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孤舟问剑篇 » 第10章 道士的无奈

第10章 道士的无奈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到了少年,下意识朝营地上妇人老幼那边退了退。

    第一时间去握住了那把铁剑,望着年轻道士的眼神戒备至极。

    年轻道士身形修长,笑容憨厚,一袭道袍古旧,用木簪束道髻,却给人蓬乱之感。

    年轻道作揖一礼,歉意而笑道:“抱歉,贫道打搅到诸位好汉了,不过,能不能把贫道的坐骑放了啊?”

    捆绑拖拽着青牛的数位大汉齐刷刷望向年轻道士,然后又看了看动弹不得的青牛。

    最后还是无奈,解开了好不容易抓到的食物。

    看来今夜注定要挨饿了。

    心情难免失落,可又能怎么办,总不能给那年轻道士一顿揍,然后强行宰了那头青牛?

    这一路走来,经历的磨难还算不上能抹去人性,最起码不会为了一顿饭而烧杀抢掠、伤天害理。

    甚至有时,还是会选择援助他人而甘愿挨饿受冻。

    在途中,遇到过一伙难民,多是些老幼妇孺,几个大汉经过一番挣扎犹豫后,还是将自己几天的干粮水壶都给了那些妇幼老人。

    不然今夜也不至于食不果腹。

    算是第二次背井离乡的少年,好几次和大汉们一同狩猎捕鱼。

    期间,总是能看到这些虽然都是小镇居民、可也只是半生不熟的汉子们的和睦相处。

    有次,路过一片丛林,发现野兽一头虎牙兽的踪迹,最终大伙费了好大力气总算是捕猎到的虎牙兽。

    意外总是先一步到来,那回虎牙兽突然发狂,挣脱了束缚,见人便撕咬。

    面对这头凶兽,数位大汉原先慌乱无措,只能到处逃窜,生死一线。

    少年当时也只敢躲在树上不敢吱声。

    只见那头虎牙兽扑向不远处拼命逃跑的汉子,眼见着那大汉就要死于猛兽利爪之下。

    就在这时候,一名壮汉突然跑出,直接先一步抓住逃跑的汉子,连滚带爬,滚进山坳,躲过凶兽的攻击,也救了那人一命。

    当时在树上瑟瑟发抖的少年在想,如果换做作是他,肯定是不敢去救人的。

    少年打心底里敬佩那大汉的见义勇为。

    之后,在黄雨楼的带头和众人之间的信任配合下,还是付出了些代价才斩杀了那头虎牙兽。

    这一路上,少年清晰明白了当时年轻夫子与自己说过的话是对的,外头的世界并不是只有当年你所看见的那些不好。

    大风大浪见多了,哪怕是只保持着一丝善良温柔,那便也是最好的事情。

    更何况,这些人如今依旧心存善良,至于将来如何,那是将来的事。

    这些人中,经过了几个月的相处,有人奉信佛祖,相信因果报应;也有人崇尚道门,向往那清静无为,见着了道士,便会心有敬畏。

    更多人则还是相信好人有好报,好事迟早要来的,只是还没到时候罢了。

    不像少年,什么信仰都没有,甚至有时候少年觉得连自个儿都不能相信。

    少年认为即便相信佛祖、崇尚道门、书院道理,那也不能成为救命稻草。

    少年只想活着,活着才有希望去翻翻那些旧账。

    黄雨楼觉得这年轻道士一身装扮如那些年从书上看来的隐士高人别无二致,有些藏不住的喜悦。

    围着火堆,少年缩在角落里,毫无存在感。

    黄老头儿则劝慰起那些壮汉和老幼妇孺,“咱们不能为了这顿饭就放弃道德人性,离着北塞城也不远了,就当向这年轻高人借向阴德,好换接下来的路程走的顺利。”

    挣脱束缚的青牛屁颠屁颠围绕在年轻道士身边,不时低头蹭了蹭道士的脚,又抬头看向道士,像是在表达不满和委屈。

    年轻道士拍了拍青牛后背,远远瞥了一眼角落里的那个少年,愁苦道:“老伙计,你说那小家伙会愿意跟随咱们修行否?”

    道士掐指算算,自嘲道:“没想到贫道也有被拒绝的时候。”

    今夜月光如水赴壑,荒山野岭火光摇曳生姿,注定无眠。

    年轻道士笑眯眯的走了过去,为了表示歉意,当着众人的面,在袖口里摸索半天。

    突然,在众人诧异惊憾的目光中,摸出一大堆干粮面饼和水囊,说是为了报答众人不杀牛之恩。

    灰心丧气的众人顿时恐惧又惊喜。

    在俗世王朝里,山上仙人脾气素来捉摸不透,上一秒可能还在表达高兴,下一秒可能就会大开杀戒。

    简直就是变幻莫测。

    见着年轻道士的袖里乾坤,老人就差点险些跪地磕头喊保佑了。

    而先前选择放了青牛的壮汉们则感到庆幸,幸好没有犯傻,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地上那些年轻道士送出的干粮足够吃上好几天了,足以支撑到北塞城了。

    十二人中,唯独一老一少与众人不同,老人是过分激动,原地蹦跳了几下,嘴里大喊着,我的娘勒,仙人,真是仙人嘞!

    年轻道士打量了下老人,资质其实是不错的,只不过如今年岁太大,修行路上的那道门槛不可能迈过去了。

    可惜了!

    少年则警惕十足,目光有意无意总是在年轻道士身上扫过,小手紧握着腰间铁剑,心里想着最坏的打算,若这道士是个坏心眼有心机有阴谋的,该怎么逃脱?

    虽然知道肯定逃不掉,但是怎么也得想些法子才好心安。

    这给年轻道士看得郁闷不已,自己看着就这么像个坏人?怕不是你小子眼瞎?

    最终,年轻道士还是笑嘻嘻围着火堆烤火。

    夏夜燥热,燃起火堆只是起个照明,虽然月光明亮,但是不影响。

    其次是要防止野兽靠近,不过这荒山也就几棵孤零零的枯木,连个野兽的影子都没能瞧见,怕也是多余。

    不过有远比没有是要好的。

    用黄老头儿的话说就是,有备无患,怕死就得早早想好应对之策。

    年轻道士向少年那边靠了靠,百无聊赖,想了想,就扯了个话题。

    “虽然防人之心不可无这道理是没错,但何至于此?即便贫道有害人之心,如此大费周章图个啥?你不嫌累贫道还嫌累呢。”

    年轻道士捋了捋蓬松的头发,有些哀叹道:“你这娃儿,没救了。贫道一番好话,硬生生让你给当作了坏水,要不得啊!”

    少年更为警惕,离了这道士远了些,心里更为惊恐,这年轻道士竟还会读心术不成?

    自己如何想的,他怎么都知晓?要更为小心些才好。

    年轻道士像是忍无可忍了,猛然起身,一巴掌拍在少年脑门上,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道:“信不信贫道真送你回你老家?气死贫道了,这年头当个好人都这么难了?这世道啥时候变得这么不堪了?”

    少年被突如其来的一巴掌给打蒙圈了,这时才反应过来,小心翼翼道:“你确实看起来不像好人,夫子他媳妇儿说过,出门在外要提防这几种人,僧人道士小孩老人,往往其中百分百隐藏着高人。”

    “既然说高人,就有好有坏,最是不抱有丝毫这人是好人的希望,才能活得长久。”

    “缘老头儿也说过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且我在京城见到很多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月色撩人心弦,本应该吟诗作赋一首。

    结果,年轻道士无奈摇头道:“你他娘的也是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