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金戈铁马从军行 » 第35章 各方动向(三)

第35章 各方动向(三)

    征东元年三月十五日,帝都城浩浩荡荡走出来了一大队的人马,百姓齐聚街头,万人空巷,都在亲眼目睹着传奇公主出嫁北狄。由于某种原因,双方都没有第一时间将消息公开,所以这位宁颖公主仍然不知道自己竟然被北狄拒婚了。不过对于她来说,她只是一个棋子,是牵动所有势力的一颗棋子,相比较而言,她此行是不是出嫁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大部队浩浩荡荡,踩着泥泞的官道不断向着北边走去。前些天路上下了一点小雨,现在仍然能够感觉到脚底板下泥土透出的湿意。微风吹起,带着花香和泥土的芬芳来到夏文静的身边,而此时夏文静也在欣赏着初春的美景,在这片美景中,她仿佛忘记了烦恼,完全融入到整个自然之中。

    夏文静很少出过帝都,而她的活动范围大部分都是集中在皇宫和皇家的园林中。虽然皇宫和自家园林都修葺得十分完美,但夏文静却仍然觉得有一些不自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算是技艺再精湛的设计师也无法完全模仿出来,而当夏文静真正贴近自然时,她真正感觉到了属于大自然的造化,一时间她的内心也随着这片天地而变得广阔而渺远。

    夏文静一直对自己困于帝都、不得看遍自然风光深感遗憾,而这一次,虽然遭遇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能真切地感受到帝都外的风景,哪怕只是短暂的时间,对她来说也是弥足珍贵,她现在只想把时间都用来欣赏美景,将美景刻入心中。

    不过,夏文静的内心还是有一些疑惑,因为护送自己的队伍看起来和平常不太一样。无论怎么说自己也算是风光出嫁,结果这群人一个笑脸都没有,个个面色严肃、如临大敌。这完全不像是在为公主送嫁,反而是在等待着什么可怕的东西。

    夏文静想着:难道是在等有人来救我吗?可是,自己的支持者虽然不少,但敢于和朝廷硬碰的却少之又少,唯有吴州的子蒙哥哥和宁州的……那个人。不过,我也没听说太后和子蒙哥哥有什么大的矛盾,所以这个阵仗很有可能是针对……那个人的。

    想到这里,夏文静的心里就一阵烦乱,欣赏美景的兴致也没有了。她虽然很恨林瑾,但无论如何林瑾当年对她还是挺好的,如果林瑾真的因为出兵救她而被朝廷逮住了,她的心里也不会很好受。

    而这个时候,林瑾也来到了陵山隐藏了起来。陵山,是京畿地区东北面比较大的山脉,横亘京畿与朔州,因为陵山山势连绵险峻,所以夏文静一行人都是绕着山走,从谷陵关绕道河西城最后抵达楼云关。而这么大队人马即使隐藏在山林深处也能够看得一清二楚,看到如此多的护卫人马,林瑾的眉头紧锁着,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的策略。

    他看向身后的刘恒,说道:“看来果然有问题啊,这还要多谢一下你和慕容雪,不然我可能一时不察也会中计。不过我也写信给了陆子蒙,告诉他这次和亲暗藏玄机,他要是聪明的话应该就不会亲自过来了,所以就只能靠我自己想点办法才行。”

    回到宁州之后,刘恒就立刻拜见了林瑾,将慕容雪的话转告给林瑾。林瑾也发觉自己有些冲动,仔细回想起来自己也漏掉了很多不寻常之处,所以他又仔细地考察了一番,然后他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自己宁州的周围果然已经暗暗布下了重兵,而且也在宁州军中安插了许多人手,如此大的阵仗显然就是针对林瑾而设的。不过他还是没有刘恒的建议,还是亲自带队前去了,然后布置出自己还在宁州的假象,具体大事让留守的几位军团长官共同商议决定。

    不过,这种计策纵然能瞒下一时,但时间长了大家还是会有所察觉,所以这次林瑾可谓是和时间赛跑,他越早将夏文静解救出来,那么就越安全,拖得时间越长,万一被宁州军内的那些奸细察觉,杨太后就有可能封锁边境,这样无疑会给营救行动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变数。

    而有了慕容雪的保证,林瑾多少也放心了点,这样即使自己最终没能解救出夏文静,有慕容雪的关照,情况也未必会变得很糟糕。看着这浩浩荡荡的队伍,然后又观察了以下周围的地形,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劲,这种不对劲平常人是看不出来的,需要老辣的经验才能判断出来。

    林瑾一脸严肃紧张地说道:“隐蔽,这周围群山之中都藏着伏兵,在情报中朔州军并未调动,看来这次的对手是禁军和近卫军了。”

    碰到禁军和近卫军,林瑾也是大感头疼,禁军还有近卫军是有具体的防卫任务的,和羽林军那种徒有虚名的部队可不一样。禁军和近卫军的战力十分强大,除了自己手下嫡系部队第一军团,其他五大军团碰到禁军和近卫军都得绕道走。杨太后把禁军和近卫军拿出来,可真的是下了血本了,不过这两支军队都有绝对的实力应付所有可能的变数,所以杨太后也不怕提前掀底牌。

    刘恒在旁边看了看,说道:“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像确实没有伏兵。”

    林瑾摇了摇头,毕竟刘恒的实战经验并不足,也不像他一样有一个身经百战的老爹,所以他才看不出其中的玄机。不过,他也十分耐心地解释道:“真正训练有素的军队,那真的是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你看着那边好像没有动静,其实只不过是他们一举一动都十分小心,所以肉眼看不出来罢了。但是你看山上飞鸟的分布,有些地方分布得比较多,而有些地方分布得比较少。一般环境差不多的情况下,各个地方的飞鸟分布应该是均匀的,现在有些地方分布得多,有些地方分布得少,差异那么大只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过也是他们的主将经验还是有所欠缺,真正厉害的将领,不会把兵力排得那么密,在各个地方都布下一些兵马,这个方法就行不通了。而且,把兵力排得那么密,也会影响出击的效率。伏击是否成功,就看开始进攻的那一刻,而如果兵力是四面八方涌来,带来的震撼绝对会比从一个方向进攻带来的震撼强。那个带兵伏击的将领能力不错,就是太教条,结果反而把自己给暴露了。现在既然已经知道对方有埋伏,就需要更加小心才行。”

    刘恒在一旁小声说道:“这么大的阵仗,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啊,就算得手也很难全身而退。”

    林瑾看着前方说道:“我们注意到了,慕容雪也一定注意到了。慕容雪不是想要指挥吗?那么这次以她为主导,看看她能有什么妙计。”

    大兴城内,慕容雪早已经准备就绪,她放下了手中所有的事情,此时正在悠闲地喝着茶。她的眼睛始终聚焦在她手中的地图上,看着那地图上标记的一个个小点,她也在思索着对策。

    影子和外面的密使说完话以后,就大步走进了慕容雪办公的府衙中。他也看到了正在看地图的慕容雪,不过,出于习惯他并没有出身打扰。过了一会儿,慕容雪的眨了眨有些疲惫的双眼,眼角的余光才瞄到了影子。她略带歉意地说道:“刚才我在想事情,有些入迷,很抱歉让你久等了。”

    影子恭敬地说道:“公主殿下在忙,下官知道规矩,不敢打扰。”

    慕容雪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道:“如果以后事情紧急,你直接禀报就好,不必傻乎乎地杵在门口,不知道的以为你再给我站岗呢。”

    影子的嘴角浮现起一抹僵硬的笑容,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紧接着,他又拱手作揖,说道:“确实有事,打探消息的人回来说,没有看见林瑾,只看到了那个刘恒,估计他并没有来。”

    紧接着,影子把林瑾那边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汇报给慕容雪。慕容雪听完以后,轻笑道:“林瑾应该还是来了,不过没让我们看到罢了。面对狡猾的对手,眼睛反而是累赘,所以你要学会闭上眼睛看问题。不过,林瑾没有动作,说明大夏王朝有备而来,对方很有可能是大军出动。可能明面上兵马不多,但一路上藏着多少兵,谁又能说得清楚呢?不过能让林瑾都那么忌惮,这还是非常奇怪的。”

    以慕容雪的了解,林瑾竟然亲自到了前线,那么就一定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带过去的人也都是好手,除非是事不可为,要不然也不至于轮到她来操心,显然大夏朝廷那边已经埋伏好,并且布置下了重兵。很快,慕容雪就意识到问题所在,大夏朝廷布置那么多的兵力,而自己这边却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若是双方一不小心走了火,吃亏的绝对是自己。想到这里,她也吓出了一身冷汗。

    慕容雪立马站直身子,着急地嘱咐道:“赶快做好战斗准备,大夏王朝布置下重兵,恐怕是为了对付我们的。你即可找人联系一下林瑾,让他暗中策应。我们不必给他下指令,到时候情况有变,他作为一个合格的指挥者,肯定知道应该怎么办。”

    而事实上,杨太后与杨靖所商量的对策十分简单,就是以夏文静为棋子搅动整个棋盘。本来一开始他们是想要以夏文静为诱饵引出林瑾,然后将他一举消灭。不过,杨太后也知道,引出林瑾可能并不难,但他滑得跟泥鳅一样,想要抓住他也不太容易,最为关键的是林瑾从小随父亲征战四方,危机意识很强,所以大概率成功不了。

    后来,杨靖又提出,以夏文静为诱饵离间北狄和宁州,这样也可以让朝廷得到喘息。然而也是事与愿违,北狄慕容雪也没那么容易上当,既拒绝了他们,也给他们保留了面子,提出了一个很稳妥的方案。当然杨太后不知道慕容雪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虽然慕容宇赋予了她处理此事的权力,但她未经通报擅做决定,直接代慕容宇拒绝了大夏朝廷的和亲,从结果来看她确实是越权了。

    事后慕容宇在知道这件事情后,罕见地对自己的女儿发了脾气,不过这都是后话。而对杨太后来说,她好不容易精心做了一个大局,别人却根本不上钩,这对她来讲是真的够郁闷的。所以她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在北狄境内把夏文静杀了,然后栽赃给北狄。至于出动那么多的人马,一方面是为了防备像林瑾这种想要劫人的人,另一方面这是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消灭前来对接的北狄人,然后自导自演一部大戏,让宁州和本国的国人相信,他们美丽聪慧的公主被无耻下流的北狄人玷污,誓死不屈最后悲愤而死。

    所以在明面上,大夏王朝出动的士兵并不多,也是为了麻痹各方势力,但是在背地里却暗中隐藏下不少的兵力。

    而在另一边,林瑾冷静下来后,也悟出来了其中的玄机,敢情这些兵马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对付自己,自己竟然还在那里自作多情。不过,因为是两方的“友好”交流,所以事先慕容雪的准备肯定不够充足。事实上,大兴城中,只有慕容雪嫡系的两万精锐,其他都是大兴城的守备部队,这种守备部队守城可以,但作战的实力很显然比不上禁军这种一流部队,就连她最引以为傲的“飞雪近卫营”,战力上也只比禁军高出一点而已,面对人数众多的禁军和京畿近卫军,她的精锐部队显然不能挽回局势。

    “让我见机行事,从旁策应,这倒没有问题。但是,禁军与近卫军实力强大,数量也不少,硬拼恐怕是没有胜算啊,更别说她还在禁军和近卫军手中,想要带着她全身而退那就更难了。”林瑾略微分析了一下双方的形势,就已经做出了判断。

    这场对决,其实林瑾能做的并不多,以他带来的这么一点人马,最多只能够凭借着偷袭之力发动一轮攻击,这需要对进攻的时机妙到毫颠的把握。而且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直奔夏文静,把她劫出来。即使慕容雪没有说,林瑾也知道慕容雪的意思:她让自己见机行事,就是抓准时机救人,而处于明面上的她,所有的兵力都只能起到牵制敌军的作用,根本无暇他顾。只要成功救出夏文静,他们就都可以从容撤退,只要深入北狄腹地,主场作战的他们绝对有能力吃掉大夏朝廷的这点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