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齐天大圣笑传 » 第六十章 乌巢赠经

第六十章 乌巢赠经

    师徒三人宴罢,那高老太公又端来一红漆丹盘,从中拿出二百两散碎金银,奉为劳途之费,再将三领绵布褊衫赠上。

    玄奘道:“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逢处求斋,这些个金银财帛带着实属不便,还是换成些干粮的好。”

    那高老太公听了连连应喏。

    然而,正待此时,孙悟空却跳将上前,轮开手,抓了一把,唤声:“高才,昨日你引我师父进庄,今日便宜招了一个徒弟,无物谢你,便借这些碎金碎银与你,权作领路钱。你拿了去买双好鞋穿,只管买牌子货。”

    那高才接了,叩头谢赏。

    高老太公在此刻又道:“师父们既不受金银,望将这些粗衣笑纳,聊表寸心。”

    玄奘见盛情难却,便道:“贫僧我是出家人,若受了一丝之贿,恐千劫难修。悟空,还是你替为师收了吧!”

    那孙悟空在旁边道:“师父不要便罢,为何要俺老孙顶这贿名?”

    “哎!我说师父,猴哥,你们不要,我老猪可不客套。”猪八戒一把从高太公手中夺过来道

    ,“丈人啊!我的直裰,昨晚被师兄扯破了,请与我一件青锦袈裟;鞋子绽了,请再与我一双好新鞋子。”

    那高老太公闻言,不敢不与,随买一双新鞋,再将一领褊衫,换下他旧时衣物。

    那猪八戒穿得精神,摇摇摆摆地对高家庄上下一干人作了个揖,道:“老丈人、丈母娘、七大姑、八大姨、二姨夫、三舅公、亲们,我老猪今日去做和尚了,再会。”

    “呆子,快走吧你。”孙悟空从后面踹了一脚,道:“去与师父挑担。”

    那猪八戒摸了摸屁股,又回过头来,道:“老丈人!你且好待我那拙荆,只怕我们取不成经时,老猪我也好回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玄奘道:“夯货,却莫胡说!”

    猪八戒道:“师父,不是胡说。老猪我只恐一时有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两下里都耽搁了?凡事留条后路的好。”

    玄奘训道:“八戒,少题闲话,我们赶早去了。”

    说罢,他便唤悟空前面牵马引,又叫八戒管担行礼。只见他师徒三人,一个肩搭铁棒前引路,一个跨坐白马行中间,一个身担重负掉末尾。一行三人,别了那高老庄众亲友,投西而去。

    师徒三人西进一月有余,行过那乌斯藏界时,猛抬头间,见一座高山。

    玄奘停鞭勒马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须仔细搜搜,看有无妖邪。”

    八戒道:“师父,没事。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只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间修行。”猪八戒道,“老猪我也曾与那乌巢禅师会过一面。”

    玄奘道:“那乌巢禅师有些甚么勾当?”

    “他倒也有些道行。”猪八戒道:“他曾劝我跟他修行,只是老猪我不愿去罢了。”

    师徒们正说着话,不多时,便到了山上。须看去,但见那山南处有青松碧桧,山北处有绿柳红桃。山禽对语闹聒聒,仙鹤齐飞舞翩翩,诸花千色香馥馥,杂草万般青冉冉。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真个是景致幽雅的好山。

    那玄奘在马上遥观,见香桧树前,有一柴草窝。左边有麋鹿衔花,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头上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

    猪八戒指道:“师父,那便是乌巢禅师!”

    玄奘听罢,纵马加鞭,直至树下。

    那乌巢禅师见他师徒三人来到眼前,便离了巢袕,跳下树来。

    玄奘下马正欲奉拜,那乌巢禅师则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

    “老禅师,老猪这厢给你作揖了。”猪八戒道。

    乌巢禅师惊呃道:“猪刚鬣,你怎么会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

    猪八戒回道:“早年蒙观世音菩萨劝善,愿随行做个徒弟。”

    “好,好,好!这是你的造化到了。”乌巢禅师大喜,后又指定行者,问道:“这位是谁?”

    孙悟空笑道:“你这老禅,怎就认得这头猪,却不认得俺老孙?”

    那乌巢禅师道:“只因见识少,固坐井观天耳。不识得尊驾,但请见谅。”

    玄奘道:“禅师过谦了,这位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

    乌巢禅师随即陪笑道:“欠礼,欠礼。”

    玄奘再拜,又问及西天大雷音寺在何方。

    乌巢禅师道:“远着哩!远着哩!西行不易,路多有虎豹,却是难行哩!圣僧万望小心才是。”

    玄奘殷勤致谢,再问:“你没有骗我噻?”

    乌巢禅师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玄奘听闻,即拜伏于地恳求。那乌巢禅师遂口诵传之。

    玄奘自唐朝来,本有佛根,耳闻一遍《多心经》,即能全记忆,顺背倒背入流,一字不漏。真乃是佛修天才。

    那乌巢禅师传了经文,便准备踏云光上乌巢而去。玄奘见他欲走,又扯住求告,定要问个西去的安全路线图。

    那乌巢禅师笑云:“道路不难行,且听我吩咐;千山万水深,定有瘴魔出;若遇天崖险,侧着脚走路;途逢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头遍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主;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出;多年老石猴,他知西去路。”

    孙悟空闻言,咄地一声冷笑,道:“我们去,不必问他个乌鸟,问俺老孙便是了。”

    玄奘还不解其意,但那乌巢禅师已化作金光,径上乌巢而去。

    玄奘往上拜谢。孙悟空心中则是大怒。且看他举起如意金箍棒往上就乱捣,只见那乌巢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

    孙悟空纵有搅海翻江之力,却也莫想捅穿那乌巢一缕藤。

    玄奘见悟空癫狂病大发,便扯住他道:“悟空,好端端的,你捣人家窝巢干啥玩艺?”

    孙悟空气不过,回道:“这鸟禅骂我兄弟两个,他骂完就跑,俺老孙岂有不捣他鸟窝之理。”

    玄奘道:“他讲的西天路径,何尝骂了你?”

    孙悟空道:“师父,他说野猪挑担子,骂的便是八戒;那多年老石猴,骂的则是俺老孙。你怎就不解此意?”

    猪八戒道:“师兄息怒。这禅师通晓过去未来之事,但看他水怪前头出这句话,验不应验,且饶他去罢。”

    孙悟空见那莲花祥雾护着巢,动他不得,便只能信了八戒之言,请师父玄奘上马,三人下得山去往西续行。

    这一去,只叹清福人间少,咒怨灾魔山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