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黑大陆 » 第三十四章 新人

第三十四章 新人

    何加帆们离开的当天晚上就抵达了分省本格拉,抵达的第一时间也和李言在视频里报了平安。

    虽然公司分省的条件比不上首都本部,但是就居住条件而言在当地也算是不错的,人少事也不多,环境比首都这边简单不少。

    因为该说的都已经在分别前说完,所以两人视频也没有太多可以聊的,再加上何加帆颠簸了一天,所以简单问候关照后就挂断了。

    虽然李言以后都是独自一个在卡拉姆巴区二店,但是平时何加帆大半时间都在外面市场里,所以工作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店里的黑人员工们也早已知道MrHe的调离,以大家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也早知晓两人关系。

    何塞他们对何加帆的调离表现出深深的遗憾和不舍,但这毕竟是中国管理人员的事情,再说生活中已经有那么多的意外和伤痛,和一个中国人的分离又算得了什么呢?

    倒娘们对于何加帆的离开也是唉声叹气,不过她们更关心的是下一个给她们卖货的中国人脾气如何,性格如何,是否好打交道,MrHe在的时候的那些优惠还能继续有效不。

    李言不愿意总是表现出一副哀怨的神情,好像自己是何加帆的附属品一样,所以在店里办公室沉默发呆了几天以后,她振作精神,拿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继续现在的生活。

    店里的各种繁杂事让她常常忙得脚不点地,处理完这件事,又有那件事冒头,还得天天断倒娘和店里之间剪不断理不乱的各种官司,一天下来,回到家里已是满身疲惫。

    身体的困倦也挤走了对何加帆离开的悲伤和愤怒,她也开始慢慢适应一个人在罗安达的生活。

    其实李言或者说其他大部分中国人在罗安达的生活都很简单,就是驻地和店面两点一线,从一个房子出来到另一个房子里呆着。

    晚上大家各自面对自己的电脑,漫漫长夜一倏而过,早起睁眼又开始重复的一天。

    因为何加帆的离开,卡拉姆巴区暂时没有市场调研人员,李言作为一个女孩子的确不方便一个人在市场里活动。

    谷星倒是被派出去了几次,但是不知道是真的没有能力,还是懒得承担这个责任,几次下来也不了了之。

    倒是苏运乘假模假式地来卡拉姆巴区调研了几次,最后还是借口比耶区工作繁忙实在分身乏术而告吹。

    不过这个问题倒是解决得很快,不久就听说国内采购部的郑初信马上就要来卡拉姆巴区。

    郑初信和时不时来安哥拉出差的梁康一样,也是老板亲戚。

    不同的是梁康是公司老板娘亲姐姐的宝贝独生儿子,铁铁的关系户。

    而郑初信则是老板的远方亲戚,论关系来说,还是隔了好几层。

    他年纪不算太大,虽才30岁上下,也是公司元老级别人物,算是协助另外几个长辈亲戚一起建立起了公司在南方的采购网络。

    和梁康被别人捧出来的自信不同,郑初信有着特别清醒的自我认识。

    他知道自己在公司是什么角色,也知道自己能力有几斤几两,所以在工作上并不是那么拔尖出头,好争上游。

    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留连各种声色场所,万花丛中翩翩过。

    再加上人虽不算高大威猛,但收拾打扮起来精致可人,交际场合上的各种玩法样样精通,“夜店小王子”的头衔并非浪得虚名。

    这次来安哥拉工作,并不是他本人的意愿。

    按他那种讲究吃穿用度的人来说,来这边工作简直如同发配边疆一般,其实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采购办他在工作既无长进,领导稍提要求还处处直言顶撞,这么个刺头儿放在身边实在糟心,刚好罗安达这边何加帆的调离空出了一个岗位,就借故这边缺人把他远远地调了过来。

    李言在采购部的时候认识郑初信,她和这个花花公子并不甚共同语言,再加上年龄差距,所以两人几乎没有什么交集。

    因为郑初信是作为市场调研的人员来卡拉姆巴区工作,所以李言和谷星只要配合他就可以了。

    没几天,郑初信抵达安哥拉,不像梁康一样先在总部受到各种欢迎招待,他一下飞机就被接到了驻地,稍加收拾,适应几天后就开始每天和谷星李言他们一起坐小马里奥的车上班。

    店铺一般都是在8点之前开门,所以李言们每天准时7点出门。

    刚上班第一天,郑初信就没起来床。

    按道理说倒时差也倒了几天该适应了。据说他在采购部的时候也是这样,昼伏夜出,生活作息混乱。

    李言他们反正无所谓,吃完早餐收拾好东西就准备出门了。

    苏运乘看郑初信没一起出门,也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又不好意思去叫他起床上班,只好神色尴尬地说:“这家伙时差还没倒过来啊!”李言听罢,翻翻白眼出门了。

    临近中午12点,郑初信才拎着文件夹风度翩翩地出现。

    先是如明星走红毯一般对店里好奇的黑人员工还有探头探脑的倒娘们含笑挥手致意。然后把文件夹一甩,大剌剌地坐在办公室里对李言说:“这路上也太堵了,小马里奥接上我足足走了快两小时才到店里。”

    李言不无讽刺地说:“对啊,你出门的那个点是罗安达最堵的时候,要上班的人都不敢那个时候出门。”

    郑初信假装没听懂李言的话中话,谨慎地伸出手指摸了摸桌面,然后环顾四周,说:“这环境也太差了,人在这里呆时间久了不生病才怪,黑人也是命硬。”

    李言叹口气:“你先慢慢看着,还有一会儿就1点了,店里也好盘库结账下班了。”

    郑初信也不恼,微笑点头致意:“你先忙。”

    在下班之前,李言带郑初信把店里上上下下都转了一遍,把店里的员工也一一介绍给他,还有几个闻风而来的倒娘也挨个接受了郑初信的接见。

    其余的客户何加帆在他来的这几天也已经在网络上把双方都交接介绍了一下。

    郑初信在回去的路上意气风发,自信地对李言说:“看来中国男人的魅力还是挺大的,我看那些女黑工和倒娘看到我的时候,眼神一下子都亮了起来。”

    李言懒得配合:“她们只要看到不认识的中国男人都是这样。”

    郑初信瞪大眼睛,一脸地不信任:“她们夸我bonito(漂亮)哎,你也来一段时间了,你还听过他们夸咱们公司别的男同事bonito过么?”

    谷星哈哈笑着:“今天鲜肉到货,她们又有新的目标了,以后就换你被揩油了。”

    郑初信得意地回应:“谁被谁揩油还不一定呢,不过她们也太油了,我的档次可没那么低。”

    技术维护部的韦子华在这边呆了几个月,终于给店里所有的销售系统来了个大的升级调整。

    每个店铺里安装了一台新的台式电脑,电脑里只安装公司的销售软件,销售员们只需要在该系统里录入鞋样品的货号、购买数量、单价,电脑旁边的小票打印机就会自动打印出销售发票,再也不用人工书写。

    更方便的是,每天下班时,只要进入系统后台,就可以知道今天的销售货号、数量和总价以及店里的实时库存。

    把它们都打印出来,就可以直接和玛利亚玛丽莎她们交上来的现金对账,和库管弗拉维尔对今天的库存是否准确。

    当有别的店或者基地调货时,司机会随身携带含有调货信息的u盘,导入后系统自动就添加到库存里去了。

    这个系统大大解放了李言们作为店面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一是不用每天回来再在驻地电脑里导入今天的销售数据,有时店里销售太好,刚输入这些信息就要弄到半夜去。

    二是这些导入导出的步骤就不复杂,在店里让何塞多操作练习几遍,他熟悉以后,就可以完全放手给他去做,李言只要在他搞不定的时候出现或者时不时抽查几次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回到驻地,除了不时部门开会以外,晚上的时间基本上都可以自由支配,这才是实实在在地科技改变生活。

    韦子华把系统升级后,又听取了各个店面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几次调整。

    等一切都基本尘埃落定后,他在一众人真心实意的感谢中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想起他们是一起来的安哥拉,现在韦子华已经结结实实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上,自己还在这里日复一日地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李言心里不由得感伤起来。

    吃完晚饭,李言发短信给何加帆,迟迟没有收到回复,估计他现在还在忙。

    李言把手机扔在一边,百无聊赖地刷起网页来。

    鲁大姐还在外面洗洗涮涮,不一会儿只听她推门进来,重重地坐在椅子上。

    李言看情形不对,忙问鲁大姐:“你怎么了?谁又惹你了?”

    鲁大姐气不打一处来,坐在椅子就上就骂开了:“那*养的,才来了没几天事情就那么多,一会儿嫌我做菜太油了不健康,一会儿又说这个菜咸了那个菜淡了,想吃大餐就自己出去吃去,老娘才不受那个气!”

    李言一听,知道又是郑初信那个公子哥儿在挑刺儿。

    就劝鲁大姐:“别和那人一般计较,你做饭的水平咱们也是有目共睹的,别受他影响。

    你在这儿气得跳脚,人家那边笑嘻嘻云淡风轻的。他要是那么好相处的人,能被撵到这个地方来么。”

    鲁大姐情绪也慢慢缓和起来,边用手当扇子扇着风,边若有所思地说:“就是,那小伙子人吧,长得还行,就是事儿多。

    而且你怎么说他,人家还笑脸相迎,反而搞得咱们气急败坏不占理儿了似的。算了算了,反正他以后再说我还骂他!”

    正说着,李言的手机短信“叮当”响了起来,她拿起一看,是何加帆回复:“今天这边好忙,才看到短信,你今天怎么样?”

    李言把今天的事大概和他说了一下,想着他累了一天也好好休息一下,两人没说几句就互道晚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