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八十一章 勒石取信令分田

第八十一章 勒石取信令分田

    数月之后,南中门阀、夷人的叛乱已经全部彻底的结束了,除了个别的地方还有一些无足轻重的骚乱之外。宁州四郡已经全部收入刘枫麾下,虽说接连两场大规模的动荡给南中原本就弱势的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但是建宁、永昌、云南、兴古,甚至包括犍为、朱提、越嶲的门阀士族已经被彻底清除,剩下的最多算是小地主了,不管是在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地位上都是如同小蚂蚁一般,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如此天赐之地,简直就是上天赋予刘枫这个穿越者施行先进制度、研究科学技术的试验田。虽说没有系统的加持,单单凭借十几个G的知识储备,只要培养出一批掌握先进知识的拥趸者,不但种田是一个soeasy的事情,向西、向南收服蛮夷,不但要把南海变成南汉之海,把将西洋(印度洋古称)变成西汉之洋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几度YY之后,刘枫在宁州闭关十余日之后,将手下文武召集到府衙,拿出了让人连夜誊抄的一大叠文件资料,分门别类的发给了在座的文武。武将手中的是新版训练大纲和军屯方案,文官的资料上赫然写着经济社会改革计划。在座的各位,包括刘枫都没有想到,这一次小型的聚会最后居然被成为名标史册的“滇池勒石”。

    祖逖接过资料后:“公子已经决定了吗?”

    刘枫神情严肃的点点头,祖逖等人见状便不再多问,纷纷仔细翻看着手中的资料。

    许久之后,刘枫才开口说道:“如今南中七郡已经初步平定,为长远计,我意实施军政改革,集聚势力以图将来。这些政策随后将刻在石碑之上,以供后来者铭记。”

    “先说军事,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改编军队,所有军事训练及指挥架构均以新编训练大纲为依据。成立军部,各部军兵分别编制为近卫军、野战军、守备军。其中近卫军目前暂时编练一旅,陈安为近卫军一旅偏将,号虎威将军,驻扎三江口,归军部直接管辖;野战军,编练一军五旅,军长由士稚先生担任,称号镇南将军,军部驻节朱提郡城;守备军按照一郡一旅、一县一部编制,守备军司令长官由子谅先生(卢谌)担任,称号安南将军,军部驻节宁州。另外,在宁州招募人马,组建远征军,编制初步定为一军三旅,军长由关雄担任,称号征南将军,沙飞、孟游、孟弋分别担任各旅偏将,称号威远将军、扬威将军和扬武将军,驻节汉兴,目标交州。各军将佐由长官选派,报军部审批。”之所以将远征军将佐确定下来,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三人均为蛮族,想来对于征战中南半岛还是很有好处的。这时候的东南亚几乎没有任何国家,只要占领这里,通过十几年的移民和教化,想来必定会成为一个物阜民丰的后花园。

    “关于政务,将宁州改为南州,下辖除犍为之外其余六郡编入南州,云龙先生任南州刺史,崔悦、霍彪、马延佐之,其中霍彪负责招募流民、归化蛮人安置屯田,崔悦负责军屯和犯屯,马延主要负责废奴均田。刺史府下设七部: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商部、农部,各部职责方案中都有详细说明,具体人选待云龙先生到任后再行任命。”

    “将审案权从刺史府剥离出来,成立审案局,王民老先生任审案局局长。各郡县分别设立机构,具体人员由王民负责培训安排。”这个王民就是王猛的祖父,家传刑名之学,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如今除了云龙先生之外,各郡县行政长官大多都在,下面重点说一下经济和社会改革。经历多年战乱之后,南州经济几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再加上盗匪、叛军的四处劫掠,百姓苦不堪言,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首要之事是劝课农桑,如今已经是永嘉四年冬月,各位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丈量土地、平均地权。人均五十亩耕地以下者,免征农税;五十亩以上部分三十课一,百亩以上部分十五课一。自行开荒者无论面积多少五年内一律免征,无故撂荒三年者,县府无偿收回。所有耕地不得私下买卖,违令者严惩不贷!此项政策要广而告之,三十年不变!还要告诉所有耕夫,生产生活物资均可向县府借贷,分两三年还清即可。”

    “其次是军屯、民屯以及犯屯。其中全部由县府提供生产生活物资,在开荒耕作三、五年后土地归个人所有,同等条件下享受免征农税的规定。犯屯期限以罪行轻重为依据,分别从事开矿、修路、开荒等工作,处罚期满后课转为民屯或自耕农。”

    “第三是组织。南中改革的最大障碍就是宗族和群落,这一点必须打破。我意在县以下设乡,以乡为单位建立后备役民兵。乡长负责日常事务,民兵队长负责组织民兵农闲操练,农忙时帮助军人解决家中实际困难。乡长为县府官员后备人选,民兵队长可从退役军人中择优任用。”

    “第四是教育。这一点是百年大计,要在三年之内建立一个完备的教育体系。各乡要建立三年制初级小学,各县要至少建设一所三年制高级小学,各郡要至少建设一所三年制中学。完成九年制教育的优秀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和成绩选择是否进入南州大学就读。学校负责食宿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所有六岁以上童子无论男女都必须入校读书,如有违背父母一体受罚!各乡要在童子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农闲时间全面开展文化普及教育,要求在三五年之后,所有南州庶民均可自主阅读官府告示。”

    “第五是废奴。取消所有奴籍、匠籍以及荫户家奴。凡我南州境内入籍之人,人人平等,这里面也包括自愿入籍的蛮人,只要遵纪守法,皆是我属下子民,均可享受南州发展之红利。”

    祖逖闻言倒吸一口凉气,这些政策的好处他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因此带来的困难也是了然于胸,他环视四周,每个人的表情确实各有不同,有的踌躇满志、有的皱眉沉思,有的面露狂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