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明月松江照 » 第九十三章 一减二分之一:宫斗来了

第九十三章 一减二分之一:宫斗来了

    皇上和皇后虽然前后出发也就相差了5天。

    可是这一路上也差不多有两个月没有见面了。

    一路上皇上都有意加快赶路的进程,每日也尽量多赶路一些时辰。

    想着或许如此便能追上蔡瞭瞭也说不一定。

    可是那曾想,蔡瞭瞭也是加快赶路进城,每日赶路也多赶两个时辰。

    如此以来,皇上一直在在后面追,蔡瞭瞭一直在前面跑

    皇上到训州并没有通知训州的太守,毕竟皇上此番乃是秘密出行。

    皇上到了训州之后,让人去太守府通知手太守。

    当然了也不能空着手去,还得带着皇上的信物前去。

    如此训州太守也才能相信,黄撒谎那个是真的来了。

    太守将皇上安排在自己府中住下。

    皇上可是一国之君,岂有住客栈的道理呢。

    当然了皇上也说了,不可太过张扬。

    皇上特意让太后收拾一间厢房出来便好。

    既然是皇上的意思,训州太守自然也只能遵守便好。

    皇上此番前来并没有暴漏自己皇上的身份,也让训州太守不要泄露半句。

    皇上安顿好之后,便向太守询问一番钦差大臣的事。

    皇上来的也确实不巧,蔡瞭瞭刚好带着精锐部队,补充了粮草再次去了山上扑火。

    “钦差大人近来可好?”

    “回皇上。臣为官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见一个钦差大臣亲自带着工具,带着人前去灭火。”

    “钦差大臣亲自带人去灭火。”

    “回皇上,是。昨天钦差大臣刚带着人下山补给了干粮,明天应该能回来。”

    “他们不是每天都回来的吗?”

    “回皇上,是。这也是老臣非常钦佩钦差大人的一点。钦差大人说了,要趁着如今或是被控制的情况下,赶紧去山上做二次灭火,防止再次引发火灾。所以他们每次去山上都会带足三日的干粮。说是这样便可以节约一上一下的时间。”

    “那他们睡在哪里呢?”

    “钦差大臣上山前特意让上山的人每个人都背了一床草席。说是累了就把草席往地上一扔,便也就睡了。当时老夫听了心里是由衷的钦佩钦差大人。昨日是他们第一次下山,臣站在城楼上,看着他们回来。各个的脸都沾满了森林燃烧之后的黑色灰烬。衣服也烧坏了。这衣服听钦差大人说是专门防火用的,还让我们找了绣娘,专门制作。说是万一有破损好即使更换,免得大家受伤。”

    “防火的衣服?”皇上有些惊讶。

    皇上听过之后,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皇后只天底下最高贵的女人,如今却真的应验了那句,以天当被,以地当床。

    皇上也并没有告诉训州太守,钦差大臣就是当今皇后。

    “回皇上,是。这衣服里面有一个夹层,夹层里面装了一些,钦差大臣说是石棉网。说是可以防火。真是没想到这钦差大臣连这些知道,臣真的是自愧不如。即便是有防护衣,可是臣看着他们下山补给干粮时,臣注意到,他们手背大多还是有烧伤,手心有些也起了水泡。看得非常心痛。尤其是钦差大臣,那个手背的晒伤,臣都还能看见血再留。臣让他们休息几日,把伤口包扎之后再上山。可是钦差大人说,这扑火这些都是小伤,这会倒是爆包扎了,上了山,这就是及其容易引火的物质。而且还笨拙,手脚不利索。直接就用水冲洗了一下,敷了一些止血的药,带着干粮又上山了。听他们一同上山受说,每次扑火钦差大人都是走在最前面,所以这手上的烧伤才会最严重。”

    皇上当然知道,训州太守不必自愧不如。毕竟蔡瞭瞭来自天上,又很多连皇上都不知道,更何况是训州太守了。

    训州太守对钦差大臣那是一个赞不绝口。

    能力、智谋、还亲自去扑火,都赞不绝口。

    可是训州太守越是夸赞钦差大人,皇上心里越是七滋八味九杂,就像川菜一样。

    皇上回到房间后,没有说话,一夜未眠。

    第二天清晨精锐部队从山上下来了,本以来可以看见蔡瞭瞭,看看蔡瞭瞭灰头土脸,虽一身狼狈却高大无比的她。

    可是却没有蔡瞭瞭的身影。

    精锐部队也是着急得很,才下了山。

    他们在山中扑火,可是风向突然转变导致火势突然转变。

    蔡瞭瞭走之前特意询问了风向先生还有星象先生,这几日的风向变化。

    风向先生就很明确的告诉蔡瞭瞭,这几日风向不定,一定不能靠火源太近。

    蔡瞭瞭也注意了,离火势都保持一段距离。

    不仅如此,每次灭火蔡瞭瞭都走在最前面。

    可是在风向突然改变的时候,蔡瞭瞭却一把将最靠近他的几个人,一把扔出了老远的地方。

    等他们回过神,去发现钦差大人却不见了。

    于是他拼命的扑火,他们找了一夜,可是也没有找到蔡瞭瞭。

    精锐部队20人跪在地上请罪。

    皇上心里很难过,他很想下令搜山。

    人要见人,死要见尸。

    可是皇上知道,蔡瞭瞭一定不希望皇上如此。

    再加上,如今风向不定,随时可能因为风向变化,让这些进山扑火的人受到生命威胁,威胁还好,还有生存的机会。

    有的时候或许一瞬间便会让人失了性命,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皇上让精锐部队下去好好休息。

    可是精锐部队那肯,尤其是被救的那几个人。更是宁死也要再回上中去找钦差大人。

    皇上自然知道他们此时的心情,“朕相信,钦差大人一定能或者回来。只是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若是钦差大人回来了,你们却不见了。你们让钦差大人如何受得了。钦差大人在临危都要救你们。你们却为了回去找她,让自己的生命于不顾。”

    “可是皇上,臣等心中有愧。”

    “你们心中有愧,那朕呢?难道朕派钦差大人前来训州,朕错了吗?”

    “臣等不敢,请皇上恕罪。”

    “钦差大人可是好人?”

    “回皇上,钦差大人自然是好人。”

    “那好人自然有好报,你们可听说过。”

    “是。”

    “你们训了一夜可是想寻着钦差大人的尸首?”

    “臣等不敢。”

    “你们进山扑火,可有看见烧焦动物的尸首?”

    “是。”

    “这就对了,钦差大人如此一活人,你们都没有寻着尸首,说明他一定还活着。只是这过程你们不清楚罢了。”皇上在劝说他们的同时,也将自己说服了。

    皇上此时坚信,蔡瞭瞭一定还活着。

    “是。皇上英明。”

    “好了。朕相信,钦差大人既然有能力救你们,就一定有能力救自己。”

    皇上一个人回了屋,想起了蔡瞭瞭第一次来到四纳国的时候也是受了重伤。

    那个时候身上多出骨折,右耳还失聪了。

    蔡瞭瞭不也都活下来了吗!

    所以,这次也一样,皇上坚信,蔡瞭瞭一定还活着。

    退一万步说,蔡瞭瞭可是来自天上。

    蔡瞭瞭本就不属于四纳国,说不定是回了她原本的世界也说不定。

    皇上本能和自觉告诉他说,蔡瞭瞭此次失踪乃是蔡瞭瞭一手策划。

    首先,蔡瞭瞭有观测风向还有星象的大师。

    蔡瞭瞭怎么能不知道,风向会变。

    还有如果真的是风向突变,大火应该将所有的人都全部吞噬才对。

    为什么偏偏只有蔡瞭瞭一人呢!

    风向确实突变,也确实对他们造成了危险。

    但是蔡瞭瞭至少也会在安全距离内,否则无论如何都不会只是蔡瞭瞭一个人失踪。

    如果真是这样,那看来蔡瞭瞭在比皇上先到的几日里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大事。

    若是如此,皇上静静等候蔡瞭瞭的归来便是了。

    皇上赶紧去了精锐部队休息的帐中,询问这几日在山中可有异常发现。

    可是他们除了进山扑火,哪还有什么异常的事情发生呢。

    突然,其中一人说道,“回皇上,前几日我们上山扑火时,在山中发现一个受伤的猎户。”

    此人正是当时接受了蔡瞭瞭的安排,负责监视那个猎户的人。

    “猎户?”

    “是。那个猎户受了伤,被我们救下、钦差大人害怕他吸入了有害的东西,还特意让我寸步不离的守着观察了此人一夜。现在想想确实也奇怪,这训州失火,都没人敢进山,此人还去打猎,着实有些可疑。”

    皇上一沉思,这猎户确实可疑。

    那看来,蔡瞭瞭也一定是发现了这个猎户可疑。

    既然知道此人可疑,蔡瞭瞭也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那后来此人呢?”

    “此人说他从旁边的厘州来,他要回厘州。钦差大人也就放他回了厘州。”

    看来蔡瞭瞭一定是调查此人了。

    估计是碍于钦差的身份不便行动,便策划了此事。

    既然如此,皇上派了些人,去山中搜查蔡瞭瞭的消息。

    可是始终都没有发现蔡瞭瞭。

    皇上心里倒是真的松了一口气。

    皇上和蔡瞭瞭这半年多的相处,这默契还真是培养得相当不错。

    如今蔡瞭瞭虽然不在了,但是他们依然按照蔡瞭瞭之前的工作安排进行工作。

    那日听了淑妃的话之后,皇上也终于算是放心了。

    虽然知道蔡瞭瞭肯定没有事,但是始终心里还是放不下。

    听了淑妃那么一说,皇上这心里也总算是踏实了。

    次日皇上便带淑妃,尤铆施去了街上的米铺。

    果然和皇后长得一模一样。

    “昨日听我妹妹说,年老板和我的亡妻长得很像。今日一见果然一模一样。”皇上内心很喜悦,但是又忍不住想要怄气一番蔡瞭瞭。

    谁让蔡瞭瞭竟然如此明目张胆的玩失踪,害得皇上担惊受怕。

    皇上也还真是会说,亡妻。

    难道皇上就不考虑一下蔡瞭瞭会如何反击吗!

    蔡瞭瞭的反击,怕是要家破人亡哦。

    不过皇上这话倒也没有说错,原本的皇后也确实已经殁了。

    被说成是亡妻,蔡瞭瞭心里简直硌得慌。

    看来两个多月不见,皇上的这皮也是有些痒痒了。

    “恕在下冒昧,可否问公子一个问题。”蔡瞭瞭倒是一副商人职业的微笑说道。

    不过虽然在微笑,听着总有些毛骨悚然,渗得慌。

    “年老板请说。”

    “敢问公子您亡妻过世之后,您可是至今未娶?”

    “亡妻对我情深义重,实在是无法忘记亡妻。”皇上也不太明白,蔡瞭瞭为何如此问。既然问了,那就按照之前的逻辑回答吧。

    “既然如此公子可愿意娶我。您如今家中无妻,我也未嫁。公子觉得如何?”蔡瞭瞭这一反击果然漂亮。

    这是什么话,简直让淑妃和尤铆施都惊到了。

    这皇后如今可是在皇宫里禁足,再把此人娶回皇宫,这宫里岂不是又两皇后了。

    被惊到的还有皇上,不过心里一想,这也才是如假包换的蔡瞭瞭。

    还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皇上内心倒是欣喜若狂,一时之间光顾着高兴了,也没有回答蔡瞭瞭的话。

    “公子莫要见怪,也莫要当真,我就是和您说笑呢。公子对您亡妻一往情深,您的亡妻也不一定不希望您沉浸在悲伤中。我既然和有缘和您的亡妻长得一模一样,也算是借着这张脸,开导开导您。还请公子莫要见怪。”既然皇上不回答,蔡瞭瞭自然要补上。

    不过蔡瞭瞭这话倒也说得着实很好。

    “年老板说的是,不过年老板若是真愿意将此生托付于我,我也必定不会辜负年老板。”皇上这话怎么听都觉得有点浪荡的感觉,可是偏偏配上一个一本正经,用情至深又很诚恳的说道。

    皇上这般说辞,倒是完全忘记了淑妃和尤铆施还在场。

    淑妃站在皇上身后,心里一个冷笑:看来皇上最爱的人果然还是皇后。即便仅仅只是长得一模一样,也能让皇上说出如此的话来。

    “公子您真是会说笑。”蔡瞭瞭倒是没有想到,皇上还能说出如此的的话来。

    看来蔡瞭瞭不在的这段时间里,皇上也确实把自己放养了,放飞了。

    这个时候店里进了客人。

    “有客人来了,我们就不打扰年老板了。告辞。”

    还好有客人来了,不然皇上怕是舍不得离开啊。

    脚上怕是有千斤重的秤砣托着皇上的脚。皇上极不情愿的迈着沉重又不舍的步子,慢慢的离开了米铺。

    “公子慢走。”

    晚上子时已过,皇上房间的门外,除了有两个侍卫站岗以外,在没有其他人。

    屋内也是黑漆漆一片。

    翻窗户蔡瞭瞭从来都比走大路,走正门来得顺手,来得利索。

    蔡瞭瞭从窗户外面,一个动作干净利落地翻到了皇上屋内。

    踮起脚尖,悄悄地走到皇上榻前。

    慢慢地撩起帘子,床上居然没人。

    什么鬼?

    糟了。

    蔡瞭瞭刚刚反应过来,一把刀从后面直指在这蔡瞭瞭后背,“不要动,若是不想死,就给朕侍寝。”原来是皇上。

    皇上如今和这蔡瞭瞭的默契,还真是好得不要不要的。

    不过这些荤段子,皇上如今说起来也是越发的顺口和熟练了。

    看来蔡瞭瞭是打开了皇上的潘多拉之盒,释放出了皇上的本性啊。

    “侍寝?您不是对亡妻念念不忘,至今无法释怀未能再娶。这怕是不好吧,怎么能对得起您的亡妻呢?”

    “深更半夜的跑到男子闺房,难道不是这个意思吗?”

    原来皇上不正经的时候,比和亲王有过之不及。

    “把刀给本宫放下,本宫今儿来找你是有事跟你说。”

    “什么事比侍寝还重要?”

    “要不侍寝结束了,再说?”蔡瞭瞭也不是什么正经的主。

    皇上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收起了刀。往桌旁便走去。

    “过来坐。”

    蔡瞭瞭也只能屁颠屁颠的跟过去。

    “你不是说你到训州来灭火的吗?为什么跑去卖米了,还失联了?”

    “本来我是准备在训州好好扑火,没想到有一日上山去扑火,却在山中发现一个假冒猎户。”

    “假冒猎户?”

    “是。后来经我查明,此人原来是和是训州交界的醇国派来的奸细。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我只能悄悄的离开。”

    “为什么不和太守大人说呢?”

    “太守大人要忙着安定受灾群众,哪里脱得了身。反正卧底也是我的强项。于是乎,我就换了女装悄悄的潜进了醇国。”

    原来那日蔡瞭瞭失联后,换了一身女装,去了厘州。

    当日蔡瞭瞭离开京城时,蔡丞相给了她一封信。

    说是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去找此人。

    此人便是厘州太守。

    蔡瞭瞭找到厘州太守之后,厘州太守一看是个小姑娘。

    “不知道姑娘找老夫有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当今丞相水大人,让我来找您。”

    厘州太守一听是水丞相,表情都有些不太好了。

    “水大人让您来找我,可有何事。”

    蔡瞭瞭看这个表情就知道此人,肯定抠门得很。

    厘州太守看了信,给了蔡瞭瞭两根金条。

    一个金条说实话,从厘州回京城都可以了。

    不过蔡瞭瞭倒是精得很,能给两个金条看来这厘州太守倒也确实有钱。

    既然有钱又才给两根金条,看来这厘州太守也太抠门了吧。

    既然水大人的面子都不好使,那蔡瞭瞭也就只能来暗得了。

    入夜之后,蔡瞭瞭在厘州太守府上观望了很久。

    再根据厘州太守离开取回金条的时间,估摸着这训州太守家里藏银子的位置。

    果然这活地图名不虚传,蔡瞭瞭非常顺利的,就找到了厘州太守家藏银子的地方。

    蔡瞭瞭潜了进去,哎呀我的妈呀。

    这简直就是绝了,满屋子的银子。

    如此看来这厘州太守还真是抠门,贪了这么多看来手段不错。

    既然如此,蔡瞭瞭就盗了这一满屋的银子。

    可是如此数量的银子,蔡瞭瞭这个小身板再结实也不能全部拿走。

    这些银子应该有些年岁了,有些箱子上面还有蜘蛛网。

    蔡瞭瞭倒也无妨,这真金白银怕什么蜘蛛网呢。

    洗洗更干净,不妨碍使用。

    第二日蔡瞭瞭,换了一身男装,摇身一变成了钦差大臣,直接查封了太守府。

    可是这个时候蔡瞭瞭即便是钦差大臣,也没有兵能够称的气场面。

    所以,蔡瞭瞭去之前先打了一个土匪窝子。

    好在这过去没有枪,全靠手上实力。

    如此一来蔡瞭瞭把窝土匪给一锅端了。

    好处是什么呢?

    好处就是打劫来的银子一人一半。

    这生意简直太划算了。

    如此多的银子太守哪能说的清楚。

    自然是要下狱。

    于此同时蔡瞭瞭快马加鞭让人送了一封信给水大人,说明了厘州太守的不忠。

    当然了厘州太守不忠贪污受贿的银子,也是全数上缴给了水大人。

    不是说好的和土匪一人一半吗?怎么能全数上缴呢?

    这边是蔡瞭瞭给这一半银子的条件,这帮钦差大臣后面跟着的假士兵,要在押运过程中上演一出自编自导的劫匪戏。

    于是蔡瞭瞭带着这其中的两三箱的银子,去了醇国。剩下的银子暂时放在厘州。

    蔡瞭瞭带着银字到了醇国,买下了不少粮食铺。

    然后将这粮食铺的粮食,分批分次的运到训州城中,也就是蔡瞭瞭如今的粮铺中。

    如今蔡瞭瞭这粮食铺中的粮食,那各个都是堆到了天花板上。

    借口倒也很简单,训州一定缺粮食。

    哄抬粮价,一定能在训州城内制造暴乱。

    蔡瞭瞭从醇国买来的粮食,足够训州城内的百姓吃上一年了。

    听完之后皇上问蔡瞭瞭,“你这卧底未免有些太草率了写吧。就办了厘州太守,然后还和土匪一人一半分了脏,最后去了醇国买粮食。”

    “难道还不够吗?”

    “那个假猎户呢?”

    “假猎户人影都没有,毫无线索,根本查不到。不过既然这个时候来训州,也没有其他动作,就待了一两晚便离开了,看来他们要观察和确定的事很简单。皇上您觉得灾后什么事观察起来很简单?”

    蔡瞭瞭这话直指粮食问题,“所以,你就提前买了粮食。若是醇国真有什么事,这训州城也能自给自足。”

    “皇上英明。”

    “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回来?”

    “看看醇国的情况,等他们挑事了我再回来。”

    “好。瞭瞭如今你一个人在外面。凡是都要多加小心。”

    看得出皇上很不舍,很心痛。

    但是还是要以大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