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万年文脉莽昆仑 » 第3章 伏羲八卦

第3章 伏羲八卦

    林龙从河西走廊一直往东南方向行走,过了六盘山后,按照月光宝盒里的提示,又往南奔跑,来到了天水地区的渭河边。他精疲力尽了,坐在一棵大树下,这树粗枝大叶、盘根错节。林龙打开月光宝盒,正想问问今夕是何年,只见月光宝盒已经显示了时间——公元前5050年,哇塞,一下子往前走了将近三千年!林龙喜欢阅读历史和科幻书籍,他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新石器中晚期。他再冲着月光宝盒问了一句:“我跟燧人氏学艺成绩怎么样啊?”镜面上立即显示:合格。好吧,好歹及格了,林龙心想。

    林龙仔细地看了看周边的情况,发现这里山里古木参天,山顶上几只苍鹰在展翅盘旋,平原上则比燧人氏那里有较大的变化:人们在这里开沟挖渠,灌溉农田,种植一些农作物!许多人弯着腰在田间劳作,不一会,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大家纷纷披上用草和树皮编成的蓑衣。还有些人坐在小河边织网捕鱼,满满的几筐鱼活蹦乱跳。几头黄牛躺在木栅栏里悠闲地啃着青草。

    林龙要找到人皇伏羲氏太昊,向他学艺。可哪个是他呀?问那些劳动人民吗?但显然存在语言沟通障碍,还是自己去找找吧,林龙心想。

    林龙好不容易发现有位老者站在半山腰地势开阔处,立了一根建木直指中天,建木顶端从上至下绑有三根横木,在横木上挂有八索准绳。老者正在用这套设备观测风向和天象。伏羲会不会是他?林龙连忙跑上前去施礼,双手抱拳,上身弯成九十度。

    老者开口说话了:“你就是林龙?”

    “是的,在下正是林龙。”

    “太上老君跟我说过,你要来学艺。说吧,你想学什么?”伏羲倒是痛快人啊,语言上也没有沟通障碍,真是神人!

    “我最想学习您的八卦图。”林龙早在历史书籍里看到过伏羲的先天八卦图,现在遇到创始人了,机会万载难逢啊。林龙仔细端详,发现伏羲并不是蛇身人首,跟自己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伏羲身上穿的鹿皮,形状像蛇的鳞片,也许这正是他们的族徽或图腾标志。

    “来来来,我们找一片空地,我把八卦图画出来,这样你就比较好理解了。”伏羲把林龙引到一片开阔的泥土地上,开始画起八卦图。

    伏羲一边画一边说:“我们根据祖先燧人氏创立的河图、洛书,再通过几千年一代又一代人不辞辛劳地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总结出了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然后创立了八卦。世间万物存在阴阳对立与并存的性质,在时间和空间里具有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制定了周天360日为一年的历法,形成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划分。我们遵循天道规律,根据天意决定行动,做到天与人和谐共存。”

    林龙指着地面的八卦图问道:“我们怎么才能看懂这八卦图呢?”

    伏羲耐心地解释道:“原本宇宙中什么也没有,无形无象,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所以我们称之为无极。但在无极的世界里其实始终存在着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运行规律,在这运行规律的作用下渐渐产生了混沌之气,但还是无形之根,这就是太极。然后,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两仪,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之四象,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形成了八卦。也可以简单总结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与地有固定的位置,山与泽共同承受自然界的变化,雷与风常相随,水与火不相容,让其两两相连一线,这就形成了八卦的排列顺序。八卦正好对应着八个方位和四季更替。通过对八卦的进一步探索,能更深入地认识天道,建立人伦秩序,使各邦国进一步融合。”

    林龙听过后,还是似懂非懂,又问道:“师父,我很好奇,您是怎么想到八卦的符号的?”伏羲解释道:“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一阳一阴,我用一根实线记作阳(阳线),用两个短划线组成的虚线记作阴(阴线)。然后是两仪生四象,四象就是在两仪的基础上得来的,在阳线上再加一条阳线就叫太阳,在阳线上再加一条阴线就叫少阴,同理,在阴线上再加一条阳线就叫少阳,在阴线上再加一条阴线就叫太阴。最后是四象生八卦,就是在刚才说的四象上分别加一根阳线和阴线,形成了八卦,这八卦正好和自然界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事物的表象吻合。我相信以后肯定有人会在我的八卦的基础上再引申出其他的意象和奥秘。”

    林龙不住地点点头,对伏羲先天八卦图有了更深的认识,说道:“师父,您创造的八卦被后人认为是华夏民族的哲学之源,万经之本,是最早的文字符号。您不愧是华夏民族的文明之祖、人文始祖啊。”

    “哈哈,没想到华夏子孙把我的地位抬那么高啊。我们的生产工具比较简陋,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艰苦的斗争,通过祖祖辈辈的努力,从天地运行中参悟出万事万物的道理,与天地共生,积累了一些生产、生活的经验和知识,我们伏羲氏把这些经验、知识和天道规律融汇到八卦之中,并制定了相关的历法和制度,促进各部落、族群的融合,我想最终天下各民族都能走在一起,形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走,林龙,跟师父去看看我们的部落。”

    林龙跟着伏羲去看了很多地方,心里更加敬佩伏羲这些华夏民族的祖先们。由于伏羲治理部落以德施政,越来越多部落兼并进来,跟着伏羲氏把古代文明沿着渭水到黄河流域,再到中原地区传播开去。他们居住的房子采用木头围栏和茅草屋面,能够抵御风吹雨打和野兽的攻击。让林龙感到惊讶的是,有些地方居然还有水井,聪明的伏羲化解了旱灾!伏羲带领部族开渠耕田,结网捕鱼,这里的人们已经从狩猎状态进入到渔业、农耕和畜牧业生产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能力也增强了。

    伏羲部落不仅采用结绳记事,而且创造了文字符号,真正开启了用语言文字交流的文明时代。伏羲是东方的一位有木德的帝王,被尊为百王之先,作为有大智慧的思想家和创造者,为华夏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