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黑大陆 » 第十五章 比耶区

第十五章 比耶区

    回到驻地吃完饭,李言看到工作群里通知今天晚上部门开会。

    李言上去开会时。发现主座上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穿着随意,头发茂密。

    一副眼镜架在黑红的脸膛上,他正在对着桌上的电脑用粗壮的手指指指点点,苏运乘正躬着腰站在他旁边,一手扶着椅背,一手撑在桌上,也低头看着电脑上,两人正在讨论着什么。

    不远的椅子上何加帆正悠哉哉地看着他的那本《追忆似水年华》,也不知道这几天看到哪里了。

    只是每天早上出门和回来录数据打照面的比耶区的王东看到李言上来,挑挑眉毛笑了下,算是打了个招呼。

    章家腾刚从会议室旁边的房间里出来,依然是一幅刚睡起来的样子,长到耳朵的头发一部分向左盘起,另一部分默契地向右盘起。

    两股头发势力在头部顶端交汇,形成一个倒的龙卷风模型。

    他大大的眼睛茫然无神地转动着,两手还无意识地抠着肚子。

    待眼珠转过来发现何加帆在看书,于是章家腾把椅子放在何加帆旁边,用头靠在何加帆的肩上,慵懒地问:“小哥哥在看什么书?”

    何加帆不抬头,用手抓了抓那一头龙卷风,回:“少儿不宜。”

    章家腾很哀怨:“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谷星拿着笔记本和笔出来,凑到苏运乘们旁边看,两人没搭理他继续聊着,谷星看了会儿没意思就找位置坐下了。

    待众人坐定,在看电脑的男人开口了:”我这次刚从国内休假回来,也去采购办转了一圈。今天叫大家一起开会,就是想听听这段时间,各个店有什么情况需要反应。

    哦,对了,你是李言是吧。你来的时候我正在国内呢,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鞋部在安哥拉的销售总监,也兼任咱们驻地的大管家,我叫周中平,以后店里家里有什么事,你找我就行。“

    在周中平休假期间,接替他工作的苏运乘笑着说:”人家在这儿有何加帆呢!“

    何加帆面无表情地挠挠头,李言不好意思地抿嘴笑。

    苏运乘接着说:“雨季快到了,几个店面的木托盘都得加紧盘查一下,看有没有需要更换的,以免到时候给货物造成损失。

    另外最近西非人到了一批货,款式还挺新的,不知道他们是在哪里下的单,何加帆你有空来比耶区看看。”

    接着大家又各自七七八八地反应了一下店里和市场的情况。

    开完会要接着录数据,录完的早回去窝屋里了。电脑前又只剩下李言和何加帆。

    李言说:“原来周中平才是咱们鞋部最大的官啊,我还一直以为是苏运乘呢。”

    何加帆冷冷地说:“反正两人就跟孪生兄弟一样,干什么都一起。”

    李言看何加帆这态度,感觉刚才周中平说的“有事就找他”估计也就那么一说,又不好直接问,怕隔墙有耳,决定先暗暗记下,以后再详细问一下。

    录完数据,李言伸个懒腰,准备回去洗漱了。

    何加帆说:“明天我带你去比耶区转转吧,鞋部的店面你都去转转,心里有个数。”

    回到屋里,看到鲁大姐继续每天的大战祖马泡泡龙。房间里热热腾腾地充斥着“乒”、“乓”,“棒极了”的游戏声。

    听闻李言回到屋,鲁大姐头也不回地说:“冰柜里有今天新进的饮料,你想喝就自己拿。”

    因为怕有黑工偷家里做饭的材料,所以装食材的冰柜是放在她们俩的屋里。

    鲁大姐的工作都在家里,平时并不出去,只有周末或者公司有活动的时候才跟着大家一起出去玩。

    有时她就托何加帆或其他部门的同事给她批发成箱的饮料放在冰柜里。

    晚上驻地的同事们想喝冰饮了就来找她,单价和外面黑人倒娘卖的一样,她倒倒手赚点零花钱。

    还没到雨季,旱季时候的安哥拉连夜晚都是闷热的,再加上李言们的屋子里在一楼,不怎么透风,所以屋里从回来到睡前都一刻不歇地开着空调的最低度。

    房间里有空调挺凉快的,李言本身也就不爱喝饮料,所以道了谢爬回床上,拿着电脑插上网卡,随意浏览起网页来。

    鲁大姐一局打罢,等待下一局开始之余,摘下老花镜揉揉眼睛,在屋里活动起老腰来。

    边扭边问:“你们鞋部的周中平回来了你看见了?”

    李言“嗯”了一声,突然想起何加帆刚才那个冷冷的态度,灵机一转,试探着问鲁大姐:“咱们平时生活要是有什么需求需要改善,是不是就找周中平啊,今天听他说他就是这边的负责人呢。”

    鲁大姐翻了个白眼,“哼”了一声,冷笑着说:“找他?你想什么呢?躲他还差不多。

    上面有什么好事他跑第一个先受着,有什么坏事就撒给大家分担。

    你真有事找上他,也得掂量掂量这事儿与他有没有好处。没好处他才懒得操心弄呢。

    反正咱们在这边好好干,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公司,平平安安地挣几年钱就回去了,你还想着在这里长呆呀。

    你看天天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何加帆,能力不错吧。小伙子就是冷冰冰的,领导来了都不知道给个笑脸的,不像小苏,周中平一回来人就粘上了,又是汇报工作又是好吃好喝招待着。”

    李言无言地听着,对鞋部的这些人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鲁大姐啰啰唆唆地抱怨一通,眼看自己的泡泡龙开始了,又赶紧戴上眼镜投入大战。

    第二天到了店里,和何塞交代了一下,就叫上马里奥开车去比耶区了。

    比耶区就在驻地附近。如果卡拉姆巴市场算是城乡结合部,那比耶市场就是个热闹的乡村大集市了。

    虽然地方偏远,但是比耶区的市场和卡拉姆巴市场差不多,随处可见两到三层的砖房,在这里销售的鞋类主要是巴西拖,也就是人字夹脚塑料拖鞋或凉鞋,一般都是仿巴西havaianas、Ipanema或者Melissa的款式。

    巴西原版的一双塑料拖鞋价格在安哥拉都是1000多宽扎起步,而来自中国晋江生产复制的也不过在100-300宽扎之间,外表几乎一样,脚感也基本类似。

    而且中国的强大复制能力在防制的基础上花样,式样推陈出新,甚至比原版的花样还要更加创新。

    只要市场上的客户有喜欢的样式,不用样品拍个照也能快速地复制得有模有样。

    所以这个市场里中国人卖的巴西拖占碾压式的优势。

    比耶区因为频繁停电,所以每家店铺外面都有一个轰轰作响的发电机。不过市场里的喧嚣连发电机的轰鸣声也能盖住。

    这里的路,应该不能算是马路,是泥地被长年累月地踩踏后板结成的平地。

    因为经常有重型集装箱车开进来卸货,所以路被压得崎岖不平,毫无章法,除了不长草,和国内农村的山路没什么区别。

    这里就像森林雨后的草地,人们各自为生,结营成寨,一个门庭若市,摩肩擦踵的市场就这么自行地顽强发展起来。

    马里奥叼着根牙签,目不斜视地握着方向盘,找寻路上可以通过的地方。

    尽管这样,李言坐在车上,头还是好几次都碰到车壁,有几次车里的人都在颠簸中屁股离开了座位。

    李言转头看着在车辆起伏中摇晃着身体的何加帆,三人好像在一起面无表情地跳着舞。不由觉得好笑。

    马里奥听到李言的笑声,不解地看着后视镜:“MrLi?”

    李言摆摆手:“没什么,就是这条路太抖了。”

    马里奥耸耸肩:“我们的政府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听说过修路这一说。你别看我们国家出产石油,但是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低,有钱人和老百姓的差距太大了。”

    最后叹口气:“这就是安哥拉。”

    虽然马里奥每天满嘴跑火车,到处喋喋不休,上到国家下到平民没有他不操心的。但是这一通话里也透露出罗安达老百姓的辛酸心声。

    没多久,车就来到比耶区一店。还没到跟前,众人一眼就看到店门口正在抬头望天的章家腾。

    他今天的发型呈鸟巢缠绕状,在熙来攘往的黑人中不发一语,傲然独立,显得遗世而独立。

    何加帆下了车:“大师在观天象么,今日局势如何?”

    章家腾缓缓低下头,目光在三人面前扫了扫:“吾观天象,比耶区明星有灿,紫气东来,想必贵客到来,果然如此。”

    马里奥张着嘴,满脸写着迷惑。

    何加帆笑着捣了章家腾一拳:“大白天的有什么星星,不要在这里妖言惑众了。”

    正巧一个倒娘妈妈拎着个鞋样品出来,朝章家腾叽里哇啦地要着折扣,章家腾横眉冷眼:“等一下再说。”

    然后挥挥手叫李言他们进店。

    这里是比耶区的一店,也是前店后仓库的形式,不过这三个店的仓库就在店面后面。

    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仓库隔成前后两个部分,不像卡拉姆巴的仓库要不在楼上要不在楼下。

    办公室就在仓库和前面大厅的交界处。

    比耶区的另外两个店,二店是王东在管,三店是苏运乘在代管。比耶区的三个店销售的款式都差不多,种类比较单一,管理和销售起来也比较简单一些,所以苏运乘的那个店大部分时候是开车的大马里奥在管理。

    大马里奥不仅是比耶区的司机,还是三店店长。

    看着那个为葡萄涨价500宽扎就大惊小怪,现在已经和店里几个身材姣好的销售小妹高谈阔论、打成一片的小马里奥,李言心里涌起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听说何加帆来了,王东一个人在二店里呆得无聊,也来一店和他们聊天。

    王东说:“MrHe,什么时候有机会也去你们卡拉姆巴区转转,总听越南面好吃,越南妹好看,一年也没几次机会过去。“

    何加帆讥笑着说:“你就好好呆在这里卖巴西拖吧,比耶区的棒也不错,吃的时候想象是越南妹妹烤出来的就行。”

    王东假模假样地叹口气:“唉,我天天在店里为几十宽扎和倒娘妈妈们吵得心力交瘁,活活老了好几岁,再这么下去,我这小身板怕是见不到比耶区的美好明天了。”

    章家腾翻了个白眼:“我就从来不和倒娘们吵架,她们问我要折扣,我就说等一下,然后回办公室坐着,她们在外面等一会儿没意思就自己走了。”

    何加帆翘起大拇指:“你这是以不变应万变,再厉害的倒娘们都拿你没办法。苏经理应该在全罗安达推广你的销售策略。”

    章家腾抿着嘴,露出两个酒窝:“苏大经理志在鸿鹄,平时是要和周总监一起共商鞋部未来大计的,岂是我辈可比的?”

    几人加枪带棒,明褒暗贬地调侃了那两人一通。

    不一会儿,何加帆拍拍大腿:“不和你们瞎侃了,该去逛市场了,逛完还得赶回去吃越南面呢。”

    王东夸张地长叹一声。

    何加帆带着李言出来,正巧遇到几个西非人,这里说的西非人是中国人给来自非洲其他国家如刚果、赞比亚、纳米比亚等国家的人的统称。

    和安哥拉情况相反,他们都是男人在市场上做生意,女人在家操持家务。

    西非人的商品基本上也是从中国进货,有兄弟和合作伙伴在义乌等地采购,然后发货过来,流程和中国公司的差不多。

    但是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有中国人在自己国家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中国他们一般都只能在档口下单,很难绕开档口,自己找到合适的工厂去做。

    因为多了档口抽层这一环节,所以西非人的价格肯定不如在工厂里下单划算。所以为了利润平衡,他们也不主要做鞋,在义乌什么都采购点一起发过来。

    不过在款式方面大家都彼此有借鉴和参考的地方,所以何加帆每次来比耶区也会去几个相熟的西非人店里看看,聊聊天。

    因为比耶区和李言的关联不大,何加帆带她四处转了转,就回到一店,叫上马里奥回卡拉姆巴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