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八十七章 内讧分兵神助战

第八十七章 内讧分兵神助战

    “大王,大事不好!”帐外一声急促的报告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蛮王柯尔力。

    “何事?”

    “兀赤带领三千青壮向东而去,请大王定夺!”

    “什么?兀赤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王了。速速通知金环、迷当、木里等人前来大帐议事!”柯尔力当即翻身而起,要知道部落中能够作战的精锐仅有五六千人,这家伙一下子就拉走了三千,号召力可见一斑。

    金环、迷当、木里等人都是部落中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在一定人群中具有话事人权力的实力派,可以说,他们的导向几乎决定着部落蛮王的位置。

    看着在大堂孤零零等候的木里,柯尔力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木里,就剩你一个人了?看来兀赤胜利回归之时,必将是蛮王更迭之日。你为何不跟随前往?”

    “蛮王你有所不知,在第一批汉军路过之后我就已经派人四处打探,这支部队就是在宁州呼风唤雨的红叶军。不但战力超群,而且在宁州施政不分汉蛮尽皆分田授粮,深得民心之望。我等困局山野,不事稼樯,生活朝不保夕,焉有余力与天军争锋,兀赤之举必自招其祸也。况无论兀赤胜负与否,我等都将坐以待毙。蛮王乃远见之人,定当为部落之人谋生存之道。某来此之前就已经安排心腹之人东去宁州,如果消息属实,我等大可举族投靠。否则我等亦遁入河江县以北的密林中求存,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糟。”木里解释道。

    “木里不愧为族中智者!”柯尔力赞道,“某家已年过五旬,眼见得儿郎们生存日益艰难,也是感到有心无力,尔既然有此良策,莫如连夜带领我等部属

    家人西去宁州,某家在此为尔等断后!”

    “蛮王不可,如若兀赤归来,难保不会招致杀身之祸。我等何不立刻动身,离开这是非之地。”

    “营中不可一日无主,兀赤等人虽说不义,但部属中老幼无过,某定当设计保全之。”柯尔力坚持的说道。

    说来也是好笑,这些蛮人基本都是家无余财,在柯尔力等人一声呼哨之后,大家磨磨蹭蹭、挤挤攘攘的聚集在一起,跟着木里缓缓西行。这些蛮人自幼就生活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环境中,为了躲避各种天灾人祸迅速迁徙的能力远超农耕民族,比起当年刘备带领新野百姓日夜行进不足二十里的脚力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已经准备好在五更时分突袭的沙飞、刘山等人得到快马流星一般的线报之后,却是一时陷入迷惑当中,这是几个意思呀?就算是发现了自己的意图,也不至于这样拖家带口的前来和自己拼命吧?难不成这些人还准备击溃自己,一路迁徙到宁州去?谁特么借他的勇气,小梁吗?

    刘山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道:“将军,如此看来,我等偷袭或许可以改成埋伏了。请尽快安排斥候前去探查详情,命令大军让开大道,在两侧密林中埋伏。我等先行在此静观其变。”

    “报——斥候抓住一名探子。”

    “速速带入营帐!”

    几名斥候推推搡搡的将一名五花大绑的蛮人带进营帐。

    沙飞拔出腰刀喝道:“大胆奸细,胆敢窥伺大军行止。尔从何而来,所为何事?还不从实招来,如敢半点隐瞒,且试试某家之利刃!”

    看着沙飞面如锅底、狮鼻阔目,天生一幅凶悍的长相,那名探子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告道:“小人乃是青阳部落头目木里之手下,名叫室里。因族中内讧,头人计议举族前往宁州托庇于红叶军帐下,故此安排小人先行前往宁州寻找联络。”

    “等等,你刚说族中内讧,速将详情道来!”刘山在一旁插话道。

    待室里一五一十将部落中的事情说明之后,刘山笑道:“尔等獦獠亦知我家公子仁义之名乎?且在营中食些酒肉,稍事休息。估计青阳部落大队人马在天明之时即可赶到我等设伏之处,到时还需你前往请蛮王及头人前来相见。”到这个时候,众人包括那个探子都不知道蛮王依旧在大营中坐镇。

    听说还有吃的,室里也是心花怒放,高声叫道:“军爷,我已弃暗投明,何不快快松绑”。刘山笑着走上前去,亲手解开绑缚,安排左右取来衣服换上,并准备酒食相待。

    室里在感恩戴德之余道:“小人谢过先生,不过兀赤乃是我族中第一勇士,正带领三千精壮准备偷袭前方军营,先生为何还不速速发兵援救?”

    刘山笑道:“区区三千之众亦敢偷袭我之军阵乎,更何况前营已设下天罗地网,纵然不能一举成擒,也会损伤大半。”

    木里带着大队蛮人基本在卯时方才赶到了原来大军隐蔽的密林中。在这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能够找到容纳上万人隐蔽的密林实属少见。木里正在安排众人原地休息片刻的时候,远远的看见一个汉人打扮的男子快步跑下山,那人边跑边喊:“莫要放箭,我乃木里头人亲随室里,有要事禀告!”

    木里看着跪伏在地的室里说道:“大胆的奴才,往日里总是自吹脚力过人,如何还在此地?”

    “禀告主人,小人昨夜在此被红叶军擒获。如今我等已被重重包围。红叶军首领沙飞、刘山二位将军敦请主人和蛮王前去议事。”

    什么?木里闻言大吃一惊,就在此时,四周金鼓大作,鼓噪之声如同雷鸣一般。木里喟叹道:“既然如此,众人原地休息,不得擅动干戈。室里,你且速速带我前去营帐,或许还能就会蛮王一条性命!”

    闻听得蛮王在营地中断后,或有性命之危,刘山道:“敢请木里头人手书一封,交由室里送给蛮王。我等立刻点兵一旅前往接应”。

    木里尬然道:“蛮夷之人焉能书信乎?室里,你速速拿着我的随身牙雕,前去向蛮王说明此处情形。”

    室里接过牙雕飞奔而去暂且不提。木里转向刘山问道:“敢问先生,将来如何安顿我等?”

    刘山道:“具体安置事宜待得我家大都督到此方可明确。不过某家可有言在先,只要能遵守我南州之成规,再无汉蛮之分。所有人等均可分得田地和物资,并有专人教授农桑之技,人人皆可自食其力,再无饥寒之忧。”

    “不过此时我等大军即将进入交州,敢请头人及部众编入辎重营,共同为大军修桥开路。按照南州之成规,降兵及俘虏均需军屯数年后方可分田转为自由民。然贵方乃归附之众,自可享受征召民丁之待遇,每日三餐管饱,并发放精粮一升。期间如有考核合格加入正规军者,所有待遇与现有军士待遇相同。”

    木里叹道:“早知有如此仁义之君,某家定当不远万里前去投奔。如今既然大军准备进入交州,某不揣浅陋,意欲献策以为觐见之礼。”

    “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