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黑大陆 » 第九章 销售

第九章 销售

    两个多小时后柜子基本卸完,在办公室百无聊赖的中国司机敷衍地和李言他们打了招呼关上柜门,车子晃晃悠悠地驶到主路呼啸而去。

    吉多大叔在玛丽莎那里领了卸柜费去到门口分发给工人们,同时也把店门拉上,清点完货物以后再让客户进来。

    李言跟着何加帆上到二楼仓库,这里和楼下的面积差不多,50来个平方,本应是门的地方是一个小小的突出的平台,连接着铁滑梯方便扔货物到一楼。进

    门右边是一个歪歪扭扭的架子,上面摆放着大家的衣服、帽子、午饭等杂物。靠着架子的是一个完全看不出原来颜色、七扭八歪,好像刚被一群人在上面蹦迪跳塌了似的的长条沙发。

    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跑腿回来的司机马里奥大剌剌地躺在上面,见何加帆他们上来,勉强撑起自己的身体,睡眼惺忪地嘟囔着什么。

    何加帆跟没看见一样,不发一语地从他身边经过。

    仓库的地面上全部铺设着木头托盘,只在中间留着不宽的过道。墙面上只有三四扇窗户,开得很高,顶上全是铁皮屋顶。

    虽然空气有点不通畅还立体环绕着各种鞋的异样味道,但是整体来说还算阴凉整齐。

    一堆堆货物按照货号利落地排列着,店内搬运工弗朗西斯和瓦度正站在不同的货堆上继续最后的整理和清点,库管弗拉维尔则穿行在仓库的不同角落,根据何塞给他的卸柜清单一一清点着数量。

    何塞也不顾自己标致合体的衣服,爬在货堆上奋力打开一些箱子,拿出每个货号的一只样品。

    待拿齐了以后何塞把这些样品交给何加帆,何加帆拿在手里,打量着它们的细节和做工,又用手翻折着鞋面和大底。

    他心里估算着这次样品们各自的定价和销售策略,哪些可以放到柜台上销售,哪些可以留点给外省来的大客户,哪些可以卖上如期的价格,哪些又是和当初采购沟通下单的款式有落差。

    何加帆把样品递给李言看。卡拉姆巴二店主要销售的是女式鞋,李言当初在采购部主要学习和跟进的就是女式鞋的市场调研、款式开发、下单、验货、发货等事宜。

    虽然作为刚毕业的实习生,还不能完全承担采购的工作,但是跟着主管采购女式鞋的公司老人跑了近一年的工厂以及档口,还参加过广交会,对于鞋类的知识也勉勉强强称得算是半个业内人士。

    这批来的女鞋主要是一些单鞋,即咱们国内女士们穿的平底鞋,还有一些夹脚凉鞋和童鞋。

    发非洲的鞋类一般都是在广东潮州或浙江义乌一带生产,鞋面一般都是用pvc材料,能做到看起来像皮一样的质感,但是极少会用到真正的皮。

    鞋底也是PVC,稍好一点会用到TPR,基本不会用到脚感更好但价格更贵的橡胶。

    因为材料比较低档,所以这种鞋并不透气,在非洲这种地方基本上撑不了一个月,但是它价格低廉且款式更新极快。

    市场上比较大的做鞋的公司一家是李言们公司,一家是来自浙江的兄弟合伙的公司,一家是台湾公司,还有零星福建人或浙江人自己下单,拼柜发货过来的款式,也有越南人少量的试货。

    中国人在这个市场里竞争十分激烈,大家明争暗斗,国内国外的开发人员都在以各种方式互相打探对手的开发款式和进度。

    市场上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新款到,大家削尖了脑袋想在这个市场上让自己家的商品立足。

    这次到柜的这种单鞋,价格便宜的至少能卖两百宽扎,稍显档次能达到五六百宽扎,也就是说2-6美金就可以买一双式样新潮,穿起来也还算可以的鞋子,所以这类鞋需求比较大。

    毕竟在2003年内战结束,当中国人刚蜂拥到这片土地开始现代淘金之旅的时候,大部分安哥拉人连一双能称得上是鞋的鞋子都没有,有人甚至用废弃的轮胎修剪后做成鞋子穿。

    李言反复掂量查看了一下鞋,鞋子就是自己在采购办跟进的大致款式,一般都是24或36一箱,36-40的码数,最多4个颜色。

    根据店面销售主管的反馈,好卖的颜色数量会稍多一些。手上的鞋因为挤压和搬运,虽然显得有点蔫头蔫脑,但是却发散着一股新鲜和熟悉的感觉。

    李言正在看的时候,弗拉维尔一头大汗地来到何加帆面前,拿着笔把手上的清单一一给何加帆说了一遍:“这条柜一共12个品类,共856件货,和清单一致没有少货的情况。“

    何加帆点点头,拿回清单,对李言说:“咱们先去办公室贴上销售标签,准备卖货吧。”

    在下楼梯的时候,何加帆告诉李言:”之前公司的店面在卸柜的时候时不时地会出现少货的情况,一开始会以为是国内同事发少了,这种情况的确也有可能。

    但是有一次发现在仓库角落里藏着几件货,刚好是卸柜时说少的货,整顿了几次以后,这种情况就很少出现了。

    毕竟为了偷几箱货得联合全店的员工一起隐瞒,因为只要是店里的员工,都可以随意进出仓库,不知道自己得送出去多少好处才瞒得住这种事,这样也不划算,还不如想法从哪里抠一点便宜才合算。”

    李言奇怪地问:“都是一个店的,大家在一起这么多年了,还不信任彼此吗?”

    何加帆听了这番天真幼稚的言论,不由得觉得好笑:“这里是非洲,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这里赚钱难花钱容易,店里的黑工哪个不是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想尽办法占点便宜?道德准则和生存比起来,还是活下去比较重要。

    表面上客客气气地称你为老板,背后不知道想了多少心思要从店里的生意里分点油水。

    再说黑人们大多数都爱犯懒,小偷小摸在这里比比皆是,只要不要太过分和明目张胆,没有影响到公司主要的生意业务,中国老板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国家,店里常常又只有一两个中国人,惹急了人家,联合里外一起对付你那就麻烦了。

    那个时候就不光是金钱受损失,生命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所以在这里,我们和黑人一样,命最重要。”

    李言吐吐舌头,看看笑容可掬,正和已经清醒的马里奥聊得眉飞色舞的何塞、弗拉维尔、瓦度他们,感觉自己像一只小绵羊落入到狼窝里一样。

    也许他们的笑容背后就是一把刀子,欢声笑语中隐藏着针对他们的黑暗的密谋。

    他俩下楼回到办公室,在柜子到来之前,这条柜的货物何加帆早在网上和采购的同事一起讨论过,所以价格基本上大概有个数。

    只见他拿出标签纸,照着电脑里的清单,刷刷写上货号和价格,然后拿给早已在办公室等待的玛利亚玛丽莎,并告诉她们每一款的数量,因为基本上都是整数,200或300,所以对于有经验的两人来说驾轻就熟。

    玛利亚和玛丽莎双手各高高地拎着几只样品,仿佛模特在T台上一般,嘴里哼着小曲,扭动着腰身舞动着朝柜台走去,似乎准备让门外等待已久的客户们一饱新货眼福。

    在圣保罗市场走街串巷卖货或者在路边摆摊的几乎全部是女性,中国人称她们为“倒娘”,也就是倒运货物的商贩。

    卡拉姆巴的两个店都是做批发生意的,最小起批是一件也就是一箱,倒娘们从店里批发出去,再一双一双地卖给客人。

    因为家里人口众多,要养活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这群女性天亮就来到市场,进货卖货,她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市场里消磨。

    同时她们还承担着孕育和抚育年幼的婴幼儿,每天微薄的收入不知道是否足以应付这个全球物价最高昂的城市物。

    她们坚韧得如同原野上的荒草,在这片贫瘠恶劣的土地上扎根顽强生长。

    而安哥拉的男性们更多的是做苦力活或者店内上班,有些甚至赋闲在家。所以在市场里鲜见卖货的男性。

    安哥拉身处南部非洲,经济落后,可是物价水平超过一众西方发达国家位居世界第一。

    在市场里,一瓶罐装可乐要1美金,这算是最便宜的了,商场里一杯现做的奶茶基本都要9美金。25公斤装的大米一般要40美金左右,5L装的食用油也需要30美金。

    高昂物价的最大原因在于安哥拉国内生产水平及低,绝大多数商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关税成本等导致了这里的生活基本物资并不便宜。

    回到店内,玛利亚们坐定柜台,大喊吉多大叔开门迎客。

    吉多大叔提提皮带,一运气使劲拉开大铁门。

    一早就得到消息听说卡拉姆巴二店卸货,早就等在店外的黑人倒娘一拥而进。

    她们大多数只着吊带,下面是紧身裤,腰间裹着一块大大的花布,这块依然来自中国义乌的花布用途极多,可以裹孩子背在背上、可以装零散货物顶在头上、可以塞钱、可以随时铺在地上或路边像野营一样吃饭、内急的时候还可以裹住蹲下随时在路边解决而不露隐私。人手一块,堪称安哥拉老百姓标志性风景。

    非洲倒娘们身材都十分丰满,即使是瘦人也身材匀称修长,让看起来还像个小孩子的李言显得瘦巴巴的,相比之下她反而更像大家印象中那种在非洲吃不饱的难民一样。

    开门后,只见一个个颤抖的黝黑身体噼里啪啦地推向柜台,木质的柜台顿时吃不住力向内倾斜,吉多大叔边骂边笑地抵着柜台。

    倒娘们如同演唱会上疯狂的粉丝一样,高喊此刻舞台上的”巨星“玛丽莎和玛利亚的名字,此起彼伏,声嘶力竭,刚才还空旷的店面一时人满为患,两人的名字不间断地翻滚在众人头上。

    间或倒娘们也求助般地大喊站在柜台角落里的“MrHe”,何加帆看热闹般地笑着,摆摆手和她们开玩笑地喊了几句。

    柜台上只见玛丽莎和玛利亚并不抬头,她们在取货票据上快速地“刷刷刷“地写着,写上买货人的名字、货号和件数。

    拿到票据的倒娘一改刚才焦躁不安的状态,饱含优越的神态拿过票据来到铁门处把票据递给弗拉维尔。铁滑梯上已经热火朝天,乒哩乓啷地开始下货了。

    何加帆在柜台角落里看了一会儿,捣捣身边正看得入神的李言,说:”看见没,能第一时间拿到抢手货的倒娘平时可没少给玛丽莎和玛利亚小费。

    有些市场上的大倒娘甚至都不用出现,一个电话货就已经留好了。

    虽然现在来的倒娘多,能抢到抢手货的就那几个人,其他人都是来陪跑增加人气的,最后再顺带带点普通的款式回去。

    别看店里的员工除了何塞工资也就200美金左右,但是每天的小费和好处可不少。

    想在这个市场上立足,倒娘们可不光是辛苦卖货,还得打点各个店面里的前台销售们,你看她们身上穿的,中午吃的,说不定就是哪个倒娘买单的呢。“

    货物销售很快,一条柜里市场上现在正需的热销货就那几个货号,运气好的时候半个柜都能一口气清空,但大多数时候就还剩个三分之二慢慢消化。

    拿到货的倒娘已经头顶着货物,或者叫上外面搬运工推着独轮车运走了,剩下没抢到货物的倒娘不甘心地翻着白眼,意兴阑珊地在已经空下来的店里闲逛或呆坐着,还有的倒娘干脆在店里的空地上铺开桌布开始吃午饭。

    李言长吁一口气,看看手表,已经快1点了。

    今天跌宕起伏,充满戏剧化的生活也像刚才冲进来的一堆倒娘一样扑进她的脑子里,让她的脑子满满当当,完全感受不到没吃午饭的饥饿感,似乎发生的事情像条巨蛇一样把她的精力完全蚕食。

    何加帆伸了伸懒腰,招呼李言回办公室吃午饭,店内的众人也各找自己舒服的位置,准备好好享受一顿悠闲的午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