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为棋 » 第一章 老井村

第一章 老井村

    一条崎岖的山道蜿蜒盘旋于大山之中,随着几声轻快的小调,一名身穿粗布麻衣,嘴里哼着小曲儿,背着一个竹制背篓,背篓上还系着一捆干柴的少年出现在山道上。

    这是一个身形消瘦的少年,看上去不过十二三岁,少年头发略显凌乱,脸上还有着清晰的汗渍,一张略显清秀的脸庞看上去还有些稚气,只不过长久的风吹日晒,少年的肤色有些偏黑。

    随着少年下山的脚步,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村子出现在半山腰。

    此时日头西斜,村子中炊烟袅袅,村子边的田埂下,趴着四五个小孩,围着田埂奋力扒拉着。

    此时正是八月初,田埂上的野地瓜已然熟透,对于这帮孩子来说,可是堪比山珍海味的存在。

    几个孩子听到山道上的脚步声,误以为是自家大人来了,赶忙拍拍身子爬起来。

    结果见到的是一个背着背篓的少年后,又不以为意的继续找着地瓜。

    对这帮小孩来说,这少年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这少年叫陈初,是村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陌生的是,对于这个少年,除了知道名字外,他们其实没什么交集。

    因为他们的爹娘,不太允许他们和陈初玩耍。

    而陈初,也和同龄人几乎没什么交集。

    陈初脚步的尽头,是两间土坯房。

    土黄色的墙面早已在雨打风吹的摧残下显得破落不堪,两扇木门看着也似摇摇欲坠的模样。

    仔细一看,这门除了个门栓,连把锁都没有。

    唯一能看出这里有人住的存在,恐怕就是门口堆着的一堆等人高的木柴,我柴堆上晒着的一些草药了。

    陈初拔出门栓,踏进屋之后,方显家徒四壁。

    整个房间没有任何装饰,一眼既见,桌椅床柜,锅碗瓢盆。

    一应家具虽然齐全,但已用了好些年头,早就该换了。

    两间房屋之间有一道小门,另一边是灶房。

    灶房之中,墙角有两把锄头以及几个破麻袋,一个一大一小两口锅的灶台,还有一小堆干柴。

    仅此而已。

    唯一显眼的,除了灶台,就是立在后墙处的一个拳桩,被汗水滋润的油光滑亮。

    陈初在墙角把背篓放下,将干柴放到灶台前,接着从背篓取出各种野果、野菜以及几株草药,最后才从背篓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麻袋。

    麻袋一侧专门留了个小口,光从小口冒出来的脑袋,便知这是一只山鸡,看其分量,这还是一只肥硕的山鸡。

    少年拎着麻袋掂了掂,脸上露出一个傻笑,紧接着便从墙角找一根麻绳将麻袋扎紧,将装有山鸡的麻袋放到墙角后,少年才起身准备自己的晚饭。

    烧火做饭对于少年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也颇为熟练。

    先把野菜洗好,又从柜中拿出一个碗,从米缸中打了一大碗糙米后,便静静等待着水烧开。

    说是糙米,其实谷糠居多,一碗糙米中,倒有大半是谷糠。

    这种难以下咽的牲畜口粮,便是少年的主食。

    不一会儿,水烧开了,陈初先把糙米倒入锅中,盖上锅盖,直到有一缕米香入鼻,才把那些野菜胡乱揉碎,撒入锅中,就着糙米一起煮。

    半刻钟后,一锅粘稠的米粥便煮好了。

    少年从灶台上的一个罐子中挑出一筷子豆酱放在碗边,端着碗蹲在灶台旁,少年吃的津津有味。

    入夜,星斗满天,玄月高挂,整个村子便隐于夜色。

    除了偶尔传来交谈声,依稀可见的烛光,整个老井村便沉寂了下来。

    老井村处于半山腰,陈初家门前又没什么遮掩物,这使得陈初看向山底的视野极佳。

    不同于老井村稀疏的十几户人家,山脚便是一座颇为繁华的小镇。

    小镇名为落马镇,处于两县商道必经之地,正是由此,才使得小镇颇为繁华。

    哪怕此时已入夜,小镇仍然有着星星点点的亮光。

    陈初甚至可以看出,最为显眼的几处亮光所在,一处亮光,是在小镇东边,那里是小镇上最繁华的酒楼;其余几处亮光,皆在小镇西北方向,那是小镇上几个大户人家的庄园。

    百般无聊的少年看了一会落马镇灯的百家灯火,便折身返回屋子,只是隐隐从灶房中传来连绵不绝的沉闷之声。

    ……

    落马镇有固定的赶集日子,三天一小场,六天一大集。

    每逢六天的大集,最为热闹,十里八乡的人们,几乎都会来落马镇购置所需,老井村也不例外。

    落马镇虽然在老井村的山脚,但山路难行,看似两三里外的落马镇,其实还是需要走好大一阵子的。

    所谓望山跑死马,这短短两三里,几乎要走大半个时辰。

    天刚亮,便有不少老井村的人们三三两两结伴同行,出门赶集。

    陈初也不例外,装上那只肥硕的野鸡,捆好山上采来的药材,将之一股脑放在背篓里,便也出了门。

    老井村的村口,有一棵拐枣树,听老人讲来,怕有百年树龄,在这棵拐枣树的根部,有一眼井,正是这眼井,养活了老井村十几户人家。

    这便是老井村的由来。

    刚到村头,便遇到一老一少。

    老人面容慈祥,头发花白,年纪已过花甲之年,但身子骨还算硬朗,从老人背上还背着一大摞竹子编织的竹篓,便可得见一二。

    老人身旁的少年,叫徐明朗,七八岁模样,长相颇为清秀,只不过手持竹杖,在老人身边疯魔乱舞,给人一种跳脱之感。

    少年看到陈初,直接小跑到陈初身边,扒拉着后者的背篓,想看看里有些什么好东西。

    只是碍于身高,只能看到一个箩口,陈初只得弯身斜挎背篓,徐明朗这才看的真切。

    徐明朗瞬间两眼放光,显然看到了只露出一个脑袋的山鸡。

    “陈初,不错啊,哪里弄到这么大的山鸡?”

    “老箐。”陈初随口答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老井村人,哪怕年纪尚小,对于村子周边,哪怕远些的大山大沟,徐明朗那也是颇为熟悉的。

    陈初口中的老箐,徐明朗自然听闻,那地方距离村子远着呢,听说村里也没几个人敢深入,那是真正的深山老林,还有豺狼虎豹,没想到陈初竟然跑到那里去了。

    徐明朗接着追问道:“那你有没有看到老虎?”

    “没看到,我就在老箐外围瞎转,也没深入。”

    听闻答案,徐明朗一挥竹杖,莫名叹息道:“可惜了,不然我倒是想去会一会那什么老虎。”

    陈初看了看徐明朗的小身板,忍不住揶揄道:“你都不够老虎塞牙缝的。”

    徐明朗明显不服,哼了一声,说道:“陈初,下次你要是带我进山,我保证给你打张老虎皮回来。”

    “得了吧,怕不是被你娘先把腿给你打折了。”

    徐明朗拿着竹杖一顿瞎比划,颇有气势回道:“哼,要不是因为她是我娘,我可不怕她,我这棍法,可比她的扫帚厉害多了。”

    好嘛,反正婶婶听不到,可劲作。

    陈初假装回头,嘴上却悄悄说道:“你娘来了。”

    徐明朗立马收起瞎比划的竹杖,装模作样杵在地上,整个人也变得规规矩矩。甚至连回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便对着老人开口说道:“爷爷,你放心,我上街一定听话,你叫我往东,我绝不往西,我也不要糖葫芦,不要棉花小人,我保证不去李记铺子,不……”

    “哈哈哈……”

    老人被自家孙子逗得哈哈大笑。

    看到自家爷爷止不住的大笑,徐明朗仿佛明白了什么,四处一望,哪里有自家娘亲的身影。

    “陈初,你竟然骗我!”

    徐明朗本身就是个不安分的主,说是老井村的混世魔王,绝不过分。

    撵鸡打狗,掏鸟摸鱼,样样在行。

    这小子曾经忽悠一帮同龄人一起去掏蜂窝,结果随行之人个个被盯的满头大包,只余他一个屁事没有,抱着蜂蜜在一旁吃的津津有味。

    和村里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小胖子打架,把小胖子揍得嚎啕大哭,他一样屁事没有,还在一旁有模有样的教一帮小屁孩如何打架。

    在刘家鸡笼里逮到一条吃鸡蛋的菜花蛇,这小子胆子也大,硬是拎着蛇尾巴跑到刘家母女面前邀功,只是邀功不成,倒是把刘家母女给吓的不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小子,唯独怕她娘亲。

    没办法,徐明朗他娘,是真下得去手,少时三天一顿,多时一天三顿,可即便如此,徐明朗仍然不安分。

    以至于在老井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徐明朗的哀嚎,这几乎成了小镇之人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