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一剑开天门,震惊祖龙一百年! » 第148章 立储的问题

第148章 立储的问题

    “百姓苦暴秦久矣。”荀子眉头深锁,满脸痛苦的表情,“暴秦的所作所为,已然威胁到了天下人的生命安全。”

    “尤其秦王即将立擎苍为储君后,天下人将进一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不说别的,自齐国被擎苍所灭,如今楚国已然在擎苍一步步蚕食下,人口数量骤减,昔日楚国繁华将一去不复返。”

    “随之而来的就是魏国,毋庸置疑届时伐魏人选依旧还是擎苍,到时候生灵涂炭,中原十室九空,只要擎苍不死,天下就不得安宁,所以扶苏,你要肩负起你的责任来。”

    荀子的话,让扶苏顿时肃然,他没想到,荀子对他的期望竟然那么高。

    “老师,计将安出?”扶苏的眼睛,越来越亮,他大概明白,荀子此次秘密前来咸阳的目的,心中顿然涌出无限豪情。

    “还是老夫刚刚那句话,咸阳即将成为龙潭虎穴,为天下人计,公子必须尽早离开咸阳这个是非之地,待他日咸阳之事尘埃落定,公子便可返回咸阳,扭转乾坤,成天下共主。”

    荀子说这话的时候,不像是开玩笑,齐鲁三杰闻言不由得一阵愕然,包括扶苏都有些愕然,天下共主?荀子哪里来这么大的口气?

    但是等荀子接下来,与四人说出一番话后,四人这才恍然,一个个看向荀子的眼神,变得无比的敬仰。

    同一时间,擎苍已经进入宫中,见到了秦王嬴政。

    嬴政看到擎苍归来,十分高兴,在公众设宴款待他,作陪的有王翦和李斯等朝中重臣。

    席间秦王当着朝中重臣的面,询问了擎苍有关在楚国作战的经过,擎苍都一一做了解答,朝中群臣听完擎苍所描述的内容后,一个个面色变得诡异,尤其是王翦和李斯等人。

    因为谁都没想到,擎苍如今在楚地,居然已经得到不小的民心,而楚国中枢那帮人,居然出昏招,大冬天与擎苍划江而治,把半壁江山拱手相让。

    擎苍看着大臣们惊讶的样子,丝毫不以为意,他此刻心中想的是另外的事情。

    扶苏没来今天的晚宴,这让他感觉到一丝诡异,扶苏今天敢在城外拦住自己的车驾,却不出现在酒宴上,这么好攻击自己的机会他没跳出来,难道他又在私下里搞什么阴谋?

    历史上大秦王储之争,十分复杂隐秘,因此引出的政治风暴和后世猜疑的内容层出不穷,可随着自己的到来,情势已经得到根本扭转。

    扶苏如今基本没有成为储君的可能,但是明显扶苏并不甘心,而秦王虽然一再在群臣面前说,要立擎苍为储君这样的话,可却又一直没有实施。

    擎苍这次回来,就是要看看秦王和扶苏,到底在卖什么关子,可现在看来,咸阳这潭水,远比自己想象中要深得多。

    在擎苍知道的历史中,从始皇帝驾崩,赵高李斯发动沙丘政变,到扶苏蒙恬自杀,咸阳在胡亥和赵高的血腥统治下,血流成河,以及秦二世历经三年大秦帝国崩亡过程来看。

    当时的大秦朝堂,有关立储的问题,对立势力绝对没有史书上写得那么温和,秦王嬴政在成为始皇帝后,也绝非没有所谓对功臣良将下黑手之说。

    擎苍前世其实专门了解过,在秦国灭六国最后一战中,当时领兵大将分别为王翦、羌槐和杨端和。

    那一战之后,羌槐和杨端和的名字,在大秦皇朝后期几乎没有再见到过,王翦王贲父子传说退隐山岭,只有王离短暂出现在后期几场大战当中。

    统一大战后,到后来的南征北讨,为什么羌槐和杨端和这些正当壮年的统军大将,被始皇帝弃之不用,亦或者干脆没有任何文字记载。

    擎苍现在大概脑子里有个猜想,就是这帮人要么死了,要么成了立储过程中,各方博弈的牺牲品,否则无从解释他们为何在历史长河中突然不见了。

    来到这个世界后,擎苍见识过扶苏犯下那么多错误,却依旧位置稳固后,就知道大秦王储之争有多么复杂。

    秦王嬴政之所以直到死都没有立储,除了公子扶苏做不了储君,还有本土保守势力和激进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

    其实说白了就是最高层政治理念不同,治国方针不一样,对权利和财富的重新洗牌,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态度,这才导致大秦最高阶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秦之所以二世而亡,最高阶层的矛盾要占很大原因,而其中又属储君问题最为突出。

    就像眼前,大家明明心里都知道,秦王想要立擎苍为储君,可是秦王却始终不提出来,所有的一切就显得那么诡异,却又那么理所当然。

    当然擎苍也能理解,他知道公子扶苏背后代表的,其实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势力。

    不光是儒家等诸子百家,他的血脉也是极其特殊的。

    扶苏的身体流淌着楚国王室的血液,他的母亲其实就是楚国的公主,所以他的身上,深深烙印着楚国人的痕迹。

    也正因为如此,嬴政对扶苏十分不满意,老秦人对此也是耿耿于怀,但是楚国外戚在秦国朝堂上的势力,却不遗余力想将扶苏推上位,扶苏自己也想上位。

    扶苏一旦上位,楚系外戚必定独揽权柄,届时必然威胁到老秦人对大秦国的统治。

    所以嬴政一而再的当众重申,要立擎苍为储君,早就引起楚系外戚的不满。

    毕竟严格说起来,擎苍也不是老秦人,他的母亲是魏国人,在秦王政没有立后,没有立嫡的情况下,擎苍和扶苏其实都有机会成为储君。

    但擎苍的志向,不仅仅只在储君上面,储君的位置,就算嬴政不给他,迟早有一天,他凭自己的能力,也能拿到。

    他要做的,是拯救大秦,改变历史,阻止历史上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

    因此在宴席之后,擎苍主动找上嬴政,说有要事与嬴政商议,嬴政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