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七章 洛阳之战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七章 洛阳之战

    第六卷

    还我河山

    洛阳之战

    “属下参见大人。

    ”此时已过申时,王坚拱手站在了我的面前报道:“据骑哨报,我等好似已超过了窝阔台的队伍。

    “嗯。

    ”我点了点头,四天了,终于赶上了窝阔台。

    虽然车船行驶的速度要比‘蒙’军的行军速度快得多,而且船队还是昼夜不停地赶路,但船队在进入漕河之前,先由汉水入长江,再由长江进漕河,走的却是与‘蒙’军完全相反的方向,是以这才在第四天赶上了‘蒙’军。

    要确定是否超过‘蒙’军其实也简单,只要岸边的骑哨四处查探一番,观察有没有‘蒙’军的阿赤勒斤与打草谷的部队便可。

    “只四天便超过了他们?”我略一沉思后又不由觉得有些意外,我习惯‘性’地俯上前去探查着案前的地图,便随口问王坚道:“前方是何地?”

    “洛阳。

    ”王坚对我拱了拱手道:“此处离洛阳只有半个时辰的路程。

    “洛阳?”闻言我不由一愣,数年前端平入洛时,洛阳城那空无一人的样子又闪过了我的脑海,不知现在的洛阳又会变成什么样子了,该不会还是那副模样吧。

    哼!就算不是那副模样,生活在‘蒙’古人这些强盗的统制下,又能好到哪去?

    “‘蒙’军的行军速度为何如此之慢!”我粗略地在地图上丈量了一下长度,这襄阳至洛阳不过五百余里,‘蒙’军比我等多行了半日,也就是说他们一日也不过行军百余里。

    这么慢的行军速度若是用在宋军身上地话倒还不差,但这却是向来以速度著称的‘蒙’军。

    这对骑军来说便简直与蜗牛无异了。

    “大人。

    ”王坚拱手回答道:“‘蒙’军先败于钓鱼城,后败于襄阳,特别是素有‘蒙’古灵魂之称的怯薛军亦被我军重创,如此其士气不振亦是情理之事。

    而且其粮草不济,一路之上还需收罗粮草,其行军速度如此之慢便不足为奇了。

    “有理。

    ”我点头赞同了王坚的说法:“不过除此之外却还有其它原因,想我大宋自岳飞岳元帅过世之后。

    百余年来便从未有过追杀敌军的战例,窝阔台等人想必也料不到我会追杀他们。

    而且‘蒙’军历次出战都是满载而归。

    此番倘若空手而回,他们又如何面对他们的妻儿?是以这一路之上虽是‘蒙’军的辖区,但他们还是少不了要劫掠一番了。

    “那么,我等是否便要在此地设伏?”王坚皱了皱眉道:“洛阳城中有守军一万余人,虽只是些驱口不足为虑,却会将我等地行踪泄‘露’与‘蒙’军知道。

    “不。

    ”我摇头一笑道:“此战便要在洛阳,只不过我等要暂且休息一番。

    待‘蒙’军到了洛阳才成。

    ——————————

    ‘蒙’军不擅攻城亦不长守城,是以当‘蒙’军每夺下一城后,首先要做的便是推倒城墙,填上护城河。

    如此,他们便不用当心城里地百姓作反或是因为害怕而不开城‘门’,也不用担心城池失守后宋军能在此驻防,他们无论什么时侯,都可以骑在马上欢呼着冲进城去大肆劫掠。

    毕竟他们相信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一支骑军会比得过他们。

    当然,洛阳城也不会例外,不过这番他们却要为此付出代价,因为没有城墙不只是方便了他们,同样也方便了我。

    方便了我的忠顺军、骁骑军还有广武军,方便了这些早就想生吃了他们的大宋骑军。

    洛阳城中的那一万驱口军,只不过是些污合之众,这从‘蒙’军其它地方的驱口可以看得出来。

    ‘蒙’军对其辖区的统治,近似于近代的伪军,其无非便是聚集起城中地地痞、无赖还有强盗,指使他们搜括百姓的血汗,而后定期上缴。

    是以那一万守军,与其说是军队,倒不如说是些山贼。

    一群欺善怕恶的走狗。

    便如此次一般。

    ‘蒙’军的阿赤勒斤一通知他们‘蒙’军要来了,他们便早早准备好了粮食、美酒。

    准备好的牛羊,并预先搭建好一座座帐篷。

    最后,还有成群成群的,害怕得瑟瑟发抖的‘女’人,被他们吆喝着赶进帐篷里。

    数里之外,隐藏在山脚下河道的拐角之处,立于暸望台上地我看到了这番光景,忍不住便有几分下令船队进攻的冲动,但我最终还是按住了自己的‘性’子。

    战场可是一个不能受情感所支配的地方,假若此时我下令进攻,我等虽也可杀得痛快,也可救了那些‘女’子,但对那‘蒙’骑的突袭计划也必将破产。

    这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若是救那些‘女’子,便要丢掉重创‘蒙’骑地机会,尔后他们便会去杀死更多的人,抢占更多的土地。

    任何一个还有理智的将帅都不会作这种错误的决定,于是我只能咬了咬牙,默默地望着那些因为我的正确选择,而注定要受尽屈辱而死的‘女’子,一阵悲凉之意油然在我心中生起。

    沉闷的隆隆之声越来越响,灰尘有若乌云般地自南面滚滚而来。

    此时突然之间,便自附近的丘陵处,闯出了百余‘蒙’骑,倒也将我吓了一跳,慌忙下令为首的几艘海鳅船退入山坳内。

    好在海鳅船船小轻快,也是那些‘蒙’骑地注意力全集中在了洛阳城外地帐篷之上,是以他们也并未发觉。

    我松了一口气,暗道这些想必便是‘蒙’军的阿赤勒斤了,若是被他们发现了我们这几艘船,尔后再跑上前来一看,我们身后还有上千艘大小战船,那还不当场把他们吓死才怪。

    自此我便再也不敢探出船去观望了,耳边只传来一阵阵越来越近地马蹄声,连绵不绝,杂‘乱’无章。

    这蹄声告诉了我,‘蒙’骑必是极为分散,逃跑得极为仓皇,看来他们在接连几次惨败之后,士气已是大不如前了。

    终于。

    马蹄声渐渐地弱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几声战马地嘶鸣和‘蒙’军的狂笑,隐约间还有几声‘女’子的惊叫和呼救声。

    “是时侯了!”我望了望正要西下的夕阳,对着王坚点了点头。

    “出战!”王坚兴奋地低吼一声,对身后的战船挥起了小旗。

    没有鼓声,也没有号炮。

    突袭最重出其不意,哪有发炮示警的道理。

    于是。

    数百艘运兵船便扯足了风帆,一艘接着一艘地自我身边经过,再无声无息地朝‘蒙’军的营地驶去。

    接着便是数十艘庞大地车船,最后才是小而轻快的海鳅船。

    海鳅船冲出了拐角,‘蒙’军地营地便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他们大约有两万人,此时白‘色’的帐篷前早已点燃了一堆堆篝火,宰羊的宰羊。

    烤‘肉’的烤‘肉’,好一番热闹的景像。

    再看漕河之旁,数百名‘蒙’军正分批驱赶着战马饮水,战马乘着晚霞的余晖,低着头在河水中泛起一道道涟漪,假若不是身旁地青山和洛阳的民居,我还当真以为这是走进‘蒙’古的草原了。

    “喀吧塞……”负责饮马的‘蒙’军最先发现了行驶在漕河之上的船队,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支庞大得让他们瞪目结舌的船队是什么。

    也完全不知道死神正一步又一步地朝他们走近。

    他们就这样看着,对着船队指手划脚,有的甚至还在惊叹着这支船队的完美。

    “歹亦孙……”‘蒙’古营帐中突然有人惊叫起来,营地立时便像炸开了锅一样,一个个‘蒙’军自帐篷里跑了出来。

    宰杀牛羊地丢掉了刀子,喝酒吃‘肉’的丢掉了手中的食物,饮马的则尽力将战马往回赶。

    ‘蒙’军再一次体现出了他们的素质,就像现代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奔向自己地飞机一样,他们飞快地奔向自己的战马,以最快的速度为战马披上马鞍,接着再翻身上马。

    不错,我暗暗点了点头,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眼前这两万余人便全都在马上了。

    能有这么快的速度。

    与他们长期的草原生活是分不开的。

    ‘蒙’古草原统一之前。

    他们经常要面对突如其来的骑兵突袭,倘若他们的反应速度不够快的话。

    那么他们根本就没有走到大宋领土上地机会。

    看来想要突袭‘蒙’军还当真是一件不容易地事,我不禁有些懊恼,看来此战将会是场硬战。

    倘若是在草原,此时他们本该已对敌军发起攻击,毕竟骑军最重要的是速度。

    但是这回他们却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对身在水中地敌人发起攻击,也因为那在他们周围胡‘乱’奔走的驱口军,让他们无法排成整齐的队形。

    于是,他们只好举起手中的弓箭,在万夫长的一声令下,两万余支箭带着恐怖的啸声,扑天盖地的朝船队扑来。

    但是这一切显然都是徒劳,舟船上的军士们甚至连盾牌都不必举,船舷与船板便是他们最好的盾牌。

    随着一阵阵像炒豆子般的咚咚嗒嗒声,各式大小战船的一侧全都‘插’满了有如刺猬般的羽箭。

    这可都是雕翎箭哪!我感叹一声,古有草船借箭,没想到现今这木船借箭倒也不赖。

    “放……”随着我的一声大吼,海鳅船上的火炮便发出了震天的怒吼,排排铁子飞泻而出,不过这回,它们的目标却是岸边上万匹正在饮水的战马。

    要掩护运兵船登陆,本就要驱赶那些在河边饮水的战马,是以这本就是一个十分正常且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不过接下的一个意外却让我大喜过望。

    随着火炮的轰响,一道道水柱自河边冲天而起,一颗颗击中战马的铁子,在马群中爆开一道道腥风血雨,漕河边霎时便四处流淌着鲜红的血水。

    那些战马受惊了,战马本不是那么容易受到惊吓的,能被用到战场上作战的马匹,自是有经过特殊训练的。

    只是这些饮水的战马个个都无人驽御,它们在安详的喝着水的时,突然在面前爆出一阵阵巨响,还有一道道冲天水柱朝它们迎面扑来。

    于是,它们便纷纷惊嘶着,掉头便朝‘蒙’军阵营冲去。

    首当其冲的便是被‘蒙’军赶至阵前的驱口,那些狗‘腿’子平时只知道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根本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

    这番他们本以为给‘蒙’军送上了好酒好菜,他们的主人便会对他们赏赐一番,哪会想到会碰到如此阵仗。

    其一被‘蒙’军赶至阵前,大多便已胆怯了。

    如今又见这上万匹战万朝他们冲来,哪还容得他们多作考虑,只一声呼喊,便也朝着‘蒙’军阵营退去。

    “杀!”如此机会又怎能放过,我大吼一声便命令船队开始全力进攻。

    铁子、‘床’弩、弓箭、石弹,有如雨点般地朝‘蒙’军阵营飞去。

    运兵船也没闲着,一辆接着一辆地往河边靠去。

    船板一放,一个个忠顺军骑兵便如脱缰的猛虎般,朝‘蒙’军阵营冲去。

    他们大吼着挥舞着手中的大刀、长枪,眼里仿佛已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看到了‘蒙’军那飞起了一颗颗头颅。

    忠顺军军士已很清楚地看到,在他们的前面已有两批畜牲为他们打着头阵。

    他们也看到了将要对付的敌人,此时已被各种武器压得透不过气来。

    马下是蜂涌而过的驱口,这些驱口虽不至于对‘蒙’军造成什么伤害,但却可将他们的队形冲得七零八散。

    接着‘蒙’军还要对付向他们狂冲而来的战马,最让他们无计可施的,是那来自天上的一颗颗巨石,一根根巨箭,还有会爆烈开来的铁子……

    于是‘蒙’军开始撤退了,撤退与逃跑的区别,便是前者是在执行万夫长的命令。

    ‘蒙’军作战是勇敢,但还至于处在明显的劣势下也宁死不退。

    事实上,进进退退才是‘蒙’骑的战术核心。

    以往对付宋军的步兵,他们一旦处于劣势,便会依靠骑军的速度撤退。

    而宋军虽是小胜一场,却由于速度的原因而不能扩大战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蒙’军撤出战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重新组织一次进攻。

    但是这一回,结果注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敌手,是忠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