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学霸玩转大明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战船起航

第二百一十三章 战船起航

    刘牧从书院上完课之后回到主宅,便看到朱棡神神秘秘地站在自家门口,来回踱着步子。

    “晋王,可有事情找我吗?”刘牧悄悄地走过去,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差点就把他吓倒了。

    最近朱棡一直都在忙着将战船改成蒸汽机驱动的轮船,所以一直没有来书院找刘牧上课,今天前来,想必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刘先生,我的战船已经改装的差不多了,今日便要试水了,不知道先生是否有时间去参观一下。”朱棡整理好衣服,恭敬地说道。

    说心里话,刘牧真得很有兴趣看一看朱棡的战船到底改装的如何了,更重要的是他想看一看大明最顶尖的工匠的技术到底到了什么样的一种程度,毕竟船只和武器可以很好地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

    正好书院和家里最近也没有什么着急的事情要处理,刘牧便欣然答应,带着杨大郎和朱棡一起来到了秦淮河和长江的交汇口,战船正停靠在此处。

    刘牧到了没有多长时间,朱标和朱棣两兄弟便在毛骧等人的保护下也来到了这里,几个人相互行礼问候之后便一起登上了战船。

    这艘战船的整体架构跟朱棡那日给自己的图纸相差无几,虽然船上已经装备了蒸汽机,但朱棡还是依然保留着帆布。如果遇到顺风的情况,在两种动力的加持下,船的速度会更加快。

    在船的尾部则是安装了两个巨大的飞轮,作为推动船前行的主要动力,刘牧原本想让朱棡在船尾加上一个螺旋桨,但效果并不算很好,最后还是选择了飞轮。

    船体的两侧竖立着大大小小的各色旗帜,在船头最显眼的地方则是竖着三面旗帜。、

    其中一面旗帜是白底,绣着黄色的龙纹和朱色的“明”字,另一面相对较小的旗帜上面则是绣了一个黑色的“晋”字,另一面旗帜上则是绣了一个“朱”字。

    “晋王殿下,你这弄得还有模有样的,还把自己的藩旗都挂上去了。”刘牧在一旁打趣道。

    朱标有些晕船,勉强能够在甲板上站稳了,但就好像一阵寒风吹过就能把他吹到的样子,但就是这样,他还是很欣慰地称赞自己的兄弟,“老三啊,依本宫看来,你完全可以当我们大明水师的将军了。”

    朱标的这句玩笑话正中了朱棡的下怀,他一本正经地说道:“君无戏言啊,大哥,你到时候一定要在父皇面前多多保举我,让父皇将这大明水师交给我打理,然后封我个定波将军当当。我绝对能够保证让咱大明的雄威远播四海。”

    朱标也没想到朱棡能当真,一时哑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刘牧在一旁赶紧缓解着尴尬,“好好的晋王你不当,你去当什么水师将军啊。”

    朱棡并不在意,还在自说自话,“在地上打仗有什么意思啊,我要在海上打仗。”

    就在他们这边有说有笑的时候,穿上的水手和士兵们还在做着最后的检查,确保战船万无一失,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并且经历鄱阳湖水战的洗礼,一个个都是水战的行家。自从朱元璋平定完了南方之后,就没有大规模的水战发生了,要不是朱棡这次重新启用了他们,估计他们现在还赋闲在家呢?

    一个浑身黑黝黝的士兵跑到了朱棡身边,抱拳行礼道:“回禀晋王殿下,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请问是否出发。”

    朱棡不紧不慢地从袖口中掏出一个长一尺左右的铜管,正是刘牧研制出来的望远镜,只不过他的这一只做工更加精美,上面的纹饰也更加的漂亮,一看就是出自能工较强之手。

    他放在眼前,像一位镇定自若的将军环视了四周,便下达了开船的命令,当然在这之前,朱标已经在毛骧的搀扶下下了船,要是再在这上面待下去,估计自己就要哇哇大吐了。

    在得到朱标的命令之后,水手和士兵们便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船帆很快就被升起来了,于此同时,蒸汽机也开始冒出了滚滚浓烟,船就在这两股作用力的推动下,缓缓地离开了秦淮河,驶向了长江。

    朱棡站在码头上,张开双臂尽情的迎接着迎面吹来的冷风,他等待着一天已经等待了许久了,而刘牧和朱棣受不了这份寒冷,两个人一溜烟的便回到了船舱里。

    “燕王,这艘轮船的成功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啊,倘若没有这蒸汽机,估计也没法顺利的航行啊。”刘牧看朱棣有些失落,便在一旁鼓励道。

    朱棣叹了一口气,他也想像朱棡这样,驾驶着自己的小火车驰骋在华夏大地上,但往往事与愿违,有些事情就算他是堂堂的亲王也无法改变的。

    “我不止一次和父皇说了可以修建一段铁路,但却总是被父皇拒绝。”朱棣耷拉着脑袋,不知道从何处捡了个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刘牧心里能够理解朱元璋的难处,现在大明初定,四周战乱未定,火车的用途还没有像轮船那样明显,更何况,以现在大明的生产力,一年生产的铁估计连一条从京城到中都的铁路都够呛能够铺设好。

    除此之外,还要面临着别人质控自己侵占良田和破坏风水,无论多么果断的帝王,在面对这两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毫不犹疑地去维护。

    “放心,迟早会有你大放光芒的一天。”刘牧的这些心里话自然不能跟朱棣说,说了他也不一定能够听得懂。

    小孩子的脾气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朱棣只是刚才看到朱棡自豪地表情,才想到了这么多,在刘牧劝解之后,心里已经好多了。

    “不提这件事情了,对了,今天宫里发生了件很有意思地事情。”

    “什么事情啊?”刘牧边走边问,他想看看轮船上的蒸汽机运转是否流畅,是否存在着什么安全隐患,所以便往船舱深处走去。

    “今天宫里来了个人,好像叫什么邵阳,据说是王保保的女儿。”朱棣努力的回忆着女孩儿的名字。

    邵阳。

    一时间,刘牧的腿就像灌了铅一样,将他死死地钉在了原地,一步都迈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