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乾龙在天 » 第一卷 少年何方梦摘星 第一章 顽石初淬

第一卷 少年何方梦摘星 第一章 顽石初淬

    序章

    天问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译文

    请问:远古开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给后代?

    天地尚未成形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明暗不分混沌一片,谁能够探究其中原因?

    大气一团迷蒙无物,凭什么将它识别认清?

    白天光明夜日屯黑暗,究竞它是如何安排?

    阴阳参合而生万物,何为本源何为演变?

    《山海经》的描述是否真实存在?万山之祖的昆仑山是否有地狱之门?神农架是否有巨大的雪人?

    宇宙浩渺,天道循环,数千年来,无数先辈都在须臾的人生中,不断的上下追索,不仅为后人留下无穷的知识、优秀的拼搏的精神,也留下了无数神奇的传说。

    中国,作为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在浩瀚历史中经历了血与火的熔炼,凝聚了华夏儿女无穷的智慧。亘古以来,最为中华儿女为之痴迷的便是对真理,对“道”的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神州浩土,历史悠久,广阔无边。有数段对世界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涌现了无数思想流派,其中“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绝对是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启明星。

    《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小说家之外的九家又称九流。分别为各家思想在碰撞中交流,在争辩中借鉴,对中华大地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武功,,,,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家: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代表人物有韩非子,商鞅,李斯,管仲,乐毅

    墨家: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代表人物有墨子,禽滑厘,田鸠,孟胜

    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纲领,代表人物孔孟,在汉武帝时期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农家: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兵家: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

    战乱年代,百家除了对外部的研究,对自身也有深刻探寻,他们结合自身构造、炁的运行、阴阳五行,由此产生了国术-古武,也造就了无数经典传奇,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万军中七进七出--赵云。

    《黄帝内经﹒素问》中云:“炁始而生化,炁散而有形,炁布而蕃育,炁终而象变。”万物的化育、生长、繁殖、消亡,都是由炁贯穿其始终,炁是万物的基础和根本。《庄子》云:“人之生,炁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炁=能量,通气

    宇宙浩瀚,孕育着无数传奇,故事始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00多年之后西晋武帝年间,距离中土2000多里外的南海-法岛。

    正午时分,金乌高悬,射下到道道利光。混合一望无垠的海水,形成热浪,风过之后,湛蓝而平静,远眺而去,海天一色,让人心情宁静而舒畅。

    这样安静的环境,却有不和谐的身影。在海水浸泡的礁石上趴着一只纯白的庞然大物,在海水衬托下全身泛着前蓝光环,模糊看去长约2米,只是趴着高度都快1米,如果站起来可想而知他的雄伟,满身鬓毛长长的,油光水滑,与海水相互倒映,它懒懒的打了一个哈欠,两颗长牙像两根短剑一样,尖锐而锋利,让人望而生畏。突然他眼睛斜睨,猛地站起来,尾巴猛抽海水,砰的一声,像有巨石高空如水一样炸裂,很难想象此物也能使出如此熟练用炁,一只硕大肥美的鱼飘了上来,看起来得有6-7斤。

    “元猊(ni),安静点“原来他不远处还有个不着上衣、正在打坐的少年。13-14岁的模样,身体虽瘦却不羸(lei)弱,凌乱碎发的碎发下,是一张坏坏的笑脸,眼睛滴溜溜转动着,一副奸诈而不羁的样子。

    那叫元猊(ni)的狮子,满不在乎的瞟了他一眼,用爪子抓了一下脸,如此人性化的动作,说明此兽必然已开智。少年无奈摇头,看了眼远处的快要燃尽的香,对元猊(ni)一脸不怀好意道:”我赌这次他能超过半个时辰,赌注还是以往的老规矩,可好?“。明显看到元猊眼神左右转动,然后快活的点了点头。

    不约片刻,香尽之前,海中一少年破水而出,此人眼睛微闭,脸部通红,可以看到周围的空气都微微扭曲,然后在空中踏浪而来,期间大口缓慢呼吸,一呼一吸之间竟可以看到清晰的气柱,真是怪哉,人在水面几个轻点,飞掠而来,看来武功已有一定基础。

    此人也是13-14少年模样,不着上衣。但外貌,气质却与前者大不相同。修长挺拔的身材,俊朗非凡的脸,五官英挺的极为硬气,嘴巴紧紧的闭着,透漏着冷漠,尤其是那一双剑眉地斜斜的轻扬,更显的凌厉与果决。最令人诧异的还是他那呈现玉色的皮肤,竟泛着微微光泽。可惜他一直未睁开双眼,不知道里面的神色

    到了岸上,脸色已恢复如常,只见他微微运炁,猛然向海中打出,好像要把心中所有的苦闷,烦躁一并随炁排出,只听掌风过出,海水立时“嘭,嘭,嘭”三声炸响,海水也溅起4米多高。发泄过后,他深深吸了口气,可以看到他神色明显的舒缓。

    他转向另一个少年,微微叹了口气道:“小若,是不是还不到半个时辰?”原来两人分别叫诸葛乾和李杜若,两人都是诸子百家法家子弟,同是13岁的年纪,叫乾是因为刚好出生在正月初一,爷爷为他卜卦,刚好是乾卦,飞龙在天,乾者,天也,八卦之首,终而万物始,所以得名乾。杜若则是因为爷爷是医部首领,因而取中药名,寓意文雅,守信,聪颖,治病救人之意。可惜,两人名不符实,一个没有一飞冲天,倒是眼盲了,一个也没有治病救人而是选择工部深造。

    话接上题,杜若一脸便秘道:“再说一遍能不能别叫我小若,不然真翻脸了”。诸葛乾这才爽朗一笑,表示没问题。杜若这才又满脸的担忧的安慰道:阿乾,快了,快了。很接近一炷香了。诸葛乾则低头不语,一脸凝重的沉思起来。杜若见此也不好再劝,毕竟谁经历了那些事,也不会波澜不惊,如果是自己,可能都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他两从小一起长大,也见证了诸葛乾,从3年内由幽默,豪爽转变到现在的深沉,冷漠。虽然他对外还是文质彬彬,平易近人,但杜若知道他完完全全的变了,就像由阳转阴,两级反转。

    元猊则是轻快的跑了过来,一脸亲昵的蹭着诸葛乾,这也打断了诸葛乾的深思,他微笑着宠溺的轻抚元猊的头,就像是对一个年龄很小的亲第弟一样。蹭了一会元猊跑到杜若身边,下肢站起来,上肢趴在杜若背上,眼睛微眯,表现出无尽的欢快。看来这就是他们的赌注了,诸葛乾见了也是无奈摇头,感叹元猊的快乐,也感叹杜荣一如既往的风趣,豁达。

    微微想了想道:看来想突破三阴还得另想办法,借助这里的海水怕是不行了,还是先回神农阁吧。

    杜若微笑鼓励道:嗯,你修炼混沌决的速度已经很快了,欲速则不达。凭你的资质,半年内绝对可以突破三阴到三阳,做到脉通,那时候你眼睛也就可以复明了。到时候吊打商杰,申狂,甚至追上管小妞。

    诸葛乾则是紧闭着嘴,炁息有点狂躁。他知道这是在杜若幽默的安慰,可是他内心依旧是无比的愤怒,自责。怨恨上天的不公,怨恨自己的弱小。他的仇人们都高高在上,逍遥自在,是他现在无法翻越的巨峰,可是他不能忍受练仇人的子孙都不如,他明明已经很努力了,鸡未鸣他已起,鸡已眠他还未眠,披星戴月的在练功。

    古人发明古武后,根据练武后身体的变化和威力,分为六境界。

    淬体--肌肉浑然如一,协调运作有激必应,以一当十

    明窍---下丹田可以蓄炁,炁进行内外流动

    脉通---打通奇经八脉,下中丹田链接,是武境界的龙门

    洗髓--易经洗髓,全身精血可以不断提纯

    炁场境--自身为小天地,运炁随心所欲

    无为境---传说中境界,与天地融合,清静无为。即使死后,肉身可以不腐

    神农阁-法宗六部医部管理中心,法宗则是诸子百家法家的延续。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因资源紧缺,造成各国征伐,群雄逐鹿期,而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造就了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他们为了各自利益,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其中以九流十家为代表,儒、道、阴阳、法、兵家、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除掉小说家,就称为九流。

    随时间流逝,物质和阶级的发展,一些流派消亡,在汉朝形成儒、道、阴阳、法、兵家、墨、纵横、农七家并立。

    法宗是在汉朝武帝末期成立,因为和阴阳、法、墨、纵横、农五家共同报复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制造了惨案之后,阴阳家精英向东北方流亡到高丽,倭国,农家往西北昆仑定居,纵横家往北再往东到罗马,法家和墨家一直往南,在据中土2000里之外,发现了两处奇岛。

    一处地处东北形如人之肾脏,一处地处西南形如人之肝脏,不光形似,其中湖泊,河流,高地也与肾脏穴位,经脉,血管都一一吻合。两家经过一年的实地探究,五行八卦推演,发现天地福地,蕴含大奇迹,而后感叹天地之制造化神奇,决定定居此处,教化当地土著。法家2000余人占东北之岛成立法宗,墨家3000余人占另一处形成墨宗。法宗以分工分为民,商,医,工,武,法六部。

    医部主医疗,民部主民生与教育,商部主经济,工部主工程机械,武部主修炼武功,法部主立法,司法,执法,监察