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 第四百一十九章 挖鱼池

第四百一十九章 挖鱼池

    “爸,我今天去镇上订了两方沙跟一些水泥,准备在咱们家前后挖上两个池子,下午你就不要去放羊了,跟我一块儿把坑挖出来。”

    虽然张安是想把这些彩色的鲤鱼当做观赏鱼养起来。

    但是这鱼池还是要挖深一些,因为家里这些小鲤鱼以后都会长得很大,而且生长速度并不慢。

    要是只挖一个小池子的话,等它们长到一定程度,说不准天天给你表演个鲤鱼跃龙门。

    张安一个人也可以挖,不过这样一来,速度就非常慢了,可能挖到明天早上都不能挖的好。

    古人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所以张安肯定要喊上自家老爹。

    “挖池子?你是想用来养那一缸彩鲤子?”

    张安一说挖水池,张建国就想到了家里那一缸彩鲤子。

    昨天苏颖那么激动,他自然不会不知道。

    “嗯嗯,它们还挺好看的,干脆就挖个池子当观赏鱼养起来吧,放到鱼塘里的话,恐怕不到两天就被吃完了。”

    像这种一两公分的小鱼仔,张安知道自家鱼塘里那些细鳞鲑跟黄辣丁肯定最喜欢了。

    不光光味道好,而且还不用担心消化问题。

    “那就挖嘛,你想挖多大,如果要挖很大,那待会就去把你二叔三叔叫过来。”

    张建国也不说其它的,张安跟苏颖说挖,那就挖。

    “那我去喊二叔他们,应该要挖大一点,不然太小了养着比较挤。”

    张安说罢,就出门去喊张建军和张建业。

    张建军跟张建业两人这几天也没事,刚好把村里的那批院子盖完,正打算在家休息几天。

    听到张安找他们帮忙干活,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安子,你家有镐头没?”

    还没出门,张建军就多问了一句,要是张安家没有,他就顺便带过去。

    因为张安家房子那块地方,以前就是一块层岩地,到处都是页岩层板。

    以前盖房子的时候,就是因为自己挖基础不好挖,所以才用的挖机。

    “先带过去再说吧,我家以前那把镐子,被我给挖断了,后来也没什么地方用到,所以就没去买。”

    镐头这玩意儿,也不是每一家人都有的工具。

    但是张安家就有,因为以前修红岩镇那条铁路的时候,张建国就在上面干过工。

    但是之前张安到山里挖石头的时候,一不注意,力气没收着,把家里的镐子给撬断了。

    所以现在那把镐头变成了鸭嘴撬一样的独头镐,虽然也能使,但是用起来根本不平衡。

    “叔,安子哥,你们这是要干嘛去呢?”

    叔侄三人带着工具,路上遇到了刚从村口回来的黄明。

    “我准备在院子里挖两个池子,所以来喊二叔三叔他们过去帮忙,大明子这是去干啥了,好长时间没见你了诶。”

    说起来,过完年以后的这段时间,张安还真没怎么见过黄明。

    “我大姑爹那边包了点活自己做,所以叫我过去帮了两个月的忙,这不今天刚回来嘛。”

    难怪是这么长时间没见到人,感情是出了远门。

    “行了安子哥,你们先过去,我把行李拿回家以后再过来。”

    自从张安将他从猪嘴下面救回来的那一天起,黄明就打心底认张安做大哥。

    所以每次张安家有什么事情,只要他在,都不用人喊,他自己就跑在前面。

    今天听说张安家里有活要干,他又没什么事情,自然要过去占个人头。

    “行,反正今天活多着呢,肯定是人越多越好。”

    张安也不拒绝黄明,这是一种亲近的表现。

    反正过段日子黄明就要结婚了,到时候自己帮着多出些力就行。

    抛开黄明家里那个奇葩的母亲不说,两家人的关系还算是非常亲近的。

    不过随着李进彪一家迁出长箐,平时已经没什么人再给她拱火,所以黄明的妈妈也没有继续作妖。

    “安子,你看看要挖在哪里,我们先把石灰撒了,一会儿也方便挖。”

    回到家里,张建军拎着一口袋石灰,让张安先把鱼池的位置和大小确定。

    石灰这玩意儿,在农村来说,真的算是一种万能的宝贝。

    以前用不起水泥的时候,石灰一直就是大家首选的墙灰材料,所以村里的老房子大多都是用石灰砌的。

    现在大家用得起水泥了,石灰也没有被淘汰,因为很多人在种地的时候,都需要用到。

    在以前各家的粪不是很多的时候,基本上每一家都会烧大量的石灰来种地。

    这是因为石灰撒在土壤里,能够起到杀菌防虫的作用。

    而且很多酸性土壤由于撒了生石灰以后,能够提高土壤PH值,能加强土壤中一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增加土壤的有效氮、磷等,可减少酸性土壤对其的固定,并增加有机磷的释放。

    很快,张安就确定了鱼池的位置,然后跟张建军一块儿用石灰先把模子圈出来。

    后院地方比较宽敞,张安就准备挖一个稍大一点的池子。

    划了线就提着出头镐子开挖,前院张安先没管,因为大门口都是被硬化了的水泥坝子。

    直接在地上砌池子的话,那就有些太高了不好看。

    所以张安还是打算往地上挖下去一些,然后地面上再砌一点。

    最后肯定是逃不过要挖洋灰地的,这也怪当初张安没考虑清楚,不然当时硬化院坝的时候,稍微留点空也可以。

    后院挖起来还是挺轻松的,张安只管挖开,然后挖出来的土最后可以直接推到旁边,不用太费功夫。

    不过,挖着挖着,干活的人越来越多。

    先是李宏斌,今天他没去工地,刚才在家听到张安家这里热火朝天的动静。

    于是就过来看了一眼,这不看不要紧,看了以后直接就被留下了,换了身衣服过来帮忙。

    后面没过多久,黄明也过来了,而且还不止他一个人,连他爸黄大彪也跟着一起。

    毕竟黄明过些时间就要结婚了,到时候不管是摆酒还是接亲,肯定少不了张安一家人的帮忙。

    所以今天张安家里有事,黄大彪也没闲着,听黄明说起,他就跟着一起过来。

    人越多,动静就越大,原本三四个人干活的时候都还好,后面变成七八个人的时候,动静就大起来了。

    周边一些没什么事的邻居,也都自发带着锄头洋铲过来帮忙。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整个后院堆集了十几个人。

    “行了妈,你回去准备做饭吧。”

    <divcss=&ot;ntentadv&ot;>人太多了,地方都不够占,所以张安就把过来帮忙抬土的老妈喊回去负责后勤。

    毕竟这都一大桌子人了,后勤肯定是要跟上的。

    人少的时候,做饭肯定没什么压力,王芳还可以过来帮帮忙。

    但现在这么多人了,肯定需要一个人专门去负责。

    “是啊嫂子,你快回去准备做饭吧,多做一些哈,我们可是早就惦记上你的手艺了,这些事情交给我们就好。”

    这种体力活,一般人够的时候,大家都不会让妇女们来帮忙。

    只有人不够的时候,才会让她们过来帮忙打打小工。

    在这里全是男人,明显人已经够了,自然不会让她过来动手。

    “行,那你们大家就辛苦一些,我回去给大家做顿饷午。”

    王芳也没坚持,跟大家打完招呼,就回了厨房。

    即便王芳回去做饭以后,后院的人还是很多。

    所以张安就带着两三个人,到大门口的院坝里去挖水泥地。

    这边张安不打算挖多大的池子,不过他准备搞一个太极鱼池。

    到时候把那些黑白色的鲤子放到里面,看着也稍微应景一些。

    大门口的洋灰地,虽然之前硬化的时候,没放多少水泥,所以标号并不高。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终究是洋灰地,张安用锄头挖了两下,虽然能挖开,但还是非常吃力。

    黄明看到张安呼起镐头就往地上使,于是也扛着镐头跟着挖了两下。

    这不挖还好,一镐子下去,镐尖直接撞出一堆火星子。

    “这也太硬了吧,弹得我脑瓜子嗡嗡嗡的,手膀子直发麻。”

    就跟敲石头一样,黄明感觉自己耳朵里还是一阵“咣咣咣”的回音。

    “算了,咱们先不用镐子挖,我去把锤子拎过来,先把地板给敲碎了再说,不然挖到天黑都干不完。”

    张安很明智的放弃了用十字镐开挖,这么搞实在太费人了。

    哪怕是一身都是力气的他,也顶不住多久,其他人更是如此。

    于是乎,张安回家拎了个八镑锤出来,对着水泥地面就是一阵狂敲。

    不得不说,钝器虽然没有爆发伤害,但是敲下去却是拳拳到肉。

    防御如此高的水泥地面,面对十字镐压根就不皱一点眉头。

    可换了这八镑锤以后,基本上一锤就能拍碎一块地方。

    “大明,你们家那边有没有更大一些的锤子啊?”

    这八镑锤,不带把大概有七斤多,对一般人来说用起来还算顺手。

    但对张安来说,却是有些轻便了,如果换成十六镑的,肯定要顺手一些。

    “没有了,我爷那里也只有一把八镑锤,还是之前打石头盖房子的时候用的。”

    黄明摇摇头,村里大多数有锤子的人家,都只有小手锤和八镑锤,这两种算是标配。

    更重的锤子,除了专门开山劈石的,一般人家不大会准备。

    “没有就算了,这八镑锤轻就轻一些,将就着能用。”

    反正有的敲,总比用镐子直接挖来的快。

    “讲真的我安子哥力气还是大,说八镑锤轻的,数你是第一个。”

    黄明是真的羡慕张安那一把子力气,那八镑锤在他手里敲了那么多下,还是跟玩具一样轻巧。

    换做其他人根本做不到,虽然七八斤重的锤子提着确实没多重。

    但提着甩上一会儿,就当停下来歇息。

    而且像黄明这种不大习惯用锤的人,让他敲上半天,晚上睡觉膀子肯定都是酸的。

    张安刚把要挖的水泥地锤破的时候,后院那边的池子就已经挖好了。

    整个池子地面以下挖了一米出头的深度,到时候地面上再砌个六十公分的围边。

    这样一来池子的深度也有了,人在后院活动也比较安全,不担心摔到池子里面。

    “大家都先别忙活了,过来吃点饷午歇一会。”

    大伙儿刚把张安敲碎的水泥盖清理完,准备再次开挖的时候,王芳端着一盆洋芋饼子出来。

    现在两三点钟,正是吃饷午的时候。

    如果只是自家一家人,那可能就不太注重这一顿吃食。

    但是如果有人帮忙干活的话,到了两三点钟,主人家都是要准备一顿吃食的。

    毕竟都是体力活,吃点东西可以补充体力,也顺带让大家停下来歇息一会儿。

    饷午吃的东西比较多,包子馒头啥的都可以。

    由于一早不知道有这么多人,所以王芳也没有提前准备。

    于是乎,她就削了些洋芋,切成块状跟面粉和在一起。

    最后放进菜籽油里面炸上一会儿就能金黄出锅。

    现在街上卖的人也多,基本都是两三毛钱一个。

    再过几年,就会涨到五毛,然后一块。

    再到后世的时候,直接涨到五块,心黑一点的摊贩,直接涨到八块。

    但不管怎么说,这洋芋饼子刚炸出锅的时候,吃起来是真的很香。

    尤其是撒上一层香喷喷的辣椒面,那味道也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

    “行,那就先歇一会儿,我刚才在后面闻着厨房里传来的味道,口水就已经忍不住了。”

    大伙儿也没急着干活,反正前院要挖的没有后院那么多,待会儿不用多久就能挖完。

    只不过这个时候卖水泥的老板开着拖拉机把水泥送过来了。

    如果是沙场送沙过来的话,就不用什么人帮忙,直接给他指个地方,升起车斗把沙倒在地上就行。

    但是水泥不行,即便今晚不下雨,晚上也没有露水,还是得一包一包的卸好。

    不然全都倒在一起,等要用一包挤一包的,不好翻出来。

    于是刚刚把手洗干净的大伙儿,只能先帮忙的把水泥从拖拉机上卸下来。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