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M君的相亲小记 » 第十三次相亲79

第十三次相亲79

    吃饭的时候,他还听到一个大新闻。

    有同事的同学吃缸炉烧饼划伤了嗓子。

    他听到这件事时,整个人都震惊了,第一反应就是这货平时都吃什么?

    难不成都是吃流食吗?

    缸炉烧饼还能弄坏嗓子?

    这嗓子得是多娇嫩啊?这还是嗓子吗?是一坨蓓蕾吗?

    听同事说,那家伙平生第一次吃缸炉烧饼这种东西。

    得知这一消息,他已经不是,而是震怒了。

    他心里叫道:

    我的天啊!莫非这种大家常用的食品实际上是无法下咽吗?

    古代有个说法,穷人被地主老财叫做是吃糠咽菜的。

    所谓糠咽菜,不是指特定的哪种菜。这春秋大概是指韭菜,到了明清大概是指各种喂猪喂狗的野菜。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滋味,只能勉强偏偏肚皮的充饥之物。

    如此来说,缸炉烧饼似乎也符合定义的。这玩意自说算不上珍馐美味,也上不了高档酒店淮阳菜、粤菜的席面,可不就是贩夫走卒充饥解饿的吃食呗。

    其实关键问题不在于缸炉烧饼到底属于什么。

    而在于,m君从来没意识到这玩意不高级,甚至一直觉得还挺好吃的。

    他甚至觉得,早上起来一个烧饼,或者两个新蒸的馒头,就上一小碟香油调好的腌菜,一只煮鸡蛋,再来一碗小米粥,就是一顿完美的早餐。

    现在想来,这种规格的早餐,在那些吃惯山珍海味,豹胎猩唇的人眼里,应该和乞丐在垃圾桶里倒腾出来的玩意儿差不多。

    而吃这种早餐的人,在那位被伤病弄伤的大哥眼里,就算是当代糠咽菜的吧?

    或许糠咽菜还说高级了。

    没准这货会私下说m君等人是猪食的。

    法国末代皇后最惹人愤恨的,其实并不是奢侈与荒淫,而是发自内心的,把自己与穷苦人视为两种人的傲慢心理。

    她的那句“没面包,怎么不吃蛋糕。”应该是和晋惠帝一样的无心之举,并不是有意要刺激吃不起饭的人。

    相信只要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二位不是因道德败坏,故意嘲讽他人的不幸。

    但是,从古到今,没人会原谅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有理性的人同情他们。

    首先,作为最高统治者丝毫不知民间疾苦,这本身就是对广大被统治者最大的犯罪。

    他们连穷人吃不上饭都根本不知道。还能指望他们会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吗?

    就算他们俩没人肚子里都有一百副普度众生的菩萨心肠。可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家苦在哪里。那如何普度?普度什么?普度谁?

    认真讲起来。这俩人真是人类之奇葩异类,历史之滑稽小丑,世界之罕见怪胎,别人都穷得要饿死了。他们还在好奇,这些人为什么不吃“蛋糕”“肉糜”。

    其对穷人的罪过与危害,和率兽食人的石虎,草菅人命的刘子业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次,法国末代皇后之罪孽远胜于晋惠帝。

    晋惠帝的错误多少是受到智商影响。毋庸讳言,他不是一个睿智的人。

    虽然他绝对不是政敌所丑化的完完全全的白痴,但也绝不是一个聪明人。大致上,就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比较愚蠢、迟钝的人。

    法国末代王后则不然,作为奥地利的公主,一直以聪明伶俐著称。

    既然是个心思机敏的人,怎么会连穷人根本吃不起蛋糕都不知道?

    古往今来,东西各方,长于深宫大奥的贵族如恒河沙数,能问出穷人为什么不吃“蛋糕”这种话的仅她与司马衷两人。

    难道那些人都亲身经历过穷人的辛苦生活?

    显然不是。

    m君觉得,那些人还知道蛋糕比面包贵,是还没达到玛丽王后的真“贵族”境界。

    那些人虽然以贵族自诩,能当着下人的面光着屁股洗澡、拉屎、睡觉。但终究不能做到真的视下等人为无物。

    因此,他们哪怕不经意间看到、听到一些下等人的事情,还是多少会在心里留下些痕迹。

    可玛丽王后这样的真“贵族”很特别。她显然根本没有瞥过穷人哪怕一眼。如此,自然就对那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一无所知。

    她眼中的世界就是卢浮宫里无尽无休的宴饮、舞会、牌局,还有那些面貌俊美的美女狡童、阿谀逢迎的贵族老爷、奇装异服的国外来客,以及一切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生活。

    除此之外,悲苦世界的一切与之无关,既不想知道,更不会知道。

    对那个被隔绝在上流社会之外的世界,自动封闭了耳口鼻心意,做到了存而不论的至高哲学境界。

    扒除冠冕堂皇的文绉绉言辞,用粗话来概括的话,就是这位王后对穷人不屑一顾,没有把他们当做与贵族一样的人类。

    也许有人会说,玛丽王后是非常有修养的,临死踩到刽子手,都会不自觉的说声对不起。

    但是他们显然搞混了修养和世界观的关系。

    玛丽王后绝对是一个非常有贵族修养的人。但这与她眼中没有穷人并不矛盾。

    很简单的例子。

    多年前西方有些国家,就主张在屠宰行业实行无痛苦宰杀。这绝对是人道主义行为,是人性光辉的闪现,是高尚的,是伟大的,是值得称颂的。

    但是,有一个基本事实没变。就是那些动物仍然是要被宰杀,然后扔进绞肉机里做成各种香肠,或者合成肉排的。

    玛丽王后的贵族风范与此类似。就像春秋时代早期,国家之间打仗,不追及逃跑的人,不斩杀意外落马的人。打仗就真成了田园牧歌了吗?显然不是。打仗一样会死人的。

    被尊为中国最后一个标准贵族的宋襄公,一样上烹杀过他国国君的。其对待无法反抗的敌人,并不比后世奸诈诡辩的君主们仁慈一分一毫。

    回到玛丽王后的“蛋糕”。

    人们真正愤恨的不是所谓口误,而是由此反应出的,王后对穷人和富人的分类。

    富人是可以吃面白活下去享受生活的人。

    而穷人则成了只配吃面包,活不下去的不同于富人的另一种人。

    那位未蒙面的大哥吃起来无法下咽,以至于划伤食道的异物,竟然被m君当做美味啃食多年。

    他想到这里,当时就没胃口吃饭了,也就比平时多喝了几杯酒。

    古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话虽如此,头皮都被酒精弄麻痹了,忧愁也未减一丝一毫,反倒生出许多别的幽愁暗恨来

    他再多喝几杯后,满桌子的菜都变成了猪食,使劲揉揉眼,才发现不过是酒精的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