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崇祯皇帝开始 » 第四章 自生火铳问世

第四章 自生火铳问世

    火炮局。

    毕懋康和孙元化来到了试枪的靶场内,在他们身前的十米处,有一个左手托住铳管,右手紧握枪托的工匠。

    跟以前相比,这杆火铳在造型上没有太大的改变,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了点火的火绳。

    “砰!”

    工匠扣动了扳机,铳管上传来的后坐力让他的身体微微向后一倾,铳口处火星闪动,一枚弹丸快速击中了对面靶子,准星有些偏移,落在了边缘处。

    几人试验的,正是之前毕懋康提出来的,名为“自生火”的火铳。

    一枪过后,孙元化快速拿笔在纸上记录试验的过程,“十一月初三,第三十四次,总三百零八次试枪,几乎脱靶。”

    淡黄色卷发,蓝眼睛的工匠,用着流利的官话道:“毕大人,我发誓下次一定瞄准一点,不如今天就先到这里了吧。”

    工匠名叫约翰·普斯,是被请到京师的卜加劳铸炮厂的八十六名工匠之一。

    这批工匠给了毕懋康很大的惊喜,若不是有他们的帮助,很难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把“自生火”给制造出来,更别提现在已经进行了数百次试枪。

    毕懋康之所以让约翰来试枪,除了他的语言交流最顺畅以外,还因为他反应最快,每次都能在枪准备炸膛之前,快速甩出去。

    试枪二百余次,发生炸膛三十九次,一次都没有伤到约翰·普斯。

    相处半个月,毕懋康早就摸透了这个英格兰工匠的底子,笑道:“约翰,可不要试图偷懒,我们起码还要试二十次,不然你今天的饷银只能拿一半。”

    约翰·普斯瞪大了双眼,摊开双手做出耸肩状,惊讶道:“上帝啊,你快来看一下这个魔鬼吧,他简直比维京海盗还要贪婪。”

    旁边的孙元化乐了,打趣道:“约翰,上帝可管不到我们大明,你应该叫老天爷才对。”

    毕懋康对于这一套已经很熟悉,约翰简直像个猴子一样,动不动就大呼小叫的,不过这倒是为沉闷的火炮局增添了许多欢乐。

    “好了约翰,你这次发现了什么问题?”

    提到正事,约翰·普斯顿时变得认真起来,“毕大人,我觉得弹簧可以往左边修正一点点,它在撞击燧石的时候不够稳定,铳管会因此产生抖动,影响了准确度。”

    孙元化在旁边快速记下了原因,然后和约翰从旁边拿起了同样的一杆火铳进行修正。

    一刻钟后,约翰·普斯举起了修正过的火铳,瞄准靶子,扣动扳机。

    这一次稳稳地命中了三十米以外的靶心。

    约翰·普斯放下铳管,眉毛都扬了起来,得意道:“太好了,两位大人,请你们称呼我为神枪手。”

    毕懋康哈哈大笑道:“好的神枪手约翰,既然手感这么好,还请你继续试枪,老夫需要更多的数据。”

    “谢特……”

    约翰·普斯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话,随后不太情愿但又认真地给火铳装上弹丸。

    这说的什么鸟语,毕懋康完全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不过看约翰的表情多半不会是什么好话。

    孙元化倒是听明白了,凑到毕懋康身边悄悄地道:“毕大人,约翰说你是吝啬又残暴的资本家。”

    毕懋康好奇地问道:“啥叫资本家?”

    孙元化想着怎么用语言翻译过来,片刻后道:“大概跟那些让佃户长工拼命种田的地主老财差不多。”

    毕懋康乐了,低声笑道:“要是能把‘自生火’尽快搞定,别说老夫是地主老财,就是约翰叫的那个魔鬼,老夫也认了。”

    看到约翰·普斯又是一枪打中了靶心,孙元化道:“属下认为这一天已经快了。”

    ……

    十一月初六,下完早朝回到文华殿后,朱由检刚刚坐下来不久,王承恩匆匆拿着一份奏本走了过来,道:“禀皇上,这是方才火炮局毕侍郎加急送过来的。”

    朱由检接过奏本打开来一看,刚挨着御座的身体马上站了起来,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语气急迫地道:“王大伴,传令下去,朕要摆驾勇卫营校场,命毕侍郎将所有的东西都带过去那边。”

    王承恩接到命令后正准备出去,又被朱由检叫住了,“另外,传令给首辅和兵部李尚书,让他们一起到校场待命。”

    奏本是毕懋康递上来的,上面写的是:“托陛下鸿福,‘自生火’已经成功制造并试枪完毕。”

    燧发枪造出来了,得知这个消息,朱由检哪里还坐得住,心思已经飘到这火铳那里去了,急忙安排到勇卫营校场进行试枪。

    勇卫营有两个校场,其中一个离宫城不远,驻守着五千将士,长官是参将黄得功。

    新扩军的一万人在京师城外,由参将孙应元和周遇吉一起负责操练。

    当朱由检的车辇到达勇卫营校场时,孙承宗和李邦华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火炮局离得远一些,毕懋康等人还没到。

    等待的时间显得有些无聊,朱由检一时兴起,便想要看一看勇卫营的训练效果如何。

    对于朱由检的这个命令,黄得功是求之不得。

    况且此前督师辽东的孙尚书和整顿京营的兵部李尚书齐齐到了这里,黄得功早就升起了展现一番的心思。

    等朱由检、孙承宗和李邦华三人在校场中央的高台落座后,黄得功让人吹响了集合的军号。

    不到一刻钟,五千名勇卫营的将士迅速到校场集合完毕,军姿整齐,过程没有丝毫的错乱。

    “敬礼!”

    黄得功一声令下,所有将士右手持掌,肘臂弯曲落在耳边,动作整齐划一。

    在孙承宗和李邦华看来,这陌生的,相当怪异的手势,自然是出自于朱由检的手笔。

    看到熟悉的敬礼姿势,朱由检心里便是一热,这大概是他跟后世能够联系起来,为数不多的方式之一。

    敬礼完毕,朱由检示意继续。

    得到朱由检的进一步命令后,黄得功便开始了组织军事演示。

    五千人按兵种散开,各种军械物资被抬出来。

    骑兵佯装进攻,而步兵迅速将战车推上前掩护,手持火铳的步兵分成三排,陆续装弹换药。

    而在战车后面,炮兵已经将十来门火炮装弹完毕,等到骑兵冲锋到百丈之外时,步兵迅速将战车往两边推开,火炮向前推进

    所有人都知道,若是点燃火炮的准绳,这些骑兵绝对会被轰散,到时候就是步兵举枪收割的时候。

    在黄得功的指挥下,整个过程过程虽然不发一枪一弹,但仍然带给朱由检极其震撼的感觉。

    这可以算得上是朱由检第一次对于战场的近距离观摩。

    演示结束后,满头是汗,气喘吁吁的黄得功回到高台前面,单膝跪地道:“回陛下和两位尚书大人,末将献丑了。”

    朱由检示意黄得功平身。

    两个月多一点能够有这样的训练效果,朱由检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朱由检看向了孙承宗和李邦华问道:“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邦华称赞道:“若是能有此强军十万,何愁关外不平。”

    想法倒是很不错,朱由检笑道:“李爱卿,勇卫营的军饷,是京营的两倍,十万人还是得先缓一缓。”

    李邦华借机说道:“若是给同样的军饷,臣保证京营比这更厉害。”

    朱由检和李邦华齐笑,随后看向了孙承宗。

    孙承宗想了一下,道:“看起来尚可,但缺了一些杀气,勇卫营应该没有见过血,若是真到了辽东战场,未必能保证有如此完整的队形。”

    朱由检点点头,这倒是很中肯的评价,血与火的洗礼,才能铸造真正的强军。

    黄得功倒是有些不满意孙承宗这个说法,双手抱拳行礼道:“孙大人可别小瞧了我们勇卫营,这里个个都是绝顶的好儿郎,没有一个是怕死的。”

    孙承宗也不生气,笑道:“呵呵,他日黄将军若是能在辽东战场立下功劳,老夫亲自为你斟上一杯庆功酒。”

    黄得功喜道:“孙大人这杯酒,我可是讨定了。”

    几人谈笑之时,毕懋康在随从军士的护送下,赶到了勇卫营校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