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过气明星的反击从上离婚综艺开始 » 第三百零五章 提议

第三百零五章 提议

    “迟到的新婚礼物,还好不算太迟。”

    李虹见到李澈的时候竟然还在邀功,丝毫没有打扰到对方蜜月的愧疚。

    “速度这么快,经纬那边没有法律问题吗?”

    李澈只好起了个话题。

    “经纬丑闻对艺人声誉造成了巨大损失,我们当然不在乎跟他们一起上法庭。”

    李虹的底气很足。

    “但这依旧不足以支持艺人与经纬解约。”

    李澈的语气也没有任何担忧,因为官司就算打起来,要赔钱也不会是天价数字。

    这的确是个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不过袁喜年那里已经给李澈沟通过了消息。

    李澈只是要在李虹这里继续确认。

    “经纬马上就要没了。”

    目前经纬丑闻在明面上所发酵的程度远不能让这样一家庞然大物倒下,真正击垮它的,是李澈看到袁喜年邮件时,感觉匪夷所思的猜测。

    经纬可能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案,帮助腐败分子向国外洗钱。

    袁喜年在邮件里只是根据火星跳动的反应速度,在自己圈子里拼命打听了一些隐晦的消息后,才给出这种最有可能的猜测。

    而现在李虹如此笃定的态度,几乎完全坐实了这个猜测。

    “不过公司名字为什么要叫这个啊!”

    李澈看着身后横幅上的公司名字有些头疼。

    “看不明白吗?德艺双馨啊,双馨这个名字不是挺好的?”

    李虹有些莫名其妙的看向李澈。

    这种成语都不会吗?

    娱乐圈艺人素质真是堪忧!

    ……

    “现在回想半年之前,我感觉自己就像做梦一般。”

    酒会上,袁喜年在李澈身边感慨道。

    李澈其实比袁喜年更想感慨。

    上午的发布会上邀请了大量的媒体到场,李澈与李虹,以及曾经经纬经纪中分量最重的几位艺人代表共同宣布了双馨经纪的成立。

    媒体通稿已经像大海一样覆盖了全网。

    在通稿中,双馨经纪是艺人自己自律联合组成的经纪公司,将会对如今娱乐圈的风气进行翻天覆地的肃清,而“业务能力与艺人品德有口皆碑的李澈”,必然会是双馨经纪不同与以往的重要保障。

    论资历,双馨经纪中有太多比李澈在业内影响力更深的艺人——双馨经纪也招纳了几位原本并不是经纬艺人的大腕儿,但李澈无疑是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最红流量最大形象最正面的艺人。

    这个牌坊也只有李澈能立。

    不少蹭热度的公众号在第一时间就抨击了李澈吃相难看,趁火打劫,虽然马上也被粉丝和网友骂了回去。

    “如果现在的娱乐圈真的有能改变整个圈子风气的人,那他一定就是李澈!”

    在这个时间点说这样的话,独醒者并不敢出来嘲讽。

    虽然李澈自己看到都觉得槽点满满。

    如果有可能,李澈当然希望圈子的风气能健康向上,但娱乐圈说到底也还是个名利场啊。

    李澈能做的,只有在自己将来坐到顶部的时候,让自己周围的没有乌烟瘴气。

    即便是现在的双馨经纪,李澈的启程是第二大法人股东,也依旧没有这个影响力。

    酒会的焦点人物毫无疑问是李虹。

    那些所谓“艺人联合会”中最有影响力的艺人们,都围在代表着双馨背后最大资本火星跳动的李虹周围。

    但李澈坐上了双馨这张牌桌。

    这已经是一个最好的开始。

    “瀚博那边……”

    “陶天明半个月前就跑到海外了,当初他的基金宣布投资合作的那一批项目,他都没有到场。圈子里也是后知后觉,才发现他早就跑了。”

    袁喜年笑道。

    “那个丝绸与瓷器公司竟然真的有问题,不过上边又不是一定动他,他跑那么快干什么?”

    李澈摇摇头。

    陶天明当初在奔腾破产中扮演过不光彩角色资本圈内都心知肚明,但事情也是发生在多年以前,即便李澈委托袁喜年帮忙调查丝绸与瓷器,也拿到了一些东西,但上边如果没有动他的决心,也不会去翻那些陈年旧账。

    毕竟陶天明可以说是海外华人回国投资的代表人物。

    陶天明在上边的关系也非同寻常,毕竟人家半个月前就知晓了苗头,拼命绣红旗了,而李澈现在仍然对一切也只是猜测。

    “上边真要动他,他也跑不了,他那只基金虽然一直都在海外运作,但实际上大部分出资人都是国内的,上边现在对港城的掌控力度也今非昔比。再考虑一下他那支基金离谱的规模,资金当初是怎么出去的,以前有人帮他张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就不一定了。

    “现在上边手上有一只鸡是经纬,有一只猴是陶天明,鸡肯定是要杀的,可谁也不能保证这次不杀猴。如今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陶天明那里有一套成熟的转移资产模式,不杀猴,以后的效仿者就更止不住了。”

    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政策文件启程内部已经学习了很多次,资产流失问题是其中强调的重中之重,毕竟文娱产业的资金有太多空间可以操作了。

    上边对这个问题足够重视。

    “但是陶天明还是有可能平稳落地?”

    李澈猜测道。

    “看刀狠不狠,以及陶天明后边的人想不想让他当替死鬼了。”

    袁喜年虽然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觉得杀猴更好,但常年在资本圈混也见多了游走在监狱门口,甚至是枪口边缘的操作。

    最出色的金融家信奉一切都可以交易,甚至是金融本身的生命——信用。

    李澈轻轻抿了口香槟。

    “你觉得白芷如何?”

    李澈握着香槟手突然一抖。

    袁喜年看到后笑了笑。

    “你果然也想到了。”袁喜年的话里再也听不到情绪,“如果郁甘棠站出来,甚至最好是白芷站出来,拿着我们从丝绸与瓷器和梦影工厂那里调查出来的东西,在这个关口对陶天明发难,让这件事情在公众面前彻底发酵,上边的刀肯定会落得更准更快。”

    李澈没有开口。

    “当然,她们不出来发声应该也关系不大。毕竟陶天明在明知上边如果要动他,他绝对跑不了的情况下,还是早早的跑了,就证明他那里得到的消息对自己绝对一点儿都不乐观。真要翻旧账,他连任何补救的方法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