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盗圣郭雀儿 » 第六十八章 下棋

第六十八章 下棋

    这时正值午后,虽有蝉鸣,却静的出奇,更兼此时三伏酷暑,群盗叫骂一番,不听回应,早已口干舌燥,见潘天胜与屠啸天在远处乘凉,其中一人便开始小声嘀咕抱怨,“那老头儿究竟有什么本事,大哥对他竟客客气气,什么事都听他安排?他坐在树下乘凉吃着西瓜,让咱们在这里活受罪。”他不抱怨还好,一抱怨,其余众人均是跟着低声抱怨。

    原来潘天胜为时刻监督郭韬二人,令人将山脚下的树木全都砍了,这时众人站在烈日灼灼之下,叫骂一阵,抱怨几声,骂声渐渐小了。

    屠啸天知道这些人惫懒,便命潘天胜管教。

    “喂,你们几个怎么不骂了?他娘的,说话的力气也没了是不是?”潘天胜不敢违背屠啸天的命令,赶忙催促众手下叫骂。

    众人听见寨主叫骂,只得张口大骂。没过一会儿,又声音渐小。这些强盗,平日里脏话连天,即使互相之间,也常常“操他娘的”、“操他奶奶的”等污秽之言,这时叫骂约半个时辰,又暴晒在烈日之下,早已各个像是被晒枯萎的花一样,打不起精神来,又被催促骂人,众人心中纷纷暗想:“他娘的,老子这辈子再也不骂人啦!”其实这时他们嗓子如同着火一般,连口唾沫也唾不出来,心中均是这般想。就如同喝醉的人一样,第二天醒来头痛的快要炸了,嘴中却说:“他娘的,以后再也不喝酒啦,戒酒戒酒。”其实一旦缓过了酒劲,头也不疼了,过几天坐到酒桌上,还是忍不住要喝上一口,什么戒酒,什么以后再也不喝酒啦云云,早已将其忘到爪哇国了。

    郭威耳听得群盗叫骂,师父却全当听不见,气道:“师父,他们骂的这般难听,你就一点也不生气?”

    郭韬淡淡地道:“倘若一条野狗咬了你一口,莫非你也要趴在地上去咬它一口吗?”郭威一听,是这么个道理,当下也只当作没有听见。

    郭韬道:“威儿,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你只须记住凡事要‘忍’。”

    “忍?”郭威迟疑道。

    “不错!”郭韬睁开双眼,目露精光,道:“忍字,便是刀插在心上,仍要装作若无其事。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倘若今日咱们忍不住他们叫骂,又怎能引得他们上当,他们不上当,怎会打开通道,咱们又怎么逃出去?”

    他一语连发,郭威这才恍然醒悟,“师父所言极是。”

    “威儿,为师知道你年少气盛,血气方刚。”郭韬一脸慈祥,“日后游侠江湖之时,难免要看不惯许多事情,要得罪很多人,但天下不平之事太多,你一定要切记这个忍字,忍得一时,日后再途良策才是。”

    郭威点头道:“是!”

    郭韬听他语气很不情愿,又道:“倘若你碰到的对头人多势众,武功均在你之上,你又打他们不过,难道还要不顾一切拼命?”

    “倘若他们欺人太甚,我忍无可忍,豁出性命也要跟他们较量一番。”郭威豁然起身,一副气愤填膺的模样。

    “唉……”郭韬长叹口气,“真是匹夫之勇!”跟着又在郭威头上敲了一下,“昔日韩信曾受胯下之辱,方能为汉高祖建功立业。倘若他一时英雄气短,与那屠夫拔剑相斗,还谈什么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郭威不知谁是韩信,更不知道什么“胯下之辱”,不由问道:“韩信又是谁了?”

    郭韬又将韩信、刘邦等事迹讲给他听,说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又说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等之事。只听得郭威心潮澎湃,暗想:“大丈夫当如是。”当下挺胸昂然道:“我日后定要做韩信,领兵打仗,一统天下,让老百姓再不受苦受难!”

    郭韬嘿嘿冷笑一声,想要出言讽刺他一番,又想:“他年纪轻轻,只道领兵打仗是闹着玩,我又何必泼他冷水。”当下又道:“威儿,这个韩信可是大大的了不起啊,你若想学他的本事,须先学会下棋!”

    “下棋?”郭威一愣,“下什么棋?”原来他父亲郭简在世之时,常与他人下棋,他那时年纪尚小,不懂棋术,只知道分为黑白两方,棋盘横竖各十九道,共有三百六十一个点,其余的便一概不知了。

    郭韬道:“不错,正是下棋。韩信将他一生带兵打仗的本事,全部藏在他的棋术上,若是有人精研他的棋术,领兵打仗,自然也是一把好手。”

    郭威疑道:“区区一副棋,横竖十九道,竟还藏着兵法?倘若如此,那乡下的老农也能带兵打仗了?”

    郭韬笑道:“此棋非彼棋!你说的是‘围棋’,为师说的是‘象棋’。”

    “象棋?”郭威睁大双眼,一脸惊疑。

    郭韬道:“左右无事,为师便教你如何下棋。”当下从将刀抽出,在一块石板上横竖划了一个象棋棋谱,他内功深厚,刀尖到处,石板便留下一道深深印痕,只见他将棋谱中间隔开,写上“楚河、汉界”四个大字,又命郭威取出十六个金元宝,十六个银元宝。只见他伸手在三十二个金银元宝上一按,拍成一个圆饼模样,用刀在上面一一刻字。

    郭威只见他刻的是“将、士、相、马、車、炮、兵”等字,虽然从所未见,却颇觉有趣。过了片刻,郭韬已将三十二个圆饼上刻了字,自己用了银饼,将金饼退给郭威,道:“现下为师教你下棋。”跟着又将“马走日,象飞田,車行直线炮翻山”等顺口溜教给郭威,又详加讲解一番,什么是“别马腿,塞象眼”等等。好在郭威天资聪慧,片刻间便已懂了大半,郭韬又在棋谱上摆满棋子演示一番,郭威这时已全然明了。

    师徒二人当下便即下起象棋,于山下的叫骂充耳不闻。

    郭韬恐他棋艺不精,“車马炮”各让三子,但饶是如此,郭威也被杀的束手无措,最终只留下一个老将投降。二人连下三局,郭威败北三局。第四局时,郭威已经全然悟透棋术,这一局便胜了郭韬,待第五局时,郭威道:“师父,你不必再让子给我,我也可胜你。”郭韬笑道:“小鬼,赢了一局,便开始得意忘形了是不是?”当下将“車马炮”三子放回棋盘内,还是由郭威先手。

    这一局对方多了三子,郭威便大感吃力,每一子均受师父牵制,想吃师父的子,却见他有其它棋子看守,真是欲罢不能。他看着棋盘,思索良久,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再加上他血气方刚,丝毫不在乎自己棋子死活,心想:“我吃你的子,你再吃我的,我以‘马’换你的‘炮’,咱们平打平。”当下便吃了郭韬的“炮”。

    他一番火拼,拼到最后,竟然发现自己终究是亏了几员大将,眼见师父的棋子过河后横冲直撞,自己则捉襟见肘,四处防守,片刻间便铩羽而亡,大叫投降。

    郭威叹道:“我又输了!”

    郭韬道:“威儿,下棋不是凭你敢不敢杀,更不是凭着一股恶气,便大开杀戒,能忍之时便忍,你瞧你忍不住跟为师厮杀,最终落得一场惨败,是不是?”

    郭威心情低落,道:“是!”但只一闪,又昂然挺胸,道:“我今夜再想几条妙计,明日定能胜你。”

    郭韬哈哈大笑,“好,咱们师徒明日再分高下。”这时日头渐落西山,两人将余下的生肉胡乱吃些,便各自歇息。

    注:象棋,亦作“象碁”,中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在中国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已有记载。《楚辞·招魂》曾记载:“菎蔽象棊,有六簙些。”宋人洪兴祖补注引鲍宏《博经》:“用碁十二枚,六白,六黑。”可见象棋在宋朝时,应该共十二枚棋子,黑白各六枚。宋代名相司马光曾作有《古局象棋图》,不过和今天的象棋大有不同之处。

    象棋另有一个说法,相传为唐代牛僧孺所制。以圆木或动物骨头作伪棋子,黑白各十六枚。作者认为,唐朝时虽已有烟花,但未曾用在军事上,所以象棋中的炮,应该是在明代末年或清朝年间才有。所以这一说法,并不被作者认同。

    关于象棋起源,众说纷纭,杂谈甚广。有称是神农氏所作。另有说法是黄帝所作,宋人晁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另有说是武王伐纣之后,发明了象棋;也有人说是战国时期、北周武帝时期发明的。

    而作者听坊间杂谈,大多认为是韩信发明的居多。是以作者便将此杂谈记录于小说之内,但象棋的究竟起源是否于此,作者并不表态。本章说是韩信所作,是为了增添小说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