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秦我为皇 » 第三百零九章 韩信反秦

第三百零九章 韩信反秦

    “造反?”

    “呵呵,说得容易,大秦铁甲百万,岂能是我们区区数千个手无寸铁之人说反就能反的?”

    那男子闻言,自嘲一笑。

    面对这生不如死的处境,他们也想过造反,可这造反谈何容易?

    怕是还没冲出这里,所有人都已经死伤殆尽了。

    “没错,百越各国,已经彻底沦陷,想要逃过大秦的掌握,谈何容易,更不要说造反了!”

    “在这里确实只有不过百人,可在南边三十里处,却有着足足八千大军住手,这八千大军一旦闻讯赶来,即便我们把这些人杀了,我们也必死无疑,根本逃不出去!”

    说话间,众人纷纷附和,一个个满腔愤怒,可惜面临大秦铁骑,却是毫无半点抵抗之心。

    “呵呵,看你们这一个个怂包的样子,哪里还有半点昔日贵族该有的气魄?看来当真天亡我也,你等也只能一生一世做秦国的奴隶了!”

    韩信见状,满脸讽刺的笑了起来。

    众人闻言,不禁低头。

    不是他们不想反抗,实在是大秦太强了,强到百万大军都不是其对手,更何况他们区区数千人,真要造反,纯属和找死没什么两样。

    “没错,曾经的大秦,铁甲百万,可如今的大秦,百废待兴,秦国皇帝嬴守为了重建江山,已经没了余力继续供养军队!”

    “据说,秦国关内,所剩大军不过二十万,皆驻守在北方长城边境,面临匈奴百万大军与东胡百万大军,自顾不暇!为此,嬴守在当初离开之前,甚至吩咐屠睢调兵二十万赶赴关中!”

    “可后来,因为秦国重建人手不够,嬴守又阻止了屠睢继续赶往关中,而是就近将二十万大军全部卸甲,投入农耕!”

    “如今的南境,六十万秦军,共计撤军三十余万,其余三十万,也纷纷化作各地官府衙役,真正能动用的军队,不足三千人!”

    “南方三十里处,号称有八千大军,实际上只有三千不到。如今,正是反秦的最佳机会,你等却如此犹豫堕落,当真丢了祖宗的人!”

    韩信微微摇头,仿佛自言自语,又似乎故意说给众人听,一时间,再次引起众人的注意力。

    “你方才说什么,大秦驻守南郡的三十万大军卸甲?”

    那四十来岁的男子连忙说道。

    “没错,你是如何得知?”

    其余人也连忙问道,这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目前为止,最令人感到振奋的消息。

    倘若真是如此,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原本是有死无生,虽然即便如此,也是九死一生,但只要是机会,谁都愿意赌上一把,没人愿意再过这等生不死的生活。

    “哼,你等果然是自甘堕落,自当初被发配此地,我便时刻留意,并从那些官兵的嘴中偷听消息,而你等人,只顾保命,什么都不管,连这等消息也不知道!”

    韩信闻言,冷笑道。

    众人闻言,不禁羞愧,虽然生不如死,但真要说到死,却没人有胆量去尝试,所以,在这处境的逼迫下,所有人都丧失了自己的理智。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等时刻,韩信竟然还在时刻谋划,这等人物,当真不同凡响。

    “你可以确定这个消息的真假?”

    那四十岁的中年男子低声问道。

    “你不了解嬴守,更不了解如今的大秦。大秦关内,早已是一片废墟,为了挽救这片废墟,嬴守什么都做得出来,所以这个消息,绝无半点虚假!”

    韩信微眯着眼睛,沉声说道。

    众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一团熊熊烈火在眼中愤然烧起。

    “倘若如此,我等愿抱作一团,杀出去。即便此中危机不小,我等也定要杀他个天翻地覆!”

    忽然,那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看着韩信说道。

    “没错,倘若如此,当真是天赐良机,我等定要寻找机会杀出去!”

    说话间,众人附和。

    不知不觉间,周围竟然汇聚了数百人,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对自由渴望到极致的火焰。

    “兄弟,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能如此明了这天下大局,我等与你相比,太多不如。倘若兄弟愿意,我等愿奉你为首领,杀出去,打出一片天下!”

    “没错,兄弟,你就做我们的首领,带我们杀出去吧!”

    在对自由的渴望之下,众人纷纷看向韩信,直接推举韩信为首领。

    “你等当真愿意一搏?”

    韩信心中一动,忍不住有些激动道。

    “只要兄弟愿意,我等定当生死相随!”

    众人低声说道。

    “问问他们愿不愿意!”

    韩信眼中难掩激动,连忙对这些人说道。

    这些人闻言,立刻把准备造反的事情传开,并且把机会一一说出。

    现场七八千人,早已经被折磨得生不如死,听说有机会,大家报团取暖,哪里还能放过,一时间,一个个聚拢过来,纷纷点头答应。

    “好,你们中间选出几个人过来,我把计划告诉你们,其他人快些休息,莫要引起别人注意!”

    韩信见状,连忙说道。

    众人推举除三个主事之人,其他人立刻纷纷前去休息。

    这三个人里面,其中一个正是之前喂韩信河水的那个男子,另外两个,分别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壮汉,以及一个二十多岁,十分清秀的男子。

    “首领,敢问您姓甚名谁,说一下,大家也介绍一下,以后好有个称呼!”

    那四十来岁的男子走到韩信跟前,低声说道。

    说话间,他就准备伸手去解开韩信的绳子。

    “慢着,绳子千万不要解开!”

    韩信连忙阻止,道:“在下韩信,这绳子决不能解开,否则再无机会,你们先自我介绍一下,再听我与你们交代计划!”

    那四十来岁的男子闻言,连忙住手,抱拳道:“在下沈星南,来自浙越,曾是浙越大司徒!”

    “在下朱宝同,来自东欧,曾是东欧大夫!”

    那三十来岁的男子跟着抱拳道。

    “翁立新,闽越大王翁白首之子!”

    最后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