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开局成钦犯:我掀起了古法修仙 » 第十四章 江湖骗术

第十四章 江湖骗术

    周遭围观群众个个呆如木鸡。

    这啥情况?

    如此神勇,瞬间撂倒两个“仙师”,这告诉我是个书生?

    锦衣卫小旗官最先反应过来,立马跨步而出,身如电闪。

    这样了他哪还不知道这三人是骗子,堂堂练气士怎么会被这么简单给偷袭撂倒?

    剩下的一名僧人察觉不妙,撒腿便跑,但速度岂能及得上武夫,立马被赶到的小旗官压服在地。

    十名锦衣卫紧跟上前,将三名僧衣道人控制住。

    “押入大狱,好生盘问!”

    小旗官掸去身上尘土,吩咐道。

    六名手下领命,带着僧衣道人离开。

    “你这书生,果真好胆识。”小旗官目光落到崔远身上,眸中异彩连连。

    就方才对方那雷厉风行的手段,即便是面对三个展露过“神通”的道人,也毫不畏惧,行动果决灵敏,迅速撂倒两人。

    这般心性远非常人能及也。

    且上次夜里打过交道,这书生更是担心自己祖母身体,宁死不退让半步。

    孝悌忠信,胆识过人,头脑机敏。

    悄然间,小旗官心里已然给他打上了三个大大的标签。

    “大人过誉了。”崔远爬起身,朝小旗官拱了拱手。

    心中气闷。

    若非是对方把自己拉出来,参与到事件当中,哪会出这档子事。

    他本来是不愿出手的,但那三名僧人临走时留了狠话,且眼神阴狠,明摆了不是善茬,自己要是放任他们走了,往后必然遭寻机报复。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崔远怎么会给自己留下这么个隐患。

    “你是怎么看穿的。”小旗官忙问道。

    就刚刚三个僧人施展的神通,莫说是旁人,连他都被唬住。

    但这书生却看穿了一行人是骗子,随即出手将人制服。

    “大人应该也看出了些蹊跷。”崔远微微躬身,附和对方轻笑。

    “不错,我是觉得奇怪,堂堂练气士竟然会和寻常人起争执,而且拿回钱银后,灰溜溜就走,反倒有点像是急于离开现场的样子。”本来,小旗官是打算待几人走后,悄悄派手下尾行跟踪。

    不过蹙眉,继而问道,“可仅凭这些,也不足以说明,你怎么敢主动出手的?”

    “黄磷自燃,江湖上常用的骗术罢了。”崔远开口解释。

    前世化学课学过,黄磷这种物质着火点很低,能够自燃。

    那僧衣道人手上凭空烧起火来,便是这个原因。

    这方世界,民间早就有专研各路奇门秘术的人,研究出了炼制黄磷的办法。

    小旗官对此还是知道的,不过疑惑仍未消减,再次发问:“那僧人双手燃烧,手掌却未被灼伤,这是怎么一回事?”

    周围好事群众皆是好奇,涌上前来,期盼崔远给出答案,锦衣卫见状并未将人呵退。

    崔远心中叫苦不迭,他现在身边还跟着个朝廷钦犯呢,实在是不想惹来太多关注。

    但事已至此,已然进退维谷,只得为众人解答:“那僧人手上提前摸了面糊,可以防止皮肤被灼伤。”

    “原来如此。”

    小旗官眼放金光,瞬间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回想一翻,确实记得那僧人手上白花花是抹了东西。

    “绳子呢,绳子是咋个回事,烧了半天竟然不断?”

    有民众问道,一时众皆附和,小旗官同样好奇。

    刚刚另一僧人把麻绳系在门栓上,称其为不灭真火。

    “那绳子用盐卤水泡过,所以能燃烧很久。”

    崔远给出解释,只想赶快溜之大吉,这种被围睹的感觉,让他如芒在背。

    悄悄瞄了眼藏在人群后方的女窃贼,发现她竟是一脸讥笑,颇为幸灾乐祸似的,直勾勾看着自己。

    “竟全是些江湖骗术,我还当真以为是仙师儿呢!”

    想通其中侦结,所有人尽皆为崔远拍手叫好。

    慢慢人流也便散了,四方看客依旧津津乐道的。

    “你这书生倒是让我刮目相看。”小旗官投来赏识之色,问道,“可有功名?”

    崔远答复:“暂无。”

    “你祖孙二人来这正西坊作甚?”小旗官看了眼站在后方的窦氏,也没多在意。

    这事难保对方不会问起,崔远早做好的应对之策,一五一十告之原因,没有欺瞒和编谎。

    “竟然有为死人开脸一说。”小旗官得知原委大为惊奇,不过也是打消了疑虑,随即洒然一笑,不再追究这个,从怀中取出一块木牌递来。

    “我尚有公务在身,此物你且收好,以后若有需要可来镇抚司衙门寻我,报沈洛安之名,自会有人通传。”

    短短两次接触,他却相当欣赏崔远的为人。

    孝敬长辈,刚直不阿,不阿谀奉承、巧言令色。

    而且还是个举人,不远千里入京参加殿试,必然是对朝堂有着极强的归属感。

    这种人,任由小旗官怎么想,也不会和钦犯结合在一起。

    崔远接过木牌,心中犯懵,但还是抱拳见礼道:“多谢大人抬爱。”

    小旗官说罢转身便走,临行甩了甩手,留下话道:“虽只是一介儒生,但观尔心性不俗,日后必有作为,且结这一段善缘,汝当勉励之!”

    望着一行锦衣卫远去的背影,崔远默然,良久无言。

    自己一钦犯同伙,居然还跟钦差攀上关系了?

    怎么想怎么荒诞。

    不知何时,窦氏已然走到他身后,幽幽传来声音:“崔举人当真是威风!”

    听这声音,也不知到底是在夸赞,还是在讽刺。

    看不出来,这女人还是个隐藏的老阴阳家。

    崔远面色微沉,有点不爽:“你以为闹到这个地步是我所想?”

    本来一打看到锦衣卫开始,他就决定着要走,避免与之发生交集。

    发生种种事情都不是他所愿。

    他能做的只是在变故发生后,劲量做到不露破绽。

    包括后面小旗官问话,对方不是傻子,没法搪塞过去,只有实话实说。

    那三名僧人也是他必须出手解决的目标,小鬼难缠,放走了以后肯定会来找他寻仇。

    “我又没怪你。”女窃贼却是淡然一笑。

    崔远明白了她的意思,但依旧在气闷中。

    经此一遭,未必是坏事,锦衣卫往后对他们二人怀疑会再度减少。

    只要不露出破绽,就很难被查到。

    窦氏这个道理还是能看懂的,犹豫了下才问道:“那些你是如何得之的?”

    她问得自然是关于黄磷,还有盐卤水这种知识。

    这些偏门技巧,很多走江湖的人都未必听说过。

    “书上所学。”崔远随口应付一句。

    蜂麻燕雀瓷,金评皮彩挂,都是前世古代被玩烂的骗术了。

    “但我觉得这事情还有不对劲的地方,那僧人和掌柜,都不太正常。”窦氏说道。

    “你又不是官差,管恁多作甚。”崔远乘机刺了对方一句。

    “凡是己有关之事,我都会了解明白,不留隐患。”窦氏闻言也不恼,淡淡答道。

    “那僧人和掌柜的恩怨,与你有哪门子关系?”崔远白她一眼。

    “你和我有关联,虽是僧人和掌柜的恩怨,但你方才卷入其中,变相也与我有关了。”窦氏作答,把右手递给崔远,由对方搀扶,两人继续前行。

    “这二者一丘之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你要想知道其中隐情,我倒是可以和你说道说道。”

    江湖上的骗术千奇百怪。

    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说来说去,就是骗子遇上大骗子,但骗子又反骗回来,最后得利的还是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