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铸1978 » 196

196

    俗话说人微言轻,这个微不单是指身份地位,有时也指年龄。

    以余元浩年仅七岁的年龄,虽说他是大老板的弟弟,本身也智力超常,现在已经在菁华读大学了。但是即使这样,在场的众人也没有人会把他真的当个成人来看。

    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身体的成人,而是指心智上成熟的人。

    要想让别人承认自己是一个天才容易,因为余元浩平时所做出来的成果就摆在那里。但是要想在不是特别熟悉的人那儿取得平等对话的资格很难,难得让他几乎放弃了努力,习惯让张超美代为转述自己的观点或要求。

    这次来华兴电子的香江总部余元浩基本上就是只带着眼睛和耳朵来的,主要就是代余元浩(大)视察华兴电子的运营情况。

    因此在了解了华兴电子现在对于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应对策略后,余元浩开始把重心转向视察华兴电子。

    因为长期与计算机打交道的原因,余元浩(小)对于计算机硬件的兴趣着实不小,在大学理就选修了一些关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课程。

    因为他对计算机硬件如此地感兴趣,“系统”当然布置了一系列的调研任务供他选择。至于任务的奖励,也就是未来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方向。

    这里面有个好玩的地方就是这些调研任务的验收标准,余元浩(大)对于计算机硬件的知识水平着实一般,对于硬件生产的了解也就停留在网络媒体炒作的一些概念上面,因此要想仅凭他自身的积累来验证调研的成果着实不太现实。

    于是在实际操作中,验收的标准实际上大部分来自余元浩(小)在努力调研过程中所积累的相关专业知识。余元浩(大)在调用拷贝了这些知识后,再通过千度搜索来验证一些技术细节。

    为了验证这些技术细节,余元浩(大)在网上所支付的信息费着实不少,不过好在现在他也不缺钱了,支付起这些信息费用的时候一点也不心疼。

    经过不断的查证,余元浩(大)发现,调研中所积累的那些专业知识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完善的。毕竟在那边进行调研的时候,余云浩(小)的身边随时都有着相关的专业人员可以进行请教。

    在实际应用就摆在眼前,专业人士对照实际应用进行技术讲解分析的情况下,余元浩当然学习得非快。

    如果再去学习一点进阶的物理知识的话,说不定他都可以跟着研发组打打下手。

    当然,这种情况现在是不可能发生的。毕竟“系统“调研任务的奖励就是计算机硬件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情况下,余元浩(小)觉得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应用设计上是以更好的选择。

    如果说余元浩在香江的学习生活就是这样朴实无华或者枯燥无味,每一项都是有着计划或者任务的话。那么他平时的日常生活则显得丰富多彩,一步步脱离了按部就班的计划。

    余元浩的朋友很少,能谈得来的不多。因为年龄的原因,与他同龄的人,他嫌别人幼稚。大点的孩子除了嫌他年龄小以外,还嫌弃他成为了爸妈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所以与他交朋友的很少。成年人则始终把他当个小朋友,愿意与他平等对话做朋友的做事不多。

    因此他在飞机上交到一个与他年龄相差不大的朋友,他的心底着实高兴。在忙完初期的那几天过后,他便与吴宗慈约着一起游玩香江。

    两位小朋友之间的邀约进行的十分顺利,大人们仿佛问都没问一句便同意了他们一起出去游玩,甚至在他们邀约的时候还帮他们添加了几个小朋友一起去玩。

    当然大人们不过问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在他们下飞机过后,两边的大人并对对方的身份做做了了解。香江说大着实不大,人口也就那么多,再确切的落实到上层人物的圈子,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底细,实在是太容易了。

    吴宗慈小朋友的家里,虽然说现在把自己的主要经营方向放在了大陆,做的行业也不是计算机行业相关,但是还是有兴趣与香江最神秘的女富豪扯上一点点关系。说不定以后来往熟悉了,也可以借此东风往计算机行业里发展一下。

    而余元浩小朋友家里则更简单了,家里的父母都希望他多交几个朋友,这孩子聪明是聪明,也肯努力学习用功,但是平时里的娱乐着实不多,家里人都担心他学成一个书呆子了,因此很乐意看到他约小朋友出去玩儿。

    在1986年,香江的回归已经确定,面对香江必定回归的事实,大不列颠政府已经开始在香江布置后手。但是由于时间尚短,再加上余元浩他们又是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儿,因此在玩的时候十分愉快,倒没有发生什么香江的瞧不起内陆来的这些狗血剧情。

    在一起玩的时候,余元浩还多了一个比他小一岁的小跟班。这个小跟班是一个打扮的像个洋娃娃的小女孩,也不知道余元浩的哪一点让这个小女孩看对眼了,在游玩的过程中她就认定了他,把他跟得死死的。

    大概是男人的通病吧,很难拒绝可爱且甜美的女孩,几声甜甜的“哥哥”就让余元浩乐颠颠的带着这个名叫吴宗恩的小女孩儿一起玩。甚至在当天游玩结束的时候,都有点舍不得与这个小女孩儿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