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为了丞相大人得加钱 » 第五十八章 曹姑娘害了相思病

第五十八章 曹姑娘害了相思病

    曹娥感觉到一片冰凉,眼泪把枕头都湿了。最近流得眼泪,比十几年加起来还多吧?

    曹娥记忆里可没受什么委屈,也不是伤感的人,记事起几乎就没哭过。一天时间,要把一生的泪水都流光么?

    “哗!”拉开窗帘的声音,房间里骤然一亮,阴暗也随之驱散。

    曹娥仍然没觉得开心,似乎真的一下子就好受多了,觉得暖暖的。

    多么想看种云一眼,仔细看看,用心记住……

    曹姑娘也不埋怨了,也不哭了,她忽然变得非常安静,琢磨着找个恰当的时机瞧瞧他。

    宫妇的声音道:“外面刮着风,夫人禁得起风寒?”

    一个清脆的声音道:“全都要打开,门要打开,气都不通,会憋气。”

    种云的声音道:“侍女都出去吧。”

    侍女纷纷应道:“是。”

    种云又说道:“不要蚊帐了,这纱布太密挡气流,去找更透气的纱橱。”

    种云说起话来十分轻快,对世俗的高低贵贱一无所知似的。门窗打开了,人们忙碌起来,屋子里的气氛顿时活络。

    一番捣鼓,按照种云的意思,屋里宽敞了很多。

    种云脱掉鞋,也不顾袜子脏兮兮的径直就爬上了床,手里还拿着毛巾,二话不说就往曹姑娘脸上搽脸。

    曹姑娘道:“我坐都坐不稳,你为要干啥!”

    种云无奈之极,说道,“给你收拾一下,看看你不知道收拾”

    曹姑娘眼睛一转,忙委屈又无辜地说道:“都是父亲教我这样做的,你要治,那我不敢了。”

    “罢了罢了!”种云叹了一气。

    曹姑娘声音断断续续,“你别嘴了,过阵子我有点力气的时候,还会写下来做凭据,免得你不信。”

    只有仍由种云折腾,本来就是夏天,大伙儿怕曹姑娘受寒气,才给她盖薄被,衣服可穿得薄,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白棉中衣。

    还好种云有所顾惜、不想让曹姑娘难受,刻意避开了胸前,把衣服脱了。曹姑娘变得紧绷绷的,身子线条的轮廓因此被凸显出来,倒碗一样的形状弧度却是很美很流畅,有种叫人感到面红耳热的美好。

    在场的人大多是宫女,赵高也是个老宦官,只不过这副样子着实很没仪态,太辱没她了。

    种云故作深沉的样子,装模作样地摇头叹息。。。

    忙活了半天,种云擦了一把汗嘘出一口气:“好了,都出去吧,我教怎么吐纳,很简单的。嗯?平时吃什么?”

    赵高忙答道:“夫人只能喝一点,精米熬制的白粥。”

    种云道:“经常保持空腹最好,白米粥不错,加点盐,给我准备点好吃的,不挑。”

    赵高无不应允,吃点什么完全没有问题,就是顿顿山珍海味,都觉得是小意思。

    赵高走出去,见周仓还在院子里,和御医们呆一块儿。糜芳已经走了,要赚钱。

    赵高打量了一番周仓:“先去洗漱换身衣裳再来,歇一歇也没事,现在主公不能被任何人打搅,要傍晚才出来商量大事。”

    周仓道:“多谢了。”

    “杂家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可不能这么说。”赵高道。

    种云看了一眼偏西的太阳,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环境真好。他能做到的都尽力做到了,听天由命等着结果了。

    他长吁了一口气,这才回忆起刚才的境况。似乎在皇帝面前做得有点过火了?急切地表忠心,却搞得像是表白似的……

    怎么样,那是人家曹丕的江山。想想不禁有些后怕,毕竟在这个君权至上的集权时代,伴君如伴虎,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男人具有攻击性,常常有莫名其妙的畸形自尊。曹丕也许会不高兴,如果他真的很在意的话……

    种云想起连献丹都不能,也很不爽,若是曹休没听到了谈话声,这丹药必定献上去。

    但是自己爽不爽,有什么用,谁管你?

    种云泛起一股疲惫和无力感,想到部曲等人还眼巴巴等着,忍不住说道:“辛苦大家了。”

    大伙儿并不在意,道:“主公的事,就是咱们的事。那么着急,兄弟心里也急。”

    种云挥挥手:“你们住下来沐浴更衣。”

    石达开问道:“主公怎样了?”

    种云道:“听说病得很严重,现在还不知道,你们只管好好睡一觉,后天再说。”

    众人若有所思地点头称是,一行人缓缓从大院走过,沿途的下人也常常议论战事,人人都在关心荆州这场大战。可是种云竟然对此不太了解。

    章武二年夏六月,东吴陆逊大破蜀兵于猇亭彝陵之地。刘备奔回白帝城,赵云引兵据守。

    忽马良至,见大军已败,懊悔不及,将孔明之言奏知刘备。

    刘备叹曰:“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

    遂传旨就白帝城驻扎,将馆驿改为永安宫。人报冯习、张南、傅彤、程畿、沙摩柯等皆殁于王事,刘备伤感不已。

    又近臣奏称:“黄权引江北之兵降魏去了,陛下可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

    刘备曰:“黄权被吴兵隔断在江北岸,欲归无路,不得已而降魏,是朕负权,非权负朕也,何必罪其家属?”仍给禄米以养之。

    黄权降魏,诸将引见曹丕。丕曰:“卿今降朕,欲追慕于陈、韩耶?”

    权泣而奏曰:“臣受蜀帝之恩,殊遇甚厚。令臣督诸军于江北,被陆逊绝断。臣归蜀无路,降吴不可,故来投陛下。败军之将,免死为幸,安敢追慕于古人耶?”

    丕大喜,遂拜黄权为镇南将军。权坚辞不受。

    忽近臣奏曰:“有细作人自蜀中来,说蜀主将黄权家属尽皆诛戮。”

    权曰:“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丕然之。

    曹丕问贾诩曰:“朕欲一统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吴乎?”

    诩曰:“刘备雄才,更兼诸葛亮善能治国。东吴孙权能识虚实,陆逊现屯兵于险要,隔江泛湖,皆难卒谋。只可持守,以待二国之变。”

    丕曰:“朕已遣三路大兵伐吴,安有不胜之理?”

    尚书刘晔曰:“近东吴陆逊新破蜀兵七十万,上下齐心,更有江湖之阻,不可卒制,陆逊多谋,必有准备。”

    丕曰:“卿前劝朕伐吴,今又谏阻,何也?”

    晔曰:“时有不同也。昔东吴累败于蜀,其势顿挫,故可击耳;今既获全胜,锐气百倍,未可攻也。”

    丕曰:“朕意已决,卿勿复言。”遂引御林军,亲往接应三路兵马。

    早有哨马报说,东吴已有准备,吕范引兵拒住曹休,诸葛瑾引兵在南郡拒住曹真,朱桓引兵当住濡须以拒曹仁。

    刘晔曰:“既有准备,去恐无益。”丕不从,引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