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孤舟问剑篇 » 第17章 有些晦气

第17章 有些晦气

    一大一小奔着附近醉仙楼而去。

    北塞城内,酒水佳酿最最有名气的酒楼有四处——

    东城东来居的留客仙酒,南城客来居的梅子酒,北城赴乡楼的梦乡酒,以及西城醉仙楼里的醉仙翁酒。

    醉仙楼外人群往来,人头攒动。

    有钱的富豪汉子酒鬼大老远便嗅到了酒香,欢喜跑进楼买醉。

    没钱的好酒之徒只能驻足门前,深深闻上几口酒香,便当尝过滋味了,不舍的离开了。

    年轻道士肚里的酒虫作祟,嘴便馋了,不去管青牛的到处悠闲散步,一股脑儿拽着少年进了酒楼。

    酒楼分四层,一楼多为大醉伤身也不去顾的酒鬼,吵吵闹闹中夹杂几句荤话腥话,大有视死如归之势。

    二楼上的客人更多是来满足口腹之欲,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一样不少,就是酒水少了点。

    喜欢去三楼的多半是文人雅士。

    靠窗倚栏故作寂寥,有感时吟诗作赋,无聊时听曲解乏,就是不知道是曲调先入耳还是楼下酒鬼嚷嚷声更为响亮。

    四楼是富豪商贾、达官显贵总爱去的地方。

    酒楼刻意修建了包间,既可以居高临下时俯瞰下方,也能机密不外泄。

    通常来四楼的客人,只是偶尔俯瞰,看见下方人群,好像就是看见了些蝼蚁,也算是一种自我宽慰和高权显摆。

    年轻道士抬头望了一下,摇了摇头,人间即便不苦,也很无趣,唯有酒水还不错。

    入了酒楼不品佳酿,尽是些尔虞我诈、攀比嫉狠。

    那便真的是很无趣了。

    贫道还是喜欢小酌几杯,品酒悟道修清静皆不误。

    少年不喜欢这些闹哄哄的场景,觉得还不如在街头那些小面馆吃碗阳春面来得舒心愉快。

    二人选了一楼靠窗的的位置。

    点了些菜肴后,年轻道士郑重其事道:“再来两壶醉仙翁,呃,最好是顺带两只碗,能让来客多贪几杯,酒楼生意名声才能大显。”

    小二听得乐呵,礼敬几分,下了楼,心里念叨这道士说话中听。

    年轻道士看向眉头不展的少年,故作玄虚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知道后半句否?”

    少年早已习惯年轻道士古怪性情,想了想,试问道:“有江湖就有恩怨?”

    “对是对,”年轻道士摇了摇头,“只是,也不全对。”

    年轻道士轻微抬头,只是瞥了一眼正上楼而去的那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心中暗骂一句晦气。

    随后又和少年喋喋不休起来。

    “贫道还是喜欢那老剑仙说的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一定有高手。”

    “说这话的不是个高手就肯定是个废柴。”

    “怎么说?”

    “要么本事太大想找对手找不到,要么干啥啥不成,尽空想一大堆,其实连那些高手的风范如何都半点不知。”

    “哈哈……,贫道悟了。”

    吃饱喝足,少年心满意足,甚至都不觉得周围吵了。

    年轻道士揭开了一壶酒,收起了另一壶,倒了一碗,由于少年不喜欢喝酒就舍去了。

    穷道士小口小口品尝酒水,笑逐颜开。

    少年突然说道:“穷道士,说那话的人是不是高手?”

    年轻道士点了点头,“很高,有几层楼那么高,不过脾气倒是不错,说不定听着你先前那番话,恨不得立马收你为徒,然后赞叹你一句,老头子我这徒弟说的极妙啊!”

    少年不由失笑,可以想象那画面了。

    年轻道士突然黑了脸,叹息复叹息道:“这店家也太黑心了,好好的佳酿偏偏要掺点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唤来小二,结了账,年轻道士不由得多嘴几句,说做生意不能做昧良心的事,便宜贪多了,很容易祸不单行,所以呢,做人得凭良心,做生意更要凭良心呐!

    一大堆啰哩巴嗦的大道理,给店小二说的蒙圈,好像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不由的愧疚起来。

    正要准备离开,只听一声巨响,下一刻,整个酒楼人群轰然而散。

    人群惊魂未定,稍微冷静过来,也只敢在远处指指点点。

    ——

    酒楼四楼甲字号包间。

    有来自北方有诗国的亲王正在于神眼王朝的商贾议事决策。

    原先双方还算是和睦,没有过度吵闹。

    只是当神眼王朝姓刘的商客提出要购买有诗国马匹时,遭到拒绝。

    有诗国亲王蔡有叔果断拒绝道:“我们有诗国可以与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有商贸往来,可自始至终唯独不与人交易马匹。”

    停顿片刻,蔡有叔正色直言道:“更何况是一个对我们国土虎视眈眈的强国。”

    神眼王朝的刘咏脸色难看,先前任由对方抬高物价,是准备为了博其好感,好提购买战马一事。

    结果,蔡亲王翻脸比翻书还快,半点不退让。

    百年前,有诗国不过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能覆灭的小国,隶属于北方已经覆灭的大武王朝。

    以提供战马给大武王朝而挣扎求存,苟且偷生。

    突然有一天,有诗国出了个武将,镇守北方,阻挡住了大武王朝的屡次袭击。

    不久后,此人创建了数十支精锐铁骑,更是多次击退大武王朝的进攻和边境诸国的侵犯,留下了银甲军威名。

    几乎同时,在此人的引导下,诗国出现了大批量的商人,游走于诸国,以他国物易他国物,赚得盆满钵满。

    最终于一甲子年前,随着大武王朝的突然覆灭,有诗国翻身当家做主。

    之后,北方诸国中有诗国以骏马健壮多产、行商坐贾、铁骑银甲而闻名,可以说是国库充溢、铁骑护国。

    至此后,有诗国多了条国律——不准买卖马匹,违者斩立决。

    所以,身为亲王的蔡有叔没破口大骂和大打出手已经算是便宜刘咏了。

    只是有些人啊,就是得了便宜还不卖乖,偏偏想要踢踢铁板。

    刘咏脸色稍稍缓和,言语冷漠道:“蔡有叔,当真要与神眼王朝作对?购买马匹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们皇帝陛下的旨意。你同意这笔买卖,就是盟友,反之,等我们踏平谣国后,你们将会成为下一个谣国。”

    刘咏嘴角冷冷上扬,整个铁炉子洲就属我神眼王朝版图最大,国力最强,你们有诗国不过苟延残喘了数十年,就敢如此反对皇帝陛下,岂不找死?

    蔡有叔不以为然道:“神眼王朝今时不同往日,已经不如当年强悍不可挡。如今那只是一个腐败的国度,一个昏庸无道的君王,一群无用的大臣,能成何大事?”

    刘咏怒道:“蔡有叔,别给脸不要脸!”

    门外,由于包间里动静过大,刘咏带来的下属们纷纷慌乱涌身。

    相比之下,另一边有诗国的随从下属们,更多只是转头瞧上一眼,毫不担忧。

    只是各自的目光锁定都暗暗锁定了自己的目标。

    这时,有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上了楼,径直朝两方人群过来,不急不慢。

    刘咏怒气冲冲,来到矮他一头的蔡有叔跟前,“最后再说一遍,有诗国愿不愿意成为神眼王朝的盟友?”

    蔡有叔冷哼一声,看也不看刘咏,转身推开房门,准备离去。

    冷光闪过,刘咏手中多了把匕首。

    朝着门前那人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