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莫高魅影 » 8.窟中仙境

8.窟中仙境

    我站在崖壁前,望向崖壁上的石窟,那是人们信仰的痕迹。与上次的情景完全不同。整个崖壁已经被大大小小上百个石窟所占据。黄沙已经被初具规模的一片树林挡住,远处不断传来铃铛声,依稀可闻呼啸的风声。

    我又看向周围,来来往往的行人中,有平民百姓,有来自异国的商旅,更多的则是僧侣。可即便如此,大漠的荒凉气息却丝毫没有减退。许多人都面色凝重。此时已经没有开凿石窟的声音,僧侣们依然怀着虔诚的心走进窟内。百姓的脸上没有什么笑容,他们会时不时向东方眺望。那些异国的商旅,或许就是来自西域的粟特人,此时他们却牵着枯瘦的骆驼,向远处的大漠走去,夕阳的余晖被千佛洞的崖壁挡住,却照射在他们的身上,难道他们是要启程返回家乡吗?

    如今千余个石窟,似乎只是见证着往日的繁华。我不清楚现在是处于哪个时代,但我推测至少是在唐朝之后。莫高窟的营造是在唐朝达顶峰,可盛极而衰。盛唐之后,莫高窟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过往的行人似乎对我这个身着奇装异服的穿越者不闻不问。若不是我主动去接触,他们甚至都不看我一眼。这让我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孤寂感,不过这样也好,能够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许我早已习惯了这种感觉。

    每次站在一个洞窟前,我很快就能发现这个时代并不存在的洞窟编号,它们就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密码,藏得非常隐秘,风沙吹散覆盖在编号上的尘土,之后才能勉强看清编号,但不一会儿又被尘土掩盖掉了。刚刚走出的洞窟,是第257窟,也就是窟内的佛国把我传送到了这里,但关于洞窟的编号,他似乎也没多说什么。

    我坚信这里与现代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或许这片神奇的崖壁已经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连通古今。

    莫高窟,依然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花费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找到了编号为61窟的洞窟。夜幕已经悄然降临,唯有皎洁的月色能够让我看清石窟上的编号,辨认前进的方向。远处有熙熙攘攘的灯火,几个石窟中有蜡烛摇曳的火光,或许是画工正在绘制瑰丽的佛国世界,又或许是石匠正在塑造拥有思维的佛像。时不时还传来几声尖锐的狼嚎,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61号窟内也是一片昏暗,殊不知里面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比起洞外的严寒和萧瑟,还是赶紧进去吧。

    没有犹豫太久,我便走进了窟室内。

    起先依然是漆黑一片,只能听到我的脚步声发出沉重的回响。然后不远处似乎有光线射出。我继续往前走去,那光线就变得愈发强烈,直至它全部占领的视野。强光使我闭上眼睛,而后又一次斗转星移的感觉。

    周围的一切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听到的是鸟儿的叫声,然后是一股轻快的风儿带着一阵清香扑面而来。我睁开双眼,那一刹那,一个广阔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惊讶得发出一声感叹。

    “哇,美啊!”

    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只是这样,我并不会发出那样的感叹。关键在于包围在群山中的祥云,它们如同海浪,围绕在山间不断流动,几乎所有的群山林木和建筑都在祥云的包裹之下,群山如同穿着裙摆飘飘,轻盈透明的白色薄纱裙,旋转轻舞。

    我站在这里,向四面八方望去,刚好能够把这片群山的所有景色一览无余,一幅瑰丽无比的山水画卷就此展开于我眼前。山间的一切事物都在轻薄的云海下若隐若现,朦胧神秘之美,更令人兴趣盎然。

    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交错纵横,层次分明,盘旋于山中,向上延伸,一直通向山中的各个寺庙、宝塔与佛寺。起伏的山峦中,五有座峰的突出较为明显,其上则各屹立着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处于最中间的寺庙,建在山峰下方,最为雄伟,与其说是佛寺,应该称其为宫殿更为准确。似乎还散发着佛光,极为耀眼,那应该是我的错觉。

    另外,这一整片堪称壮丽的群山画卷上,并不是只有静止的山和流动的云。许多的农民和僧人行走在山间,还有的骑着马,有的拉着牛。来来往往间,他们都相互袒露着笑容,相互问好,人与人之间无比和谐,其乐融融。这完全就是一处桃花源般的世界啊!

    一时间,我好像忘记了自己身负着使命,一直陶醉于山中的美景。直到那哭声从远方传来,才把我拉回了现在所处的窘境中。

    确实是这个哭声!

    这次我听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我在穿越到佛界前所听到的那个哭声,是一个女性的哭泣,哭声无比悲凉,婉转悠长,弥漫在整个山间,为这片山水美景增添了一抹悲凉的气氛。却也使我产生一个疑问,在这如此美好的世界,到底会有什么灾难,竟能如此悲伤呢?

    我顺着曲折的道路,向着哭声传来的地方走过去。没走几步,就看见迎面走来的路人在向我问好,我也点头示好。他们却表现得跟我十分熟悉一样,与我攀谈起来。

    “你来啦。”

    “额……是的。”我生硬的回答道,同时又感到莫名其妙。

    “要去朝拜吗?”

    “对吧。”

    “快去吧,如今的商路越来越危险了,多请菩萨保佑吧。”

    “额,好的。”

    “那么告辞,一路平安。”

    那个路人鞠了一躬,就继续向前走去。只留下了一头雾水的我。

    我继续向前走去。一路上欣赏着山间的苍翠的林木,抚摸着流动其间的云海。走到一片开阔的田野,青草覆盖,水流潺潺,道路仍然不断蜿蜒着向上,层次分明,每一层的景色都能看见,再加上云雾缭绕,可以说是,层中生幻景。

    此时又有一位骑着马路过的人与我打招呼,我就顺便问了这里的地名。他虽然非常诧异,但还是向我说出了地名。

    这里是五台山,因五座较为突出的峰峦而得名。可是为什么在佛界中会有这个地方呢?看着那些分布在山上的寺庙和宝塔便可得知,这里定是一处佛教圣地。

    这时,哭声再次响起。我发现,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哭声。难道这哭声是只有我能够听得到?

    哭声所指的方向,便是屹立在中心的那座规模最大的宫殿。在万千云气中,那座宫殿时隐时现,除了哭声外没有任何声音,充满神秘又让我感到胆寒。

    我继续朝着那座宫殿走去,我这时才注意到,越靠近那座宫殿,先前弥漫着的香火气息竟然越来越淡,这完全不符合常理。看来,或许真有什么厄运降临于此。

    在走上去的途中,我小心留意着周围的变化,这个佛界的主佛与菩萨呢?为何迟迟没有出现。难道又会像之前一样,半路忽然以气势恢宏的排场登场吗?然而并没有。

    周围的一切只会随着我靠近那座宫殿而变得愈发冷淡。渐渐的,鸟叫声隐没,没有风声,没有水声,也看不见其他的人,山下的景象被越来越浓的云雾所笼罩,完全看不清了。

    我发现我越靠近那座宫殿,宫殿并没有因此从白云中显露,反而越来越虚无缥缈。我浑身长出了鸡皮疙瘩,温度似乎一下子下降了好几度。只有那尖锐的哭声越来越清晰,刺激着我脆弱的心。

    那座宫殿仿佛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就这样又顺着道路往前走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我终于来到了宫殿的大门,大门是半开的状态,可以直接通过,上面挂着刻有“文殊堂”三个大字的牌匾。而我又回头看向之前走过的路,漫漫长路通往迷雾之中,看不到尽头,离刚才的五台山盛景似乎已经很远了。

    我再次听到那悲凉的哭声,比起此前听到的哭声,此时的哭声似乎变得柔和许多。究竟是哪个女生在哭呢?

    这场景,难免令人毛骨悚然。我稍微缓了口气,又咽了下口水,终于又凝聚出一点勇气,走进宫殿的大门。一走进去,颇有走进风洞的感觉,风声变得空灵,连哭声都产生了回响。

    但与外面的荒凉凄冷的景象不同,宫殿内部反而是另一番辉煌的景象。眼前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通向尽头明亮的火光,那应该是主殿。长廊两侧铺着大幅的壁画,上面有经变画,也有典型的中原风格绘画,顶部布满了青色的花朵图案,让我眼花缭乱。宫灯整齐排列挂在两侧的墙上,照亮了这不输任何现代美术馆的艺术长廊,走在长廊上我仿佛又穿越到了另一个佛界。

    我来到主殿,我就被上方照射下的光所吸引,头顶的千佛首先映入我的眼帘。就像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一样,殿堂的顶部呈覆斗型,且千佛显现,只是那些千佛并不像之前那样会交头接耳,相互讨论说法。他们似乎都沉睡着,一动不动。

    接着我才注意到殿堂内的那些人,原来殿堂里有那么多人在,且皆为女性。她们不是佛陀,也不是菩萨,更不是佛界中的神灵,她们就是人类。她们的穿着基本一致,好像是来自中原的宫女服饰,却又有异域风情,同样别具一格的是她们头上所穿戴的冠饰,不同的冠饰配件或许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地位。

    她们一个个都身材高挑,我反而是所有人中身高最矮的那几位。

    她们大体按身高进行排列,站在两侧。而在最前方,一名女子跪在地上时不时发出悲凉的哭声。

    她们是谁?

    她为什么要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