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1987 » 第十一章 集市

第十一章 集市

    还有人指着一个正在买肉的大爷,说道“小哥,那是我舅,我们赶时间,所以我舅让我先来你这买鱼,就这两条了,记得给我便宜五分钱啊。”

    说完后还观察了那位被他称作舅舅的人,是否发现这边的小动作。

    李古岩也不拆穿此人的谎言,客气道:“好来没问题,你要哪条?”

    虽然来买肉的顾客很多但一次性购买的数量并不多,不过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还是让卖肉大汉笑得合不拢嘴,麻利地给前来的顾客称好猪肉,还不忘宣传道:“我家的猪肉都是现杀的,肉肥还新鲜,以后常来啊!”

    有买二两肉的、也有买一两肉的、更有面厚的顾客,真就买了二钱肉。

    不过这边热闹的场景可把另外几家卖肉老板给得罪了,只看他们怒容圆睁的眼神,凝视这边就知道了。

    李古岩没用多长时间就把今天的鱼全部卖掉了。

    临走时,肉店老板还提醒道:“兄弟,下次卖鱼还来我这啊。”

    然后麻利地削了一块猪肉扔给李古岩,李古岩顺势接住,拿在手上掂了下,心里估摸着有半斤多呢,心想:“难道是老朱觉得我今天卖亏了,割块肉算是给我补偿了。”

    李古岩给朱长志比了一个OK的手势,猪肉老板没看明白,两眼圆睁疑惑地望着他。

    李古岩这才反应过来,立马说道:“没问题,老朱。”

    老朱就是卖肉大汉的简称,全名叫朱长志今年四十五岁,是土生土长的金原县本地人,之前在特殊机构工作,在1979年下旬的时候国家取消了这个特殊办事机构。

    据老朱叙述当年他还在特殊机构的时候可威风了,走在大街上哪个人看见他不退避三舍,把人打死都不用负责的,在职的时候有多威风,特殊机构解散的时候就有多落寞。

    说这个特殊机构解散其实不太恰当,应该说是分成两个机构,分别是县政府和县委。

    可对于老朱来说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以上的两个机构他都没机会进入,最后沉寂了两年后,在一位亲戚的帮衬下开始了自己的猪肉生涯,据说那位亲戚现在已经当上了县里的大领导。

    李古岩没去深究故事中的真伪,只是当个乐子来听,收拾好摆摊用品后李古岩准备出去转转,东西就暂存在朱长志的店里。

    原本估摸着要下午五点多才能卖得鱼,没想到这才不到四点就全部卖完,能有这么高的效率还要感谢朱长志的配合。

    李古岩一边漫无目地闲逛着,一边心里复盘着今天的生意。

    整体来说对于今天的销售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提前了一个小时完成了既定计划,不过也整理了三条吐槽点。

    第一是称重方式,现在用的是杆秤,每次秤鱼的时候都要一点点移动秤砣,等杆秤最终平衡时,才能读出最终重量。

    不但称重效率低,还不方便读数。没有后世的电子秤方便,只要把东西放在秤上就能直接读取物品重量。

    第二是计算方法,现在压根就没有计算器,用的还是算盘,李古岩知道有算盘这种计算工具,可是不会用啊!

    而且鱼都是整条卖出去的,每条鱼的重量都是有零有整,这让计算难度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为了计算快捷,对于那些零头较小的,李古岩就直接抹掉零头后再算钱。

    就这波骚操作可把前来买鱼的人高兴坏了。

    李古岩暗暗发誓道:“要是进军电子产业,第一件事就是把电子秤和计算器给造出来”。

    这一誓言也为李古岩以后的电器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是市场环境,满地摊贩遗留下来的垃圾没人清理,坑坑洼洼的路面积攒了不知名的脏水,毫无秩序的各色摊位,还有一些贼眉鼠眼和嚣张跋扈的小偷和混混,整个集市完美示意了什么叫脏乱差,连后世最差的菜市场都不如。

    如果不是李古岩现在一穷二白,打死他也不会来这种地方摆摊,人身和财产安全完全得不到保障。

    街上人多眼杂,李古岩并没有急着清算这次的收入,抽出一张五元钱零用后,就把剩下的都贴身收好,以防被人惦记上。

    李古岩漫无目的走到了“供销合作社”门口。

    供销合作社在华国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简称合作社、供销社。

    供销社可能对城里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它在县级以上的城市几乎没有过,但在县级以下却有近四十年的辉煌历史,对于乡镇实体经济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直到九十年代后期才渐渐淡出市场。

    这里的供销社是沿着街道由五间房并排组成,还没进屋就能听到供销社内算盘的噼啪声。

    屋内没有隔墙全部打通,对比周边商铺显得尤为气派。

    货物的摆放分为前后两排,中间作为售货人员的走道使用,客人是不允许进入的,如果客人需要什么物品,都是由售货员取来交给顾客的,不像后世的商店和超市,都是由顾客自行选取货物确定最终购买的物品后交给售货员结算。

    后排货架是依附在墙壁上打造的,外排是类似后世的珠宝柜台,一件件陈列的物品通过玻璃看得清清楚楚,只是在材质上与后世的珠宝柜台相差较远。

    销售人员就穿梭在两排货架的中间,给前来购买的顾客拿取想要的商品。

    供销社内陈列的货物很多,大到手表、收音机、自行车、电视机,中到衣服、鞋子、酒水、饮料,小到糖、醋、针、线等,一应俱全。

    一名小朋友站在买零食的柜台前,因为个子太矮看不到柜台里的零食,急得直叫唤。

    身旁的父亲笑呵呵地把他举起骑在自己的脖颈上,问道;“现在看到了吧,想买哪个。”

    小朋友指着糖果,急切道:“吃糖、吃糖”。

    还有小朋友看见零食就不想离开,被父亲踢了两脚后,不甘心地离开了。

    李古岩,随意地指着各类物品,询问价格。

    最贵的是黑白电视机要五百多块,自行车也要两百多,不过好在已经不需要票了。

    在1980年后华国陆续放开了各种票据的限制,在1992年全国全面取消了各种票据,自由市场完全放开。

    在那之前人们在购买物品的时候,不但要给钱还要提供对应的票据,比如说肉票、米票、面票、油票、自行车票等等。

    李古岩悠闲地问着价,销售员不耐烦地回答着。

    在把大部分物价了解了一遍后,花了四块钱买了两个发卡和一些日用品后,便离开了供销社。

    接待李古岩的售货员直翻白眼,骂道:“没钱还问那么多”。

    供销社的销售员都有正式编制的,每天卖多卖少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每月该多少工资还是拿多少工资。

    像李古岩这样问价问个没完的主,早被一些脾气差的销售员赶出门外了。

    出门后的李古岩看向已经西落的太阳,知道时间已经不早,便去朱长志那里把大黄牛牵了出来,就这样愉快地驾着牛车,哼着小曲回村了。

    黄冈村,村口。

    杨老三和刘小七想着今天的收获不错,就早早地来到村口等李古岩回来,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他,可等了一个多钟头也没看见他的身影,两人不由得开始担心起他的安全了。

    在八九十年代华国的整体治安极差,土匪路霸那都是小事情,大胆子大的杀人越货都不在少数。

    “刘小七,岩子不会犯病找不到村子了吧,都快天黑了怎么还没回来”杨老三焦急地询问着身旁的刘小七贵。

    “不会的,估计有事耽搁了”刘小七不自信地回答道。

    “早知道,就我们去卖鱼好了,万一出个啥事可咋办啊”!

    “再等一会要是,如果再不见人,我们就一起出去找”!

    两人心里隐隐不安,焦急地等待着。

    就在两人惴惴不安的时候,杨老三首先看到了村口小路上,一个人牵着一头老黄牛朝村子走来,火红的夕阳映射在李古岩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显得庄重而神秘,让人无法看清他的真貌。

    杨老三和刘小七一起小跑迎了上去,齐声问道“没事吧”,

    “怎么这么晚才到村里啊”

    “我们还以为你出事了呢,要是再不回来,我们就准备发动全村去找你了。”

    李古岩抱歉地回答道:“没事的三哥,七哥,就是在镇上买了点东西,所以耽搁了一会,让你们担心了。”

    两人的话语让李古岩从心里感到温暖,这是最朴实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