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学霸玩转大明 » 第二百零四章 比试的日子到了

第二百零四章 比试的日子到了

    把事情交代给徒弟之后,刘牧便又把心思放到了书院的建设上面,宋濂时不时地会来找刘牧说要比试的事情,但都被刘牧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了。

    他要的就是让宋濂呆在汤山书院,去感受这里的学术氛围,他越来越相信刘伯温的那句话,汤山书院有着他独特的地方,不管多么讨厌他的人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地喜欢上这里。

    跟张大麻约定的一个月的时间眼看就要到了,赵烨见刘牧还是优哉游哉地,便有些焦急,毕竟这是自己的上司,不仅仅代表着刘牧个人,而且还代表着整个兵部。所以他不止一次的提醒刘牧,时间马上就到了。

    这一天中午,刘牧上完课准备回家的时候便又遇到了赵烨。

    “刘大人啊,到明天就是和张大麻约定的一个月之期了,不知道大人的火铳研究的如何了,倘若不能兑现先前的承诺,恐怕就很难让这群军爷信服啊,以后也就不好管理了。”赵烨心急火燎地说道,在他的眼里,刘牧就是一个不太可靠的少年。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啊。

    刘牧招招手,将赵烨叫到身边,“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带你去看个东西吧。”

    赵烨跟着刘牧神神秘秘地来到了他的书房,只见地上和桌子上放着大小不一,形制不同的十数把燧发枪。

    “这就是大人研制出来的火铳?”赵烨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问刘牧,他见到的火铳都是中间粗,两头细的青铜管,像这样带着木把手和扳机,甚至是有些弯曲的火铳,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准确的说,这应该叫燧发枪。”刘牧拿起一把长约一米,形状如同鸟铳的燧发枪,闭上左眼顺着准星瞄着远方。

    “枪?”在赵烨的认知里,枪还是赵云,杨家将手里使用的红缨枪,眼前的这形状怪异的东西也能称得上枪,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把最小的燧发枪放在手里掂量了一番。

    “好了,我今天叫你来的目的就是让你把心放到肚子里,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刘牧一把抢过赵烨手里的燧发枪,拍着他鼓鼓地肚子打着包票。

    ……

    约定的日期终于到了,一大清早,张大麻就把自己手下的兄弟都集合在一起,一个个都穿戴整齐,将火铳擦得锃亮,今天的比试不仅关系着自己的名声,更事关大明火器营的名声,所以他们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决不允许自己出错。

    刘伯温敲了敲宋濂的门,已经过去了十天了,他还是对自己爱答不理的,“宋师傅,今天刘牧要跟火器营的人比试火铳,你一起去看看吧。”

    宋濂倒背着手,阴着脸说道:“都是些奇淫巧技,有什么好看的。刘牧再厉害,还能厉害过我大明的火器营,简直是笑话。”

    说完之后,不容许刘伯温有任何反驳,便咣当一声把门关上了,刘伯温只好无奈地敲敲门,对着院子里大声喊道,“今天陛下也会来。”

    这句话果真管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宋濂就已经穿戴整齐出现在了庭院门口。

    朱元璋穿着一身便装如约来到了汤山,太子朱标和卫国公邓愈等人则也穿着便装随行,在他们身后则是有十几个身穿囚服,身戴枷锁,披肩散发的犯人,都是毛骧从死牢里挑选出来的年轻人。

    刘牧带着众人已经在武械司的大门口等着朱元璋大驾光临,行完礼之后,便带着朱元璋进了武械司的大门。

    朱元璋跨过武械司的大门,便见到张大麻率领着自己的士兵笔直地站在庭院里,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不禁喜上眉梢,顺便夸赞了两句。

    朱标则是为刘牧捏了一把汗,父皇虽然让刘牧负责研发大明的新式装备,但也没必要非要挑战最先进的火铳啊。

    朱元璋径直地来到了大堂,坐定之后,便看向了身旁的宋濂,笑道:“还以为宋师傅是告老还乡了呢,没想到竟然也来了汤山书院。”

    宋濂一脸无奈地说了句,“陛下,一言难尽啊。”

    显然,今天的主角并不是宋濂,朱元璋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便将目光转向了刘牧,厉声问道:“臭小子,咱今天可是带了卫国公和沐英一起来了,你小子要是给咱办砸了,那咱绝对饶不了你,把你的东西赶紧拿出来吧。”

    刘牧点点头,一挥手,李老五和余安便将一个箱子抬到了大堂里,刘牧熟练的打开木箱,十几把燧发枪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朱元璋高坐与堂上,将箱子里的物件瞧了个一清二楚,朱标也忍不住踮起脚一探究竟,邓愈在一旁不屑地冷笑了一声,沐英则是两步就来到了大堂里,从箱子中挑出了那把最长的遂发枪。

    “就这……,我看拿来当烧火棍都不合适。”沐英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又是朱元璋的义子,难免有些年轻气盛,说话也有些直接。

    刘牧看着这个比自己大十岁左右的将军,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里,笑着回答,“能不能当烧火棍我不知道,可是绝对要比大明的火铳厉害。”

    “你……”沐英被刘牧呛了这一下,着实有些不好受。

    “好了好了。”朱元璋醒木一拍,打断了两个人的交流,“到底谁厉害,比试比试不就可以了吗?”

    话虽这么说,但朱元璋还是认为刘牧一点胜算都没有,他制造的火铳跟大明朝的火铳一比,确实连一根烧火棍都不如。

    “陛下。微臣还想求个恩典。我的火铳自发明以来,还未填入弹药调试,主要是因为火铳太危险,稍有不慎就有炸膛的危险,所以微臣并不敢轻易地尝试。”刘牧低着头,情真意切地问道。

    “臭小子,怪不得你今天让咱带一些死囚犯过来啊。原来是想让他们去尝试这新研发的火铳啊。”朱元璋一眼就识破了刘牧的那点小心思,“好吧,咱就给你这个恩典,今天就让死囚们来调试你的火铳,死了便死了,倘若能侥幸活下来,说明他们命不该绝,咱也就放了他们。”

    对于这些马上就要秋后问斩的死囚,他们的命现在已经不属于他们了,但刘牧忽然间又给了他们一条生的希望,他们自然不假思索地选择去调试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