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齐物战记 » 第一七九章、向北(十二)

第一七九章、向北(十二)

    在攻下邓县后,任褚、苏二五等人并没有立刻继续出发,而是先向襄樊的大本营禀报情况,同时等着新的粮食运过来,并处理邓县城中的事情。在这一切都完成后,他们才终于出发,带着已经填补了援兵的一万大军出发,然后又被前面的析县给阻下来了。

    在攻打析县的这几天中,任褚想起了之前在邓县城下的困境,他不由苦恼了起来,特意唤来了苏二五,直接问道:“你这么厉害,有什么办法拿下析县吗?”

    苏二五沉吟道:“既然暂时打不下来,那就绕过去好了。”

    “绕......过去?”听了他的回答,任褚大吃一惊,“这怎么能行?而且......而且绕去哪里?”

    “去武关呗。”

    尽管任褚是个庸才,但他还是努力做到尽职的,脑子里早已记下地图,所以对比了目前所在析县和武关的位置后,他立马皱起了眉头:“这......这不太行吧,要是走进了关沟,被北朝军队围堵在哪里怎么办,要是没法尽快把武关打下来,那可不就糟糕了吗?”

    “所以,尽快打下来不就行了?”苏二五用一种理所当然的口气说道。

    任褚惊讶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信心,不过他这般的信心的确会传染给别人,也别人也跟着一起自信了起来,于是任褚也心安了下来,虚心询问:“那你有什么具体法子?”

    苏二五提议道:“大人你继续留在这里攻打析县,你借两千兵给我,我带着自己的部下及你借的兵奇袭武关,有大人你在吸引宛城的注意力,他们绝对会想不到我们居然会奇袭武关的,武关的人肯定也意想不到。”

    “你有多大把握尽快攻下武关?”

    “一半吧。”

    “一半......那也不少了,你还需要什么帮助吗?”

    “还需要一样东西。”

    ......

    武关关城依丹水而建,引丹水造护城河,三面环水,东北面靠山,显然并不那么容易攻打下来。关城共有三层,关城最上面有城垛,但头顶上没有任何遮蔽物,在这炎夏日光的沐浴之下,其滋味可想而知。

    躲在城垛的阴影上的哨兵既是困乏又是酷热,却又满头大汗,汗流浃背,时不时打个哈欠。虽说其职责态度算不得如何,但这其实是常态了,就连武关的最高长官都是睁一只闭一只眼,毕竟在这炎夏的季节里暴露在阳光下盯哨显然也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再说,虽然边疆经常发生战事,这十多年来也发生了多次大战,但基本上没有波及到武关,对于这些武关守卫来说,战争说不定也是个稀罕东西呢。

    尽管盯哨的态度十分不认真,但躲在城垛后的阴影里的哨兵忽然听见了远处逐渐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他心中一惊,连忙伸出脑袋出去瞄了几眼,发现前方一大群黑影奔疾而来。见到这情况,他更是惊慌了,连忙派人去禀报上级。

    当王再可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跟着其他的小军官斗着蟋蟀赌钱,通报情报的小兵在旁边说着时他还兴匆匆地逗弄着蟋蟀,等听完后他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随即彻底愣住了:“有军队接近这里?怎么会?”直到这时他依旧不敢相信,毕竟武关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大军接近过来这里了。

    然而这终究是危急的军情,他连忙扔下玩乐事顶着毒辣的阳光走到关城最上面往下看,果然看见一大袭阴影往这边急速而来,分明是一支骑兵,还是数千人的骑兵。王再可一下子心慌了起来,但还没等他做出反应,那支军队便在四箭之遥外的地方停了下来,唯有其中带头的将领骑着战马奔了过来。待那将领近了后,他才渐渐发现对方的面貌,竟是个少年人,长得年轻,也穿着北朝军队的甲胄。

    王再可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但他依旧没有放下警惕,等到那少年将领来到关城城下时,他便大叫着问道:“来者何人?”

    “我找王再可王将军!”城下的少年将领大声回道。

    王再可见这少年将领竟是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心里的提防更低了,于是往下面回道:“我就是你要找的王再可王将军,不知将军找我何事?”

    “我是都督大人派来的援兵,析县在不久前已经被攻下了,他派我等赶来通报此事,并支援你们守住武关!贼兵居然很快就来了!”

    听了这个消息,王再可又是大吃一惊,事实上在几天前他已经受到了邓县被攻下的情报了,就连宛城那边也派人过来通报一声提防敌军,没想到析县这么快也就跟着被攻下了,敌军的攻势竟是如此猛烈?他正被这通情报轰得脑子回不过神来时,便听见城下的少年将领继续说道:“具体事宜希望王将军能让我等进城后再说。”

    王再可不太放心地瞄了一眼远方的几千名骑兵,内心有些犹豫,继而又听城下的少年将领高声叫道:“王将军若是不放心,可以先让在下进去细细道来。”

    本正不知如何抉择的王再可听了这个建议,顿时间觉得轻松了下来,他想了想便往城下回道:“那你等一下。”接着他就吩咐守卫们打开水门,划着小舟出去了,这既避免麻烦又预防危险。在兵卒们的严格要求下,少年将领将身上的武器交予他们,并任由他们搜身,之后便上了小舟,随着他们从水门进了关城中,不久后他就出现在武关守将王再可的面前了。

    看着眼前这个因为闷热而有些脸色红润的少年将领,如此近距离看见其面貌,王再可更为其年纪稚嫩而吃惊了,接着便是在心里大大鄙夷一番,毫无疑问,这肯定又是个凭家里关系当上了这个位置的草包,如今还让这个草包过来支援武关......哼!

    尽管在心里不屑地鄙视着这个少年将领,但考虑到其背后可能势力不小,王再可满脸笑容地说道:“阁下肯定累了吧,不妨先歇息一下。”

    “不了不了。”少年将领摆摆手道,“我的部下还在外面呢,我还是赶紧先把事情告诉你吧。”

    听了这话王再可倒是对他的印象好一些,心想也算得上是个体贴部下的人,于是便应道:“也好。”

    “事情是这样的。”少年将领缓缓说道,“事实上,我是南朝人。”

    “......哈?”

    ......

    “嘿嘿,你们猜头什么时候才出来?”

    在酷暑的日光下,孙识善贱笑着问道。在苏二五的旧部下里,有三个人算是他的亲信,其中孙识善年纪最小,但也最机灵活泼,人长得黝黑,性子也很滑头。在苏二五刚成为他的上头的时候,在跟同袍们赌钱的时候就耍过花招跟别人闹起矛盾来,得知此事的苏二五毫不犹豫将他们都重罚了,之后屡次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也依旧被苏二五重罚,久而久之这个本十分狡猾的少年人反而成为了苏二五的拥簇,只不过考虑到他的性子,苏二五也故意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

    除了他之外,长得敦厚的杨望远年纪最大,三十多岁了,但为人正直坦率,做事情也从不挑担子,因而也被苏二五重用了,杨望远对这个赏罚分明、公平对待的小校尉也十分尊重。只不过杨望远做事往往会不够客观,颇有些嫉恶如仇,于是苏二五给他起名望远。

    第三人洪为仁为人阴沉,沉默寡言,却会干实事,脑子也很聪明,只不过心性有些狠辣,于是苏二五给他起名为仁,平时颇得苏二五器重。

    听了孙识善的问题,杨望远不屑地哼了一声:“幼稚。”

    “切,敢不敢跟我赌一把?”

    “怎么赌,这里又没有可以计时的玩意。”杨望远瞥了他一眼。

    话音刚落,随着远方“吱”的一声,接着轰隆大响,待在原地的兵卒们连忙往关城看去,果然是关城的城门被打开了,一个少年人从城门里逐渐走了出来,他们下意识欢呼一声,连忙一夹马腹骑着战马奔了过去。

    待他们进了关城后,发现城里的所有守卫几乎都昏倒在地了,除了苏二五的旧部外,其余人都禁不住惊讶地多看了几眼这个毫发无伤的少年将领,觉得此事颇有些不可思议。

    苏二五完全不顾其他人的诧异目光,走上关楼来到最顶层,他往关城后方眺望过去,仍然见到不少小堡垒,他之后武关后面还有一些据点尚未攻打下来......不过既然武关已经被占下了,那之后的也不算什么了。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一时间觉得呼吸都顺畅了不少,但他也明白现在还不到真正掉以轻心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