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薄田厚土 » 第三十六章、一山二虎

第三十六章、一山二虎

    靠近杏花村有一座小山,貌似一只卧着的大肥猪,人们将这座山叫做肥猪山。肥猪山是东西走向,在山东边的村庄叫梨花村,杏花村在山的西边。听这两个村的名字,就知道当年植被茂盛,大树浩瀚的景象。人们都说,杏花村在肥猪山的猪头这边,所以这个村的人聪明好斗,但不会赚钱,日子过得很紧巴;梨花村在山的猪臀位置,所以这个村的人有经营头脑,户里过得比较富裕。

    两个村拥有一座山,为确定山界,远古的老人们还是很聪明的,山顶上建有一个小石屋,在山顶中间对着石屋有一条小路,老人们就以这条小路为两个村的山界。多少年了,两个村没有因为山界发生过纠纷,即便村民开垦山地越过一步,那家栽树扩宽地方,大家心照不宣,也就默许,顶多适当拿些补偿。

    进入八九十年代,境况悄悄发生了改变。当杏花村的人们与土地打交道、与坷垃头急眼的时候,过着仅有吃喝,没有钱花的日子。梨花村的人们已经不把精力放在地里了,他们看中了这座山。几个村民在山上开起了采石场,开山卖石头,搞石子加工。这么一来,山的两边就是两重天。山的西边冷冷清清,而山的西边梨花村,机器隆隆,炮声连连,人们大多买上拖拉机,或者汽车,依靠这个山发家致富。

    山石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疯狂地开了几年,靠近梨花村这边的山全开光了,就慢慢向山界逼近,而且开山放炮落下的石头,经常骚扰着附近的村民,有时把房顶砸漏,或者砸毁院子里家具,给村民造成很大的不安全感。有时村民在山里干着活,一声炮响,石块雨水般地从天空落下来,人们担心有朝一日石头落在谁的头上,就别想活命了。老板有的是钱,逢年过节买上贵重的礼品去附近村民家里坐坐,哪家发生了什么变故,要钱借给钱,要车有车,给予一切方便,就是偶尔砸坏谁家的东西,也是高价赔偿。

    村民的愿望很渺小,很容易满足,老板的一点小恩小惠,他们就放弃原则和利益。但开山侵占到山界,就不是一个小事情。这是祖祖辈辈坚守的山界,如果毁在这辈人身上,全村人都是一种耻辱。

    几个村民找到村干部们反映,梨花村开山过界好几十米,这个事情咋解决。

    其实,这件事情,作为支部书记金山是知道的,但他不会带头让群众闹事,他是要把握全局的。但如果他们继续侵犯山界,也说明杏花村的当家人太无能,自己也不会咽下这口气。今天来机会了,村民主动找上门来,而且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看那样,只要书记一声令下,村民就会跑到山上为山界而战斗。

    金山让村民坐下,心平气和地对大伙说:“各位老少爷们,你们的心情我很理解,这不是欺负咱头上来了吗?咱杏花村的人怕过谁?”。

    金山很合适宜地发动,人们更是情绪高涨,都嚷着让书记领着上山,讨个说法。

    金山摆摆手,说:“大伙冷静点,他们侵过来的这些地方,修复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阻止他们的侵权行为,关停人家的采石场,那是上边的事情,咱也没有这个权利,但大家放心,我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

    “你说咋办?就这么等着吗?”

    “不是,你们多带一些人,现在就上山,要制造一种气势,咱杏花村不是好欺负的。当然,我这个支部书记带头上山是不合适的,咱现在不是怕事情,而是解决事情”。

    “对,书记上山不合适,咱召集一些人上山,真不行,就给他们打架”。

    金山用手压了压,给大伙继续面授机宜,“声势要大,但打架不行,真的打起来,咱有理也没有办法说清,打架不是目的,咱要的是尊严和权益”。金山又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

    一支浩浩荡荡地守卫山界大军开进山顶,大伙看到山上面目全非,茂密的植被已被张牙舞爪的断崖惨壁代替。沿梨花村的山界,是一条十几米深的悬崖,在悬崖的一边,工人们还在钻着炮眼,准备放炮。

    “谁是当家的,给我站出来”,这边领头的是栓柱,他掐着腰,很威风地站在悬崖边上,向正在干活的人群里喊道,身后的人们也开始吵闹起来。

    “咋呼个熊!谁这么屌能?”,其中一个开着钻眼机的人,看似是这里老板,他关上马达,把机器随手一撩,飞身跑过来。

    他跑到距离栓柱几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干活的工人也停下手中的工作,有的坐在一边吸烟,有几个人也凑过来。

    “你们开山赚钱,别损害外村的利益,看看开到哪里了”,受金山指派的村里支部委员二华首先发话。

    “那个文件说,这个山是你村的,况且我们开山也没有开过界啊?人家赚钱你们别眼红吧”。

    “你们开了这些年,也没有找你们,现在已经开到我们地盘里,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放狗屁!你们睁开眼看看,那条路是界限?”,这个老板的口气明显硬起来。采石场的人们聚拢一块往前凑,有的还嚷着,“想打架还不容易”。

    “自己办了亏心事,还这么硬气,天下还有道理吗?”二华在争辩着,看着对方的人在聚集,这边的人们也开始往前凑。

    “老二,抄家伙!”他话音未落,那个被喊着老二的首先蹿上来,手里拿着一个根撬棍。

    “老少爷们,上,谁怕谁!”,因为这边的人事先没有拿工具,人们纷纷拾掇身边的石头,凑在一起。

    两边人的慢慢地往前凑,五米、四米、三米.......,在对峙着,好像谁也不想动第一手,但谁也不想退缩。

    眼看一场械斗马上开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阵紧似一阵的警笛响起了,不知道谁报警的,几名警察跑到山顶,及时制止了一场械斗。

    事后才知道,是金山估计要发生械斗才报警的,而且顺便给镇上领导汇报的这个事情。

    金山就是金山,有头脑、有心计,只要一出手,山界的问题就必须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