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中医: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医术是跟师娘学的

第二百七十五章 医术是跟师娘学的

    听到师徒俩的议论,老杨夫妇脸上又浮现出绝望,吭哧着抹眼泪,伤心欲绝的样子,也不像是漠视女儿性命的刻薄之人。

    王承舟微微叹了口气。

    说到底,还是普通人对医药方面的知识了解太少,家人陡然得病,必定会吓得惊慌失措,对所谓的医生百依百顺,人家说啥,他们必定会信啥。

    这对农村夫妇,面对病危的女儿,早就吓得六神无主。身处绝望,怕是那位胡大夫拿根草给他们,他们都会当成灵丹妙药,深信不疑。

    所以说,为医者,如果品行不端,其酿成的惨剧,必定罪大恶极!

    王承舟心情沉重,一步来到床前,轻轻托了一下女孩儿的脑袋,触手之处一片湿热。她的头发早就被汗水浸透,随着他往上抬,脖颈上立刻就淌下粉红色的汗珠。

    这是太阳病转阳明病的征兆。

    伤寒感冒一般就是指太阳病,症状为恶寒、无汗、身痛,一般情况下,发汗即愈。但是,如果不治疗,或者发汗不彻,甚至汗不得法,就会转变为阳明病。

    而阳明病的症状就是壮热、汗大出、怕热、口渴。

    这女孩儿嘴唇泛白,是汗出太多,脱水之故;汗出粉色,是身体太过虚损之故;皮肤壮热烙指,是体内热邪太盛之故。

    虽然认真计较起来,气血两虚确实是引起她闭经不潮的根本原因,可眼下暑热炽盛,必须先去其热邪,才能保住她的性命。

    若是小命都没了,还谈什么温通身体?

    “明月,你过来帮我扶着她。”

    王承舟招呼道,依旧在给她解释,“用现代医学的话说,这女孩儿怕是都烧到四十度了,如果不赶紧把烧给退下来,十分有可能危及生命。”

    “现在汤药有点来不及了,我必须先给她放血清热。”

    “你刚才不是还犯愁不能给她下针,要怎么快点治疗她吗?现在,你仔细看着。”

    郭明月立刻跑了上去,挨着他坐在床边,用力抱起女孩儿的上半身,专注得连话都不敢说了,大眼睛一眨不眨的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放血疗法效果其实是非常显著的,只是随着一些西方思想的传入,越来越被人妖魔化了。”

    王承舟拉开女孩儿背上的衣服,手指轻按,而后拿出三棱针,一针挑开了她的皮肤,暗红色的血液立刻就流了出来,“对于这种壮热不退的病人,咱们首要选择的放血点,就是大椎穴。”

    “你学过任督二脉,应该知道大椎穴是督脉上的穴位。而它的确切位置,就是在第七颈椎棘突下,或者第一胸椎上,两者交接的凹陷处。”

    “不过,说起来很麻烦,真正找穴的时候,你只需要让病人勾头,颈背交界处的高突椎体下缘就是大椎穴了。”

    随着他的讲解,郭明月攥着小拳头,伸长脖子瞅着,不住的点着脑袋。而床上的女孩儿随着暗红色血液的流出,禁不住呻吟了一声,意识似乎清醒了一些。

    屋子里的众人俱是满脸惊奇,但是,还不太十分确定真的是因为这吓人的放血治疗,才有了效果。

    王承舟帮女孩儿轻轻擦拭一下背上的血污,扶她平躺回去。然后,又拉起她的两只手,在大拇指指甲外角尖处点了点,同样一针刺了下去,鲜血立刻渗出,“明月,这个穴位你记得吗?”

    “师父,我知道!”

    上次被他挖苦之后,郭明月可是狠狠下了一番功夫,把学过的每条经络上的穴位记得滚瓜烂熟,“这个是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名叫少商穴,是它的井穴。”

    “不错。”

    王承舟点了点头,脸上终于有了一点笑容,“前面说过,风寒感冒是由于肺气失宣,风热感冒是因为肺气失和。”

    “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之井穴,在其上放血,可以有效清除肺热。”

    “除此之外,还有耳尖放血,能够清除肝胆经引起的热邪;百会穴放血,可以镇静安神,用于治疗癫痫狂症;委中放血,具有清热凉血,通经活络的功效,针对血中热毒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和腰背疼痛有奇效。”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治病技巧。

    郭明月却听得坐立不安,不停在自己裤兜里摸着,急得都麻爪了,“师父,先别说先别说,我忘记带小本本了!”

    “你现在给我说这么多,我怕我记不住呀!”

    “哎呀,这些似乎都是我现在就能用到的东西,我必须得学会!”

    王承舟一阵无语,起身道:“咱俩又不是师徒缘分将尽,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用着急,我多说几次,你早晚会记住的。”

    “嘿嘿。”

    郭明月弯着眉眼一阵傻笑,“是哦。反正从今以后,我必定跟师父形影不离呢!”

    郭陈氏靠墙跟站着,闻言,脸上一黑,狠狠瞪了自己闺女一眼。

    “水……我想喝水。”

    正在此时,床上的女孩儿突然呢喃了一句,声音微弱,可全屋子的人都安静了下来。特别是老杨夫妇,简直跟见了什么奇迹似的,一阵惊慌失措,却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给自己闺女喝水,眼巴巴的看向面前神奇的年轻人。

    “给她喝呀。”

    这俩人还真成惊弓之鸟了,之前被他训斥了一顿,连一碗水都不敢随便让自己闺女喝了。

    王承舟随口答了一句,观察了一下女孩儿的状况,吩咐道:

    “拿纸笔过来,我给她开几副药。”“刚才的放血疗法只是暂时稳定住了她的病情,想要完全脱离危险,必须还得吃药。”

    “你们别嫌麻烦,拿到方子,立刻就去公社或者县里抓药,越快越好。”

    老杨一下子看到了希望,激动得搓着手,根本不敢有任何质疑,“小神医,您放心!”

    “反正俺们一家子为了盛兰的病都快把家底掏空了,都到这一步了,也不在乎那三瓜俩枣。”

    “您写方子吧,我现在就跑公社抓去!”

    听到这话,王承舟倒是对他高看了一眼。当即提笔写了一个白虎汤加西洋参、玄参、竹叶、荷杆、桑叶的方子。

    白虎汤一般会用于治疗中暑,也就是太阳中暍。用来治疗阳明实热也是一样的道理。

    杨盛兰的身体特别虚弱,西洋参和玄参可以益气养阴,助她承受白虎汤的攻伐之力。

    竹叶、荷杆、桑叶有清透之功,能够更好的帮她清除气分之热。

    看着卧病在床的女儿被这年轻人三两下就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老杨捧着他开的药方子,简直跟得到什么至宝似的,一刻也不敢停歇,小跑着冲了出去。

    “老杨,你干啥去?”

    哪知道,刚出门,院子里就响起一道中年人的质问声,“你闺女的病,吃了我的药好些了吗?”

    “胡大夫……”

    老杨的声音本能的就有些畏惧,可想起王承舟刚才说过的话,面对这个耽误自己闺女病情的庸医,立刻就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儿道:

    “好个屁!”

    “胡长庸,你给俺闺女开的是啥药啊?俺闺女从初春开始就吃你的药,这都入秋了,反倒差点给你治死!”

    “人家小神医都忍不住骂你是个混账。你还有脸来我家,给我出去!”

    听到院子里的争吵,邹存良脸上的表情一僵,没想到事情赶得这么巧,俩大夫撞一起了。都说同行是冤家,王承舟是个小年轻,脾气又大,确实是狠狠骂了这个什么胡庸医几句,现在人家找上了门,两人不会打起来吧?

    大家伙儿估计都是同样的想法,不由得一阵紧张,犹豫着走了出去。

    “杨德顺,你疯了,敢骂我?”

    果然,众人还没走到堂屋门口,院子里的胡长庸就跳着脚叫了起来,“你又给你那个半死不活的闺女请大夫了?”

    “你什么意思!我胡长庸正在经手的病人,你找别人插手?”

    “你闺女是天生的气血虚弱、体内湿寒,要不然,会得什么月事病?这样的人,就是容易伤风感冒,而且还不容易好。我这是从根源上给她解决问题,你从哪儿听来的小儿之见,敢骂老子庸医!”

    “你手里拿的啥?是别人给你闺女开的方子?给我看看!”

    胡长庸在当地颇有名望,见他发飙,老杨气势立刻就矮了下来,被他一把将方子夺了过去。

    “白虎汤?哈哈哈!”

    只看了一眼,胡长庸就仰着头,一阵大笑,摔着手里的方子道:

    “哪里来的无知小儿,还敢嘲讽老子是个庸医!”

    “看看这方子,连基本的用药常识都不懂,简直狗屁不通!”

    “杨德顺,这药你都敢去抓,你是嫌弃自己闺女死得慢吧?简直胡闹!”

    老杨见他说得信誓旦旦,不由得就有点懵,结巴道:

    “不……不可能!”

    “人家小神医给俺闺女放血,几下子就把她弄清醒了。”

    “这么厉害的人,开出来的药怎么会不对?”

    这时,众人终于从里屋走了出来。

    王承舟上下打量着院子里那位留着八字胡,喷得口沫飞溅的中年人,脸色阴沉。

    “怎会不对?”

    胡长庸在人群中扫视了一眼,立刻就把目光锁定在众星捧月似的王承舟身上,冷笑道:“敢开生石膏,年轻人,你这医术是跟着师娘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