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一〇三章 笑语平蛮挥袖间

第一〇三章 笑语平蛮挥袖间

    李哲纵马来到军前,声音哽咽地说道:“大哥,魁弟他......”

    李勇心中一惊,厉声喝道:“大将难免阵前亡,何必作此小儿女状。速速晓谕全军领取三日干粮和肉脯,全力追杀蛮兵。三日之后到达乐安城中补给。”

    “诺!”

    正在坐山观虎斗的曲英等人根本就没想到远道而来的成军居然如此不讲武德,在解围救人之后不但不撤退,反而带着大军向自己的聚集之所发起了冲击。在猝不及防之计,狼山蛮兵大乱,一个个只恨爹娘少给生了两条腿,纷纷撒丫子向后方奔去。

    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如此,尤其是在号令难以下达到基层的古代,一旦溃败根本就组织不起像样的防御,除了四散奔逃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李勇亲率亲卫一马当先向蛮兵众军冲去,并将手下骑兵分成十几只小队,只要哪里有蛮兵聚集就会立刻冲击而去,直杀的蛮兵溃不成军。眼见得无力回天,曲英只得带着亲随抄小路向乐安方向退去。

    这李勇还真是有股子狠劲,衣不卸甲,马不解鞍,一路急行军般追杀两天之后,成军先头部队已经疾驰四百余里,隐约之见可以看到乐安的城墙。

    李勇冷笑道:“众家兄弟,且随我冲杀过去,破城就在此时!”率先打马前行。

    被一路追杀的蛮兵顿时在城门洞中拥挤成一团,纷纷拔出兵刃向四周随意砍去,企图为自己杀出一条逃生之路。城门中哭泣哀嚎之声此起彼伏。

    骑着高头大马的李勇等人在前拥后挤的人群之中也是丝毫动弹不得。正在忧心之际,只听得城墙之上鼓声大作,城墙上的弓弩箭矢如同雨点一般落在人群当中,左右两侧分别杀出一支骑兵,雷霆般地直奔城门而来。

    身中两箭的李勇连身高喊:“有埋伏,速速退兵!”就在此时,斜刺里杀出一个银盔银甲的少年将军,抬枪一刺,便将猝不及防的李勇刺于马下。

    只见这少年将军跳下战马,拔出腰刀将李勇头颅砍下,挑在长枪之上,带着亲兵纵马高喊:“贼首已死,尔等还不弃械投降,更待何时!”

    城门中再次闪出一彪人马,为首正是平南将军霍承嗣。霍承嗣端坐马上高声叫道:“二弟,莫要在此耽搁时间。速速带领骑兵四散围堵,将所有成军和蛮人驱赶到乐安城下。”

    原来这名少年将军乃霍彪次子霍延嗣。这霍延嗣年方十八,自幼在西平长大,习的一身武艺。只因加入军队不久,仅为骑兵部曲校尉,此次临阵斩杀成汉以勇力著称的李勇,也算是一战成名了。

    霍承嗣等人在乐安城下收降俘虏暂且不提。王猛安排副将带领五千士卒将数十万俘虏和蛮族妇孺押送犍为之后,没做任何休整,直接带着剩余的一万无当飞军取道峨眉北上。好在这些蛮兵各个吃苦耐劳,再加上王猛一直同食同寝,深得飞军士兵信任。无当飞军才能够上下一心的支持王猛的野心。可是就算刘枫都没有想到的是,此行却成就了这位“后世诸葛”的暴虐之名。

    三天之后,乐安城下已经聚集了十几万蛮兵和成军的俘虏。虽说时间已经到了初元二年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尤其是夜间的山风更是给人一种寒入骨髓的感觉。好在有着一日三粥的待遇,这些青壮们几乎都能保持着镇定,因为那些企图闹事的死硬分子已经变成尸骸堆积在不远处震慑着每一个跃跃欲试的小心思。

    卯时,天光大亮。在所有俘虏在和煦的阳光享受难得的温暖时,一位身材高大、美髯凤目、峨冠博带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城头,他便是新任益州刺史霍彪。在罗尚去世之后,刘枫等人顺利接受巴东、巴西等郡县,设立益州,州治暂时设在江阳。

    “各位,某家乃汉阳王麾下益州刺史霍彪!”话音未落,城下众人立刻骚动起来。这霍彪或许威名不显,但是霍氏一族从霍峻开始几代戍守南中,不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在这些蛮人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肃静!肃静!”在围绕在叛军周围的军士齐声历喝下,骚动的人群迅速安静下来。仅凭着一个人的嗓门想在数万人前面说话,如果不利用现代的扩音设备,那无疑是在说玄幻故事了。不过古人也是非常聪明的,在这十几万的俘虏队伍旁边,事先穿插了许多红叶军中的大嗓门。霍彪在城墙之上说一句,这些群众演员们也会齐声重复一遍,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清楚楚的明白训话的全部内容。

    劝降很简单,从自愿报名人员中精选五千精锐加入红叶军,待遇和其余军士相同。其余人等将由工部或户部派专人前来接收。

    不过,霍彪也大概将安置的情况详细讲了一遍,顺便安抚众人继续在野外耐心等候。岂是俘虏安置无非就是屯田和建设。

    户部将会在剩余人中挑选精于种田的八万人编为八十个屯,在乐安、容县、内江一带开荒屯田,开荒土地归个人使用,不得买卖,违令者没收。在屯田期间,所有生产生活物资由官府下拨,收入全部上交。五年之后转为军户,确保人均永业田二十亩,税赋十五课一;在屯田和军户期间,实行军事化管理,违令者斩!再过五年转为在籍益州汉民,税赋三十课一。

    其余人等将会交由工部改造营管理,主要从事道路水利、采矿制造等行业,官府包吃包出。在改造营期间,实行军事化管理,违令者斩!五年后,可转为在籍益州汉民,分配二十亩永业田,根据个人能力和意愿,自由选择在工部各部门中务工或务农,收入待遇和其他自由人一样。以上所有人等在改造期间表现突出或有立功行为者,改造期限将会酌情减少。

    这些其实都是刘枫等人提前都商议好的安置政策,相当于劳动改造吧。不过这些苛刻的规定,在这些俘虏的眼中简直就是如听伦音了,不就是管吃管住干活呗,在哪里不是这样?更何况五年之后还有二十亩的地,简直是好的不要不要了。更有些生蛮直接跪在地上叩谢天恩了,自己一生下来就打生打死的不就是为了能够在平原获得几十亩耕地好好的生活下去吗?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直接投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