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仙武红楼 » 第四十五章 意义

第四十五章 意义

    贾瑛的警告平淡无波,话语中包含的内容却让所有人心头一跳。

    周坂俩兄弟的一只脚刚跨过门槛,霎时间便顿住了。

    “哥,他说要除名……”周峤刚坚定的心一下子就破开了一道口子。

    “我……”周坂也犹豫了起来。

    可一想到刚才自己毅然不搭理贾瑛的形象那么帅,如果这个时候灰溜溜跑回去岂不是一点面子都没了?

    对他这种横惯了的人来说,面子尤其重要。

    考虑到这一点后,周坂再次狠下心,拉着周峤的手紧了紧,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字:“走!”

    他的态度一下子变得无比坚决,拉着周峤就出了义学,然后越走越快、越走越快,甚至小跑起来,直到消失在一个拐角之后。

    “应该没事的,他没有这个权利……”

    周峤半安慰的话语顺着风,隐隐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他们跑了,贾瑛也没能怎么样,而且最重要的是,贾瑛没有这样处置的权利啊……

    义学中当即有人蠢蠢欲动。

    他们虽然混不成个人样,但对于义学的一些规则还是了解的。

    贾族义学作为一则内部的公益福利项目,目的在于资助族内的穷苦子弟,提供免费的教导、食宿等。

    甚至还会将家族产业中的部分职位分配给义学学生的家属,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因此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拥有在义学中修行的机会非常重要。

    家中贫困的,需要义学的食宿以及相匹配的谋生职位,他们的家庭大多依靠这份职位从吃不起饭一跃进入小康;

    而家中富裕的,可以请得起私人教师,来义学纯粹是祖训的要求,当然,若被除名了,绝对是一件极不光彩的事。

    贾代儒即为义学的初代院长,一直在这个位子上坐到了今天,手里掌握着义学的名册,拥有着很惊人的隐性权力。

    这一点是贾瑛深入研究义学后才发现的,此项权力一直没有被使用过,因此很多人下意识的便忽略了。

    今日贾瑛再次提起除名权,有些心思敏感的学生意识到了关键所在,但他们不会考虑贾瑛会拥有这项权力的可能。

    几百年过去了,义学早就变了样。

    它的福利制度早已经被蛀虫吃得八面漏风。

    一个贾家本族的成员会结婚生子,也就意味着多出一大批亲戚,其中有生活贫困的时常来贾府打秋风,闻着义学的味儿就不想走开了;

    故而这个亲戚送点礼求个情,什么夫人、姑爷之类的就安排人进来吃福利,那个老爷的小妾有个弟弟,则弟弟的亲戚也要沾点光……

    滚雪球似的,趴在义学和贾族身上吸血的的就越来越多,这些都是赤裸裸的负担。

    然而就算这样,贾族也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这项制度,甚至有主事的人还会觉得,过来依附的亲戚越多,不正显得我本家昌盛吗?

    即使每年贾族为了维持这种畸形的福利支出一大笔钱和资源!

    贾瑛做不了主!

    这是很多人心中冒出来的想法,一个差不多大的少年说出的话,有多少可信度呢?

    一部分人开始躁动起来了,即使贾瑛是政老爷的儿子,也顶多让他们不愿招惹罢了。

    走不走?

    有人交换眼神,心中对跑出去浪的欲望如脱缰的野马;

    有人缓缓起身,眼神躲闪着面向大门的方向;

    也有人刚一意动,就看见贾瑛阴险的笑容,顿时心中打鼓。

    “还有谁想放假的,我不拦着。”台上的贾瑛笑意盈盈,让很多人惊疑不定。

    连续吆喝三遍之后,也没人敢继周坂、周峤的后尘。

    贾瑛点了点头,喊道:“贵哥儿,把义学名册拿进来!”

    人影一闪,李贵怀中捧着一大堆卷宗走了进来,上了高台将卷宗放在书桌上,然后找了找,翻出一本硬壳的名册本,交给贾瑛。

    台下瞬间炸开了,很多人不敢置信,议论声嗡嗡入耳。

    “真的假的?那是义学名册?”

    “不会为了出风头假造的吧……”

    “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太爷也从来没有拿出来过啊!”

    ……

    感受着台下学生们的惊疑不定,贾瑛面色肃然,手中托着义学名册,轻咳一声。

    “肃静!”

    所有人立马闭嘴,目光汇聚在台上少年的手上。

    贾瑛翻看几页,在最新的记录中看到了周家两兄弟的名字,然后在学生们惊恐的目光中,接过李贵递上的毛笔,轻轻地将周坂、周峤两兄弟的名字划掉。

    平淡的动作如刀一般斩在每个不安分的学生心中,有人求救似的看向贾瑞,却发现这个原本带头搅动义学风气的混子一脸平静。

    “难道是真的?”

    “贾瑞没有反应,是不是说明他也知道这件事?”

    “太爷的态度会是怎样?”

    这一刻义学中陷入了难得的寂静,没有人再出头,分不清真与假。

    这时,贾瑛将名册合上,交给李贵,吩咐道:“你马上去交给太爷核验批准,我之后亲自去族中报备,一应福利、职位全部撤销。”

    “是。”李贵拿着名册走出太学。

    贾瑛又从桌上抽出一本册子,确定内容后高声道:“太爷今天不来义学并非有俗事缠身,而是托我来做一件事!”

    他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扫过,接着道:“在这之前,我有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坐在义学的教室里面?”

    这个问题一出,众人一时无言,为什么坐在义学的教室里?

    不是很简单么,因为这里人多好玩,因为这里福利待遇好呗……

    许多人心中发笑,暗自嘲笑此问题的愚蠢,不过他们都低头不语,脑海里藏着龌龊不足外人道。

    眼见着没人答话,现场的气氛略有些尴尬,台下的贾菌忍不住了:“小兰子,快想想为什么,别让宝哥哥下不来台。”

    “唔……”贾兰清秀的眉眼深深皱起,微低着头已经在苦苦思索:“我为什么要每天要起早贪黑地修行呢?”

    为了物质吗?

    不,生在贾家,温饱是最不需要担心的;

    那是为了长生?

    他才多大点,连完整的人生观都没建立起来,生命才刚开始,哪里需要考虑衰老和病死!

    所以到底为什么要每天做着重复枯燥的功课,将本该充满童趣的时光用来修行?

    如果像其他人一样享乐,成群结队的吃喝玩乐,赌博、交朋友,自己会不会比现在更快乐?

    贾兰望向平日里最混的一群人,心中的思绪纷飞。

    他没有答案,却举起了手。

    “贾兰,好,你站起来说。”高台上贾瑛的目光投了过来。

    “母亲说,父亲英年早逝,我们俩孤苦无依,所以我一定要努力修行,争取早日在武举中取得名次,光耀门楣,扬眉吐气。”

    贾兰长出一口气,一边思索一边开口:“我知道母亲很辛苦,无数个夜晚她都会躲到外面,一个人悄悄的哭,她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每次都看见了。”

    说着说着,贾兰眼中垂下豆大的泪珠,哭泣道:“娘想父亲了,可我连父亲的样子都不记得,我知道她不想让我担心,但我也不想让娘再一个人哭……”

    “我要长大,我要中举,我想让娘笑……呜呜……”

    贾兰趴在桌子上,哭了很久,义学中寂静一片,没人出声。

    “对不起,我没忍住。”过了很久,贾兰用袖子擦掉脸上的泪痕,很不好意思,不过表情更加坚毅了。

    贾瑛可以感受到一种信念在小小的身躯中诞生、壮大,看着贾兰清秀的脸,不由得生出明悟来,难怪原著中贾兰最后可以中举。

    他点了点头,沉声道:“你一定会中举的!”

    “谢谢宝叔叔。”贾兰乖巧地坐下,身体还隐隐在抽动,旁边的贾菌一反常态的沉默了,他的思绪似乎飘到别处,嘴中喃喃自语:

    “我也一样……”

    贾瑛像是嗅到了什么,目光顺势落在贾菌身上,知晓他的母亲也是少寡,含辛茹苦地将他抚养长大,而这个孩子最后也官袍加身。

    贾兰、贾菌,原著中贾家后代最出息的两个。

    “很好,其他人还有话要说吗?”贾瑛看着几十个年轻的面容,很希望其中再出几个有志气的,然而结果让他失望了,接下来再无一人举手。

    忽然,他注意到一个人看上去很犹豫,十分踟蹰,右手搭在桌上抬起一点又很快放下。

    “董铭,你有话说?”

    贾瑛心中一喜,立马想起来这人的身份,也是王夫人的远房亲戚,虽然血缘已经有点远了,但董明的父母会做人,哄得王夫人高兴了,就让他也来了义学。

    同时他的父母也在贾家的产业中谋了个不重要的职位,勉强能吃饱饭,但相比于以前的窘迫,却也好上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董铭在义学中有个外号,唤做‘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