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双生异世 » 第二十三章 初见刘铁柱 收徒铸苗刀

第二十三章 初见刘铁柱 收徒铸苗刀

    稍微缓了一会儿,宋子羽洗漱完毕,又在小院内慢慢打了一套拳,才终于适应了这种不协调感。

    连城霸拳练完,一阵灼烧般的饥饿,让宋子羽迫不及待的出门吃饭。

    李掌柜已经离开上京,宋子羽自然没法再去迎客来客栈。

    不过李掌柜临走前塞给他五两银子,此刻宋子羽也算是囊中充盈。

    这五两银子宋子羽早就规划好了用途,也不好浪费,出门随便找了个买蒸饼的早食摊,买了两个蒸饼和一碗菜粥。

    若在以前,宋子羽一个蒸饼配粥就能吃饱,这次他两个蒸饼吃完,却连一点饱腹的感觉都没有,直到又接连吃了三个蒸饼才勉强吃饱。

    算算手中银钱,若是只靠当私塾先生,自己五两银子花完,肯定入不敷出。

    不过眼下若抗不过这次上京瘟疫,宋子羽也不用考虑银钱问题。

    所以他干脆先去周夫子那儿请了一天假,转身又来到立行坊隔壁的北市,寻到一处铁匠铺处。

    宋子羽打量了铁匠铺招牌上的印记,三朵呈三角排列的梅花,立即知道找对了地方。

    按照野史记载,这处铁匠铺的铁匠原是魏朝武备司匠人,因被武备司其他人排斥,干脆脱了匠籍,在上京北市开了间梅花铁匠铺。

    宋子羽走进铁匠铺,就见屋内炉火熊熊,一个袒胸露背,古铜色皮肤的壮汉正拿着铁锤敲打一块火红铁块。

    宋子羽也不打扰,直到壮汉将铁块打造成一个锄头形状,丢到水盆淬火后,宋子羽才上前一步问道:“刘师傅,今日可有意做笔大生意?”

    那壮汉刘铁匠瞥眼看宋子羽一身布衣,不在意问道:“什么大生意?”

    宋子羽微笑答道:“我想让你打造一把防身长刀。”

    “是哪个碎嘴子介绍你来的?”刘铁匠擦擦身上汗水,怒骂道:“长刀不会打造,给你打造个枪头可行?再找个长棍插上便是禁军用的长枪,可是威风的紧。”

    宋子羽此时有些好笑道:“刘师傅你当我傻的不成,且不说长枪携带不便,就算便于携带,你去哪儿给我找一根上好的枪杆?”

    说罢宋子羽也不啰嗦,直接从钱袋中取出三两银子,放在刘铁匠面前道:“我是诚心想请你为我打造一柄好刀,请刘师傅务必答应。”

    看宋子羽拿出比市价高近一倍的银两,刘铁匠双眼放光,伸手就想拿银子,一边高兴道:“早点把银子拿出来啊,俺这儿什么长刀都能造的。”

    宋子羽抢在刘铁匠前,一挥手又将银子又收回袖中,认真的说:“刘师傅,我这银子可不好拿,你需拿出看家本领,给我打造一柄百炼苗刀才行。”

    “苗刀?什么是苗刀?”刘铁匠见银子没拿到,失望又纳闷的问道。

    宋子羽被刘铁匠的反问也给问懵了,因为按照史书记载,这个世界的第一把苗刀,就是这位本名刘铁柱的铁匠所铸。

    此世武道昌盛,哪怕不入境的武夫也都会些气血搬运的法门,因此练武之人个个力大如牛,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低境界的武者为了追求武器的杀伤性,尤其是在军阵中,又长又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就逐渐成为了武将主流。

    刘铁柱打造的大苗刀,在徐瑾辰所熟悉的苗刀基础上,将刀身加长、刀脊加厚。

    这种可削可斩,可劈可刺,上能战阵斩马,下能防身御敌的重型长刀,一经出现就迅速流行。

    这位铁柱兄也凭借着独家苗刀打造手法,得到裴九渊青眼,在裴九渊起兵后,成为第一批追随其投身造反的创业元老。

    凭借出色的制器能力,刘铁柱逐步成为裴九渊手下制造军器的大匠。

    在楚朝建立后,裴九渊论功行赏,刘铁柱成为位列四品的军器监监正。

    虽然振武侯的家传枪术霸道无双,但长枪利于战阵,却不方便携带。

    因此在楚朝时,徐瑾辰便有计划的向李沐婉学了一套苗刀刀术,用以在魏朝自保。

    今日宋子羽来找刘铁柱,除了想买把好刀,本也是想着下步闲棋,提前认识这位未来的军器监大佬,以此攀上裴九渊的关系。

    没想到这位铁柱兄现在还没打造出苗刀,顿时尴尬不已。

    好在徐瑾辰与弘法寺了禅、寺内工匠一起设计显微镜图纸时,也学了两手制器画图的技艺。

    此时宋子羽干脆将错就错,找支毛笔就在纸上连画带解释,把他记忆中的大苗刀样式给刘铁柱摹画了出来。

    刘铁柱在一旁听得抓耳挠腮,只觉这苗刀简直挠到了他心中痒处,与他一直想要设计的兵器不谋而合,还更加完美。

    更让他惊讶的是,宋子羽手绘的图纸,没有一处多余的尺寸标注,却将苗刀的每一处细节都展示的清清楚楚,比他在武备司所见的大匠所画图纸还要精巧百倍。

    待宋子羽将图纸画完,又将关键处跟他解释明白,一直苦于只有天马行空想法,却不会绘图的刘铁柱,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咚咚咚磕了三个头,大声道:“师父在上,请受俺铁柱三拜。”

    宋子羽看着这个前倨后恭的壮汉,站在原地直接傻眼。

    今日是来铸刀的,怎么还能多出个徒弟来。

    遇到这架势谁也都得慌,宋子羽赶紧想把刘铁柱拉起来。

    没想到刘铁柱也练过一些气血搬运的武道法门,加上自幼打铁也练了把好力气,宋子羽怎么都拉不起他,只能罢手无奈的说:“刘师傅,看你年龄应比我年长许多,我哪能收你为徒啊。”

    刘铁柱闻言尴尬的说:“师父,俺是在炉火前常年劳作,所以长得略微成熟些,其实今年俺才二十岁呢。”

    徐瑾辰目瞪口呆,看着这面相说三十多岁都不夸张的刘铁柱,想了半天又道:“就算如此,我也没法教你铸造打铁啊。要是我自己能铸刀,还来找你做什么。”

    刘铁柱见徐瑾辰口风有些松了,顿时大喜,连忙再叩头道:“不敢劳烦师父费心,只要能教我如何制器绘图便可。”

    宋子羽看眼前这恨不得跪地不起的壮汉,想想如果能与一位未来的四品大匠交好,对自己当真是没什么坏处。

    况且他想要制造一台显微镜,也确实需要有一个匠人配合,便不再推辞,坦然道:

    “刘师傅,我名宋子羽,于制器一途也不过是初窥门径,如你不嫌弃,今后可以时常来我家互相学习,但拜师就确实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