非得在他的手下遭殃不可。

    “既然如此,那在下也就放心了,马六甲海峡我志在必得,就算陛下拒绝我这一次,我还会上奏第二次,拒绝第二次,我还会上奏第三次,还望胡大人心里有所准备啊。”

    刘牧的表情虽然笑呵呵的,但说话的态度却异常的坚决,就连朱棡都从未见过刘牧有这样的时候,他这时才觉得自己的毅力比起刘牧来还是有些差距的。

    有了刘牧的支持,朱棡瞬间就觉得自己有了无尽地力量,哈哈笑道:“刘先生,我们一定会将马六甲海峡收入大明的领土的,还有美洲,哈哈哈。”

    胡惟庸表情有些尴尬,毕竟以他目前的势力,还是不敢轻易招惹晋王殿下的,“那就祝晋王殿下和汤山伯早日成功了。”

    朱棡望着胡惟庸渐行渐远地身影,有些感慨,“刘先生,平日里胡大人对谁可都是客客气气的,但为何对你却是恶语相加呢?”

    “你觉得我跟胡惟庸有什么共同点和诧异呢?”

    朱棡摇摇头,他不知道刘牧这么问的目的,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回答道:“你跟胡大人都属于那种特别有才的人。但是呢,跟你在一起,我觉得很轻松。跟胡大人在一起的话,就感觉到很有压迫感。就这么说吧,你心里想的和外面表现的是一样的,但胡大人却令人永远捉摸不透。”

    都说古代人早熟,刘牧现在总算领会到了,别看朱棡年纪轻轻的,而且一门心思钻进了航海的世界里,但看人的眼光却狠毒辣。

    ……

    乾清宫内。

    等着刘牧等人走远了之后,朱元璋才终于看向了邓愈,问道:“邓愈,刚才看你一直没讲话,对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邓愈刚才就在一直思索这个问题,但却不好张口,现在只有皇上和太子了,便开口说道:“实不相瞒,陛下,臣觉得这件事情虽然听上去很荒谬,但仔细想想,觉得这件事情可行,可以一试。”

    一直站在朱元璋身旁的朱标此时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儿臣觉得,倘若真得按照刘牧说得那样,到最后应该会是受益大于支出,儿臣以为可行。”

    朱元璋点点头,虽然刚才他们两个都没有发话,但从他们的眼神中,朱元璋就已经多多少少猜到了他们是支持刘牧的,“你们说得咱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你们也应该看到刚才胡大人的态度了,他代表的可不是自己,而是大多数文臣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像朱元璋这样手腕狠辣毫无顾忌的人,也隐隐感觉到文官集团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尤其是胡惟庸,更准确地说是丞相这个职位。

    “父皇,这件事情也不急于这一时,咱可以先摸清马六甲的消息,然后再准备行动,也算是对大明水师的一次检阅吧,毕竟自从击败陈友谅之后,大明的水师已经很久没有活动过了。”朱标建议道。

    朱元璋的桌上一直放着刘牧制造的地球仪,他将马六甲转到自己的面前,很自信地说道:“马六甲咱时志在必得,不仅如此,咱还要得到安南,一旦马六甲得手,咱就可以南北夹击,攻下安南。”

    身为帝王,朱元璋的目光比刘牧高了很多的档次,他不仅仅看到了马六甲的重要性,而且还看到了收复安南的可能性。在他的心里,他一直想把大明朝建成如同大唐王朝一样的朝代,所以,无论是安南还是高丽,这些大唐王朝曾经拥有过的地方,他都想要收复回来。

    “陛下英明。”朱标和邓愈拱手说道。

    “太子,你跟老三,刘牧还有吴祯一起谋划一下这件事情,跟咱起草出一个折子来,一旦觉得可行,咱就不妨尝试一下。要告诉全天下,大明朝既能做得了天朝上国,也能做得了山大王。”朱元璋哈哈笑道,像极了自己当初从濠州城带着二十八将出来打天下的时候。

    “遵旨,儿臣领命。”朱标这时才明白,父皇其实已经早就下定了决心,刚才也不过是想趁此机会看看朝廷的臣子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其实,朱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朱元璋的目的当然不止这么简单,他还要借着这件事情,看看朝堂上到底有多少人已经被胡惟庸给收买了。

    当然,胡惟庸对乾清宫内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他气冲冲地回到家,将手里的油纸伞扔到了一旁,气冲冲地说道:“刘牧小儿,欺吾太甚,我迟早让你为今天的所作所为后悔,你不是要一直向陛下上奏吗?那好,咱就看看到底是谁的力量大。”

    胡夫人端着一杯热茶出来,安慰道:“到底是谁惹老爷发这么大的火。”

    胡惟庸早已经口渴难耐,接过茶水,一饮而尽,忽然就把茶碗扔在了地上,破口大骂,“臭婆娘,你想烫死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