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惟利几何 » 第六十二章 匆匆(一)

第六十二章 匆匆(一)

    余天雨在接过守卫王朝的重担后,殚精竭力,但任他百般思虑,也不会想到仅短短几个月,这个王朝就将在他的手里覆灭。

    这一段都已被后世史料记载:

    “开宝七年秋,宋太祖派李穆出使南唐,诏李煜入京。

    李穆居金陵三日,闻未得李煜召见,三日后托病不从,回复“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宋太祖以李煜抗命为由,发兵十几万,兵分东、西、中三路,水陆并进,共击南唐。

    东路是吴越王钱俶率领的几万吴越军,从杭州出发;中路是都部署颖州团练使曹翰兵与都监潘美率领的水陆军十万由江陵沿长江东进,西路由池、岳江路巡检王明领军,起到牵制湖口南唐军的作用,保障中路主力东进。

    李煜筑城聚粮,大举备战,他一边遣吏部尚书徐铉至汴京,敬献丰厚供物的同时,请求停战,徐大人慷慨陈词,说国主李煜并无过错,南唐不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宋太祖在口舌之争中理论不过徐铉,渐入下风,就拔剑怒斥徐铉,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下彻底断了南唐请求和平的希望。

    李煜另一边在长江中下游积极部署防线。

    闰十月,宋军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

    时吴越乘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又遣使质问,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吴越王不答,转送李煜书信至宋廷。后北宋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南进。

    宋与南唐之战,虽然相持了一年多,但双方实力悬殊,宋军几乎是碾压式的进攻。

    首先,宋中路军顺长江东下时,南唐军还以为宋军在例行巡江,根本没拦阻。导致中路军顺利通过湖口,并突袭攻下峡口寨。之后,宋中路军顺流而下,连克池州、铜陵、当涂、采石矶。

    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因强弱悬殊,兵败如山。

    李煜听说宋军一路取胜的消息后,派镇海节度使郑彦华、天德都虞侯杜真率水陆军几万人去阻击,结果在新寨与宋军遭遇,又被杀得大败。这时,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阻隔战败消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晓道宋军已经杀到金陵附近。而且宋军的西路军与东路军也展开了攻势,并接连取得胜利。

    975年,宋军主力发起进攻。曹彬率领大军杀到金陵,南唐水陆军10多万人在金陵城外、秦淮河旁列阵迎敌。宋军快速渡河,并用船载芦苇火烧南唐水寨,趁势歼灭南唐军几万人,之后兵临金陵城下。”

    宋军的铁骑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城外十里,每个人身上披着一层厚重坚硬的黑色铠甲,让人望而生畏。

    金陵危机,城门紧闭,拒绝的姿态昭示了乱世的荒凉。

    此刻,余天雨独自坐在大殿的黄金椅上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