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M君的相亲小记 » 第十三次相亲182

第十三次相亲182

    如果那人的结论是真理,恐怕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人际关系。

    人与人很难完全平等,就算上溯到原始人活着的时候,也很难在人类社群里找到这种关系。

    这种事本就是“皇帝的新衣”,其实谁都明白,只不过没人喜欢当那个说实话的小孩子。

    说实话的人不一定会变石头,但有极大的风险被孤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秀”就是不同。

    人们最不能容忍的不是罪恶、懒惰、贪婪、傲慢、饕鬄、荒淫、愚蠢,而是某人的与众不同。

    就像所谓丁克家庭总饱受闲人嘲讽,并不是出于一群老有所依者的傲慢。

    “养儿防老”自古就是一句空话。没多少人真的能做到“防老”。就算是古代高高在上的君主,想要安度晚年,也得强打精神抓紧权力的缰绳,一不留神,不是被不肖子孙活活饿死,就是被活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不就被活埋了吗?

    人们嘲弄丁克家庭,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这些人不走寻常路,抛弃家庭与孩子带来的人生压力,比平庸的大多数活得更自在,更像是不同凡响的哺乳动物,而不是浑浑噩噩的兽类。

    他们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像一面照妖镜,还原出普通人生活的荒诞无聊。

    大多数人心心念念“养儿防老”这句空话,实际上过着m君来家花尾巴家雀一样的孤苦生活。

    有人说花尾巴家雀是杜鹃,还有人说就是张飞鸟。

    m君也不知道此君真面目,只清楚记得人们对这鸟的一句评价“娶了媳妇,忘了娘。”

    这句话大约可描绘出很多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公平而言,雄鸟倒未必真是因为见到漂亮的雌鸟,脑子里分泌出过多荷尔蒙,被石楠花的味道冲晕脑袋,把生身父母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与人一样,一只鸟结婚后,会有新的鸟窝,会有一群自己的孩子。

    鸟无法像太阳发射光一样普照万物,其爱是有限的,在某地投放多一点,必然在另一些地方投放的少一点。

    当它们把大部分爱奉献给妻子与孩子,自然就会减少对父母爱的投入。

    毕竟,爱的总量摆在那里。

    有人或许会觉得奇怪,爱又不是空气里的水蒸气,生灭藉由全世界的水与热。所谓的爱自是虚无缥缈的人造概念,本质是一种心情。心情的好坏有无全在心造,本是无穷无尽的。

    可人无法直接读取另一个人脑内的幻想,必须通过具体的行为和事物来感受他人脑内的心造物。

    而人的体力、财力都是有限的,就像一只电灯泡只够照亮一间三十平米的小屋,没法把光散射到更大的范围里。

    简而言之,父母与妻儿在一个人的价值判断体系里权重不同,也就是说他们不平等。

    人对自己最亲近的血亲都无法做到完全公平,又怎么可能生出一双视万物平等的眼来审视万事万物。

    不光是人,就是狼、猴子、牛羊等野兽,在其群落关系里,成员之间也不是完全平等的关系。

    众所周知,狼有狼王,猴有猴王,羊有领头羊。

    这些从普通群体分离出的异类拥有很多优先权,比如优先交配的权利。

    平凡的大多数则多没有生育权,也就是说它们不太可能有后代传续下去。

    有人可能觉得人类在这方面比野兽更人道主义。

    其实不然,人类筛选生育权的方式只是比野兽更隐蔽。

    m君没有对世上还有多少奴隶的后代做出过统计。

    但是,他知道,世上还存在的人,大多数都是古代贵族的后代。

    这一点在姓氏普及率极早的中国尤为清晰。

    仅以王姓来说,咋一看古代漫长的历史里,只有王莽的新朝是大一统的王姓王朝,皇室与王族似乎只此一家姓王。

    但事实是,许多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王族改姓此姓。比如周朝的姬姓王族,战国魏国王族,战国齐国王族,战国燕国王族,金国王族,元朝黄金家族都有成员改姓为王。

    据说,王莽就是齐国田姓后裔,因家族在山东一带历来都是高门望族,被当地人成为王家,就慢慢改姓为王。

    这种现象不只是存在于王姓。唐代西域昭武九姓诸国的王公贵族就以康、安、曹、米等中土姓氏为姓。

    可以不夸张的说,中国每一个人的姓氏,都能追溯到一位古代的贵族。

    既然如此,那么奴隶的孩子们都去哪里了?

    从现有历史资料看,奴隶主们倒是没有对奴隶实行过种族灭绝。

    大约,奴隶们采取了与野兽一样的策略,也就是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尽量保持低生育率,或者干脆不生育。

    祈求多子多福这种事,就和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一样,自古没见过哪个人过得不愉快,却想长生不老的。

    这天,m君和那女孩聊天,聊着聊着,就说起繁华的京城。

    他说:我挺喜欢那里,可我不喜欢住在那里。

    她说:为什么?

    他说:因为那的高楼大厦里没我的房子。

    她笑道:非得有自己的房子才喜欢一座城吗?是缺乏归属感吗?

    他也笑道:其实不是因为房子。房子只是个比喻。真正的原因是我享受不到那城市里真正的浮华生活,只是一名来去匆匆的看客,只能旁观繁华,却无法拥有想要的一切。

    她说:看看赏心悦目的东西不好吗?何必一定要拥有呢?

    他笑道:如果只是看。我看电视不就好了?

    她说:其实,我很想去那里漂几年。我有同学在那边上班。她们描述的京城和你说得不一样。

    他好奇道:哪里不一样。

    她道:几乎就是截然不同的两座城。

    他道:她们嘴里的京城什么样?

    她道:就像马可波罗的元大都,是一个充满机遇,遍地黄金的好地方。

    他道:看起来确实是有很多机会。空气里都弥散着机遇的味道,就好像天上满是播撒机会的飞机,像是对着大地喷洒农药一样,在半空像地面播撒着机会,让整座城都被笼罩在机会的迷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