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学霸玩转大明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汤山书院又要扩建了(感谢阿华‰投的两张月票)

第一百二十七章 汤山书院又要扩建了(感谢阿华‰投的两张月票)

    翌日清晨,刘牧叫上了刘伯温父子,戴远礼和赵钧四个人一起登上了汤山,他们昨晚相约今天要来汤山赏日出。站在汤山顶上既可以望到刘家庄的袅袅炊烟,汤山书院的几间房舍,也可以看到南京城的巍峨城墙。

    今天的天气很好,太阳逐渐从东方的云彩里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几个文人雅士都在欣赏着旭日东升的美景,每个人竟然就着美景即兴赋诗一首,只有刘牧一个人被冻得瑟瑟发抖。

    “几位,这汤山的风景如何啊?”刘牧问道。

    戴远礼扶着花白的胡须,笑吟吟地说道:“汤山的风景真是不错,据说这汤山的温泉也是不错的哈。”

    “哈哈,等开春了,天暖和了,让刘琏兄带着你一起去泡个温泉。”刘牧打趣的回复道。

    “刘公子,在泡温泉之前,先处理下手头上的这些事情吧。”刘琏随身背着一个背篓,里面装着算盘还有一些汤山书院的文件,远远望去竟然有些宁采臣的风姿。

    “什么事情?”刘牧回到京城之后一直在忙着处理其他的事情,还没有细问过有关汤山书院的事情。

    “你看看。”刘琏卸下背篓,递给了刘牧一沓厚厚的信封,“这些都是写给你的信,都是一些京中的达官显贵,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要送自家的儿子来汤山书院读书。这其中有三个侯爵,七个伯爵,四品以上的官员不下二十个。”

    刘牧从刘琏手中接过信,捏在手中,举过头顶,迎着阳光打量了一下厚度。粗略一看,应该不下五十封。

    “这些官员老朽粗略的看了一眼,大多都是些偷奸耍滑之辈。别的本事没有,揣测圣意可是有一套啊。”刘伯温给出了极其中肯的评价。

    “这些人,你都记下来了吗?”

    刘琏点点头,“都记下来了,这些人除了送信,还送了不少好处,我全都没收,但是我悄悄地做了记录。”

    “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刘牧在得到刘琏的肯定答复之后,随手便将手中的信扔了出去,任凭他们被风吹散在空中。

    “刘公子小小年纪,能够在洪流之中保持洁身自好,真令在下佩服。”刘牧刚才的举动让赵钧对他的好感度瞬间上升了不少。

    “哈哈,多谢赵先生夸赞了。”刘牧扔掉了那些信之后,心情瞬间便轻松了不少,“汤山书院只能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任何的蝇营狗苟都不允许出现在汤山书院当中。”

    此话一出,就连刘牧都觉得自己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

    刘牧指了指不远处的一间小亭子,“几位前辈,我们到亭中说点事情可好啊。”

    刘伯温心里咯噔一下,看清楚了那并不是自己当日输给刘牧的亭子,这才面露微笑地随着众人来到亭子中间。

    亭中间只有一张石桌,四只石凳,那就只能暂时先委屈下刘琏了,站着听吧。

    坐在石凳上之后,刘牧竟然有些羡慕刘琏,二话不说就把刘琏给按在石凳上了,刘琏还没反应过什么事情来,刚想跟刘牧说一句谢谢,一股刺骨的凉气便从屁股下面传了上来。

    刘牧,你大爷的,竟然敢坑我。

    刘牧靠在柱子上,望着脸色有些异样的四个人,内心竟然有些想笑地冲动,“今日有几件事情想要跟诸位商量一下。”

    “刘公子但讲无妨啊。”戴远礼和赵钧站起身来,对刘牧拱手说道。但却迟迟没有坐下,一直在站着听刘牧讲话。

    看来,这石凳的温度真得很感人啊。

    “刚才诸位也应该看到了,有很多人想到汤山书院读书,但汤山书院并不可能什么人都收。”刘牧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那是那是,我们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啊。”戴远礼很赞同刘牧的看法。

    “按照汤山书院的规定,在过了七月份之后,才会安排新生入学。下一次新生入学的时候,我会安排考核,考核合格的才能进入汤山书院,所以这半年,无论谁求情,都不会安排人进入汤山书院,一切都等到八月份的考试。”

    谈笑间,刘牧扔出了一枚在后世令无数家长和学生无比头疼的重磅炸弹—入学考试。

    “老朽赞同。”刘伯温也趁着这个时间点从石凳上站了起,“距离七月份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好好考虑下怎么考核这群学生。”

    刘牧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那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扩建汤山书院,今年我打算找六十个学生。所以教室得扩建几间,还要在给前来读书的学生修建一排宿舍。另外在给几位师傅修建几座庭院,这图纸我都已经画好了。”

    刘牧从怀里掏出了几张图纸,交给刘伯温等人传阅。于此同时,刘琏拿出了算盘,噼里啪啦地算起来,不多时就报出了一个数,“前前后后大约需要五百两银子左右。”

    “陛下说每年要拨给汤山书院一千两银子,今年的银子拨给了吗?”自从将汤山书院的财物大权交给刘琏之后,刘牧就没再问过有关汤山书院钱的事情。

    “刚过年不久,陛下就已经将一千两白银送到了汤山书院。”

    “那好,你先从汤山书院的白银中拿出这些钱来先扩建汤山书院,然后再给每位前辈一人一年一百两的酬劳,钱不够的话,我再去想办法,千万不能亏待了老师和学生。”

    一年一百两白银的酬劳,在这个年代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大明朝的正五品官员的俸禄不过两百石大米,折合成银子也不到百两,而国子学的祭酒正是一名正五品的官职。

    换句话说,从汤山书院任教的待遇竟然要比国子学祭酒的待遇差不多。

    戴远礼看到了刘牧的难处,“刘公子啊,我看这些钱还是先留给书院吧,我等初来乍到,并没有做什么事情,这无功不受禄有些说不过去啊。再者说了,我们暂住在刘家主宅就挺好的了,目前还没必要单独给我们建个庭院啊。”

    戴远礼的这番话,让刘牧心生感动。只凭着刘伯温的一纸书信,他们不远万里来到汤山书院,而且并不提什么过分的要求。

    但刘牧态度很坚决,不管戴远礼和赵钧说什么,他的允诺是不会变得,还是刘伯温率先表态之后,戴远礼和赵钧才打算收下刘牧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